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通载-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改家人之禮。蒸蒸然翼翼然。真帝皇之上儀。誥誓所不及已。歷選內禪。生人以來。振古及隨未有如我皇帝者也。而猶嫗煦萬類憂勤四生。乃以乾元二年歲次己亥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驍衛右郎將史元琮中使張廷玉。奉明詔布德音。始于洋州之興道。洎山南劍南黔中荊南嶺南浙西諸道。迄于昇州之江寧秦淮太平橋。臨江帝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蓋所以宣皇明而廣慈愛也。易不云乎。信及豚魚。書不云乎。洎鳥獸魚鱉咸若。古之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非陛下而誰。昔殷湯克仁。猶存一面之綱。漢武垂惠。纔致銜珠之答。雖流水救涸寶勝稱名。蓋事止於當時。尚介祉於終古。豈我今日動者植者水居陸居。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乘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彷彿。微臣職忝方面。生丁盛美受恩寖深。無以上報。謹緣皋陶奚斯歌虞頌魯之義。
  述天下放生池碑銘一章。雖不足雍容拢魅f分之一。亦臣之精懇也。碑銘不錄(四十六庚如)改上元(辛丑)尚書左丞王維卒。維字摩詰。臨終無病。遺親故書數幅。停筆而化。工草搿飘嫛C㈧堕_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之。寧薛諸王待以師友畫思入神。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繪工以為天機所到非由學致也。客有以按樂圖示者。
  無睿R。維曰。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與弟縉皆篤志奉佛。食不葷血。衣不文綵。別墅在輞川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浪茱萸'洉…口 ㄒ'辛夷墸АEc裴廸游其間賦詩相酧為樂。喪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喪表請以輞川第施為佛祠(四十七壬寅)改寶應。四月庚戌。楚州龍興寺尼真如恍若有人接之。升天見天帝。帝授以十三寶。謂真如。曰中國有災。宜以第二寶鎮之。甲子楚州刺史崔侁奉表獻于朝。其一曰。玄黃天符(形如笏。長八寸闊二寸。黃玉也。有文云辟兵後)二曰玉雞(毛文悉備白玉也)三曰穀璧(徑六寸粟粒自然白玉也)四曰西王母環二枚(徑七寸白玉也)五曰碧色寶(圓而有光)六曰如意珠(形如卵光如月)七曰紅靺鞨(大如巨粟)八曰琅槎叮ㄩL二寸)九曰玉玦(如環四分缺其一)十曰玉印(有文如鹿以印物則鹿形著)十一曰。皇后採桑鉤(長六寸形如箸屈。其末色如金又如銀)十二曰雷公斧(長二寸闊二寸)十三曰(史失其名)帝樱е髳偂R灾萌罩袆t白氣屬天。名之曰定國寶。帝以獻自楚州。即皇太子始封之國。又聞中原有災。
  宜以第二寶鎮之。遂詔皇太子攝政事。大赦天下五月太上皇崩。年七十有八。帝自春至夏多不豫。及太上皇崩。哀感號慟致疾。
  相距十四日而崩。年五十四。皇太子即位。是為代宗
卷第十四
  住持华亭念常集
  唐(一癸卯)代宗豫改年广德(肃宗长子。玄皇诸孙百余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载为相。而黜李泌。乃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葬元陵。在位十七年)
  (乙巳)改年永泰○九月铸金铜佛像于光顺门。率百僚拜祀之。十月吐蕃寇逼京师。内出仁王经。辇送西明诸寺。置百尺高座讲之。寇平○帝梦六祖惠能大师请衣钵归于曹溪。翌日遣中使送还。是时寇难屡逼。帝寖以为忧。宰相王缙曰。国家庆祚灵长福报所凭。虽多难无足道者。禄山思明毒流方煽而皆有子祸。
  仆固怀恩临敌而踣。群戎来寇未及战辄去。非人事也。帝由是笃意佛道修祠祀。
  诏天下官司无棰辱僧尼。禁中讲诵仁王护国经。诏命不空三藏。
  (二)重译旧本。帝亲为之序。官不空特进鸿胪卿。是年诏法师良贲。于大明宫之桃园。造新仁王经疏成。贲以表进呈。略曰。洗心涤虑扣寂求音。发明启自天宫。加被仰凭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宗。亦犹集群玉于而荆山。约百川于溟海。火生于木。并两曜而俱明。识转于如。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足菩提心如陛下意。帝览之称善。改大历元年。
  (三丙午)道义禅师。是年建金阁寺。敕十节使助之以二税。七月。始作盂兰盆会于禁中。设高祖太宗已下七圣位。备銮舆建巨旛。各以帝号标其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吹鼓舞旌幢烛天。是日立仗百僚于光顺门迎拜导从。自是岁以为常癸未太庙二宫生灵芝。帝赋诗美之。百僚皆属和。
  (四丁未)○大教东被七百年矣。  七月。宰相杜鸿渐。出抚巴蜀。至益州遣使诣白崖山请禅师无住入城问法曰。弟子闻今和上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未审此三句是一是三。无住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无妄名慧。然一心不生则具戒定惠。非一非三也。曰后句妄字莫非从心否。无住曰。从女者是。曰有据否。无住曰。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又问。师还以三句接人否。对曰。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清水影现。悟无念体寂灭现前。无念亦不立也。时庭树鸦鸣。公曰。师还闻否。曰闻。鸦去矣。又问。师今闻否。曰闻。公曰。鸦去无声。云何言闻。无住顾四众曰。正法难闻。各宜谛听。闻与不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今亦不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流转。乃至色香味触亦复如之。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公与僚属喜跃称善。又问。弟子顷着起信论疏二卷。得名解佛法否。
  曰夫造疏皆用心思量分别。但可着成传益初学。据论云。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着言说相著名字相着心缘相。既着种种相。何由体解佛法。公稽首曰。师今从理确论。合心地法门实不思议。然何由得不生不灭契解脱去答曰。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公曰。何谓识心见性。答曰。一切学道人随念流浪。盖为不识真心不见本性。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沈不浮。无为无相活鱍鱍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鸿渐由是栖心禅悦。尝有诗云。长愿追禅理安能揖化源。晚以疾辞宰相。释位三日而薨。临终沐浴俨朝服加僧伽黎剃须发而逝。遗命依沙门法葬。
  论曰。无住说法简当明妙。雅合首楞严所谓闻无生灭之旨。宜乎闻者悟悦而信解也。鸿渐灵武策立功臣。家世奉佛。其临终剔发须服僧衣。遂与宋朝王文王公旦肖焉。虽文正公巨德元勋完名高节卓冠名臣之表非鸿渐所能彷佛。然暮年付嘱诸子及其友杨文公大年。丁宁曲折。文公谈苑着之甚详。兹可想见知佛之深而见道之明也。鸣呼吾宗直指当人见闻觉知。一段大事本尔现成。奈何人自弃昧往往终身役役为他间事长无明者。天下碌碌皆是。若二公能自回头存心后世打彻大事。夫岂易得也哉。
  (五戊申)清凉国师澄观。字大休。会稽人。姓夏侯氏。生于开元戊寅。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天宝七年出家。至肃宗二年丁酉受具。是年奉诏入内敕译华严。初至德中即以十事自励曰。体不捐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碍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土之榻。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侧。从牛头忠径山钦。问西来宗旨。授华严圆教于京都诜禅师。至是大历三年代宗诏入内。与大辩正三藏译经。为润文大德。既而辞入五台大华严寺覃思华严。以五地圣人栖身佛境心体真如。犹于后得智起世俗心学世间解。繇是博览六艺图史九流异学华夏训诂竺经梵字及四围五明圣教世典等书。靡不该洽。
  至建中四年下笔着疏。先求瑞应。一夕梦金容当阳山峙。光相颙颙。因以手捧咽面门。既觉而喜以谓获光明遍照之徵。自是落笔无停思。乃以信解行证。分华严为四科。理无不包。观每慨每旧疏未尽经旨。唯贤首国师颇涉渊源。遂宗承之制疏。凡历四年而文成。又梦身为龙。矫首南台尾蟠北台。宛转凌虚鳞鬣耀日。须臾变百千数蜿蜓青冥。分散四方而去。识者以为流通之像也。初为众讲之。感景云凝停讲堂庭前之空中。又为僧睿等着随疏演义四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云。
  (六)是年帝召国师惠忠入内。引太白山人见之。帝曰。此人颇有见解。请师验之。忠曰。汝蕴何能。山人曰。忝识山识地识字善算。曰山人所居之山。是雄山是雌山。山人茫然不能对。忠曰。识地否。曰识。忠指殿上地问曰。此是何地。答曰。容弟子算方知。忠曰。识字否。曰识。忠于地上画一画曰。此甚字。  山人曰。是一字。忠曰。土上一画是王字。何谓一字耶。又问。能算否。曰能。
  忠曰。三七是多少。山人曰。国师琉弟子。三七岂非二十一。忠曰。却是山人算贫道。三七是十。何谓二十一。复问。更有何能。答曰。弟子纵有亦不敢向国师开口。忠曰。纵汝有能。亦俱未是。师却谓帝曰。问山不识山。问地不识地。问字不识字。问算不解算。陛不何处得此懵汉来。帝谓山人曰。朕有国位不足为宝。师乃国宝也。山人曰。陛下真识宝者矣。
  (七)是岁诏径山道钦禅师至阙下。帝亲加瞻礼。一日师在内庭。见帝起立。帝曰。师何以起。钦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帝悦谓忠国师曰。朕欲赐钦师一名。忠欣然奉诏。遂赐号国一禅师。后辞归本山。马祖大师令门人智藏问十二时中以何为境。师曰。待汝回去时有信。藏曰。只今便回。师曰。传语却须问取曹溪。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汝问不当。曰如何得当。师曰。待吾灭后却向汝说。至贞元八年示寂。赐谥大觉禅师。
  (八己酉)牛头惠忠禅师示寂。师得法于威师。为牛头宗第六祖。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铛。尝有供僧谷二廪。盗者窥伺虎为守。县令张逊者入山顶谒。问师有何徒弟。曰有三五人。逊曰。可得见否。师敲床三下有三虎哮吼而出。逊惊怖而退。及移居庄严寺将建法堂。有古树群鹊巢其上。师谓巢曰。此地建堂女可速去。言讫群鹊迁巢他树。及筑基有二神人定其四角。潜资夜役不日而成。由是学徒云集。师有安心偈曰。人法双净。善恶两妄。直心真实。菩提道场。至是将终。石室前挂铛树衣藤无故枯死。师集众布萨讫净发浴身。是夕有瑞云覆其院。
  空中复有天乐之声。诘旦怡然坐化。俄顷风雨暴作震折林木。有白虹贯于岩壑云。西域大耳三藏至京。
  (九庚戌)师。自云得他心慧眼。帝令入光宅寺。请国师惠忠试验。忠问。
  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忠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8□处。三藏云。和上是一国之师。何得往天津桥看弄猢孙。又问。老僧即今在什^8□处。三藏曰。和上是一国之师。何得去西川看竞渡。忠第三问语亦如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忠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8□处。三藏无对。
  论曰。四祖下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8□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