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油机必须不少。

    空军在加油机上面跳票这个问题,刘将军倒不是太担心,加油机本来就是空军的项目,再说了以加油机的广泛适应性,空军也没有理由跳票。

    既然加油机项目定下来,那么刘将军就要谈谈海军的条件了,海军放弃自己的轰七项目,加入到空军还没有谱的加油机项目,肯定还是要有条件的。

    “我们海军加入到加油加项目,也有一个条件,我们需要把加油机项目放到咸阳方面,由咸阳方面承担加油机项目,他们没有了轰七项目,我们还是要给个补偿,就以轰六为平台,我想空军也没有理由反对这个项目吧。”

    说这话的刘将军死死的盯着对面的空军司令‘老张’,这个要求若是空军不答应,那么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说刘将军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也是比较无奈,本来咸阳的轰六就是国内最好的加油机平台,不过在早期空军可并不是这样想的,空军对加油机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

    在国内运载最强的飞机并不是轰六,而是运八,运八的载重量高达二十吨,而且同一级别的美国在C130基础上改装的KC135加油机可以有23吨的输油量。

    这23吨的输油量远高于了轰六为平台的加油机,后世的轰油六加油机也才18吨的加油量,而且轰油六的使用成本也高于运八。

    所以这时候空军听到海军要使用轰六为加油机平台当然就感到不理解,明显的运八用起来要比轰六好很多的。

    “为什么,我们使用运八为加油机平台难道不好吗,同一个级别的C130运输机就有过改造成加油机的先列,甚至在马岛海战中成功为英国的轰炸机多次加油,支持了英国的轰炸机长途奔袭,所以我们用运八应该是最好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四台发动机

    PS:  上一章提到的下马飞豹,原因多种多样,不过这次下马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新飞豹会重新出来,到时候是全新的气动。飞豹的问题就是气动,这个是飞豹总设计师亲自承认的,并且引以为飞豹最大的败笔,所以现在就先下马好了。

    空军的想法有没有问题,有美国的KC130在前面试水过了,自然按理来说用运八来改为加油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上辈子的加油机项目最开始使用的平台就是运八,但是运八最后为什么会淘汰了?

    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运八这款飞机是运输机,它是一款涡桨动力运输机,涡浆浆动力固然节油,但是同样使得运八的速度相当之慢。

    若是低速性能还不错的喷气式飞机,用运八加油机还算是没有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共和国的受油机中的歼八低速性能可是一个渣。

    这也是上辈子为什么加油机在最后换成轰六平台,而不是坚持运八平台,还因为歼八这老家伙拖后腿。

    不过现在的空军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味的看到KC130的各项好处,畅想着运八改为加油机后的优秀表现。

    对于运八的问题,这是时候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不过杨辉却是知道这个大问题。

    “张司令,对于运八做加油机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在设计上面的问题,使得我们没有办法使用运八做加油机,这一点甚至没有办法解决。”

    不知道这个坐在后面的人是干什么的,但是听到运八做加油机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没办法解决,这一点就有些惊讶了。

    不过随后有想到,用运八做加油机平台,这个可是研究了好几年的了,怎么还会有问题,正要问问杨辉到底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旁边坐在一边负责搞加油机项目预研的坐不住了。

    “你这位小同志可不要乱说,这个项目,我们已经前前后后论证了两年时间了,怎么可能有问题。你说话可要注意,不要不经大脑。”

    不经大脑,杨辉倒是对这位研究两年还没有发现问题的研究人员来兴趣了,他倒是要看看这位两年是研究什么去了。

    “我有没有乱说,自然马上就明白了。现在我倒是想要问问,你们研究这么久得出运八做加油机平台的原因,是看到了美国的KC130的大获成功吗?”

    这下算是惊讶了,没想到这个小孩还知道KC130这种少见的加油机,要知道这款加油机本来生产的就少,出镜率也低。

    这位研究员自己也是因为搞加油机才知道这款加油机的,难不成这个小孩还真的看出来了什么问题不成,内行人?心里有些怀疑,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位嘴上的反击。

    “是又如何?美国的KC130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和我们的运八是同一个级别的飞机。甚至布局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加油机研制上当然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借鉴先进经验?这个先进经验真的有那么好借鉴吗?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既然是这样那轰六做加油也有先列啊?苏联的图16就有加油机型号,而且装备数量还不少,他们为什用图16做平台,不用安12做加油机平台,请问你研究过没有,苏联人可一点也不傻?”

    虽然在这个时候谈苏联不好,但是单纯的谈技术问题,说到苏联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杨辉的一串问题确实问的相当有难度,整个会议室多被杨辉这个问题难住了。要搞清楚苏联人当年的想法还真是搞不懂。

    特别是空军本来支持用运八的,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些怀疑了,选择加油机平台的论证书中,数百页的研究资料好像真就没有提到过杨辉说的这个问题。虽然现在和苏联关系不好,但是研论证加油机。没有研究到苏联的的加油机,确实是一个漏洞。

    空军司令看看一旁说不出来话的加油机论证组,是气不打一处了,简直是一帮饭桶,搞个技术论证都好不好。以后还有什么可以交到这些人去办,太让人失望了。

    失望是一回事,现在还是先听听这个小同志的理由:“哦,这位小同志说的挺有道理的,我们倒是愿意听听你的意见,说出来我们都听听,想来你这么底气十足,肯定有所倚仗了。”

    有着这样的想法的不只是空军司令,海军司令刘司令、咸阳所的陈总设计师都感兴趣,本来以为要拿到这个加油机项目还需要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现在看来好像有什么问题使得运八没法做加油机。

    全场都看着杨辉,这次算是出了风头,杨辉这个时候也不打算在多绕弯了,没必要和刚才那位斗气。

    “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运八也好、KC130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速度太慢。支持低速飞机加油倒是没有问题,直升机、低速的轰炸机,低速性能好的攻击机、都没有问题,但是给注重高空高速的第二代机空中加油就没有办法了。”

    军事装备的研制要符合国内的情况,现在用运八做加油机完全就不符合国内的需要。

    “若加油机的最大速度都没有受油机的最低可控飞行速度快,还有什么用,我们的歼八低速性能我相信军队的各位领导比我清楚。”

    终于说到了运八的问题,同样也是KC130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共和国是相当严重的。当然了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美国给高速飞机的飞行器空中加油的是KC135;KC10这些喷气动力大型飞机。

    而KC130在美国的地位是给低速飞机进行空中加油使用,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用来给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太慢,必须用KC130来加油,这才是这款行动不便的空中加油机一直是服役到新世纪的原因,甚至在2000年还在巴基斯坦境内坠毁了一架。

    KC130这款加油机很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是基于很严密的分工之下的成功,要是共和国看到KC130的成功,也打算学着KC130来,自然会水土不服,共和国本来就没有几架直升机,对这东西完全不需要。

    最适合的加油机平台只能是轰六轰炸机,只有轰六轰炸机才能给歼八这种二代机实现空中加油,后世共和国空军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在运八加油机项目上浪费里不少人力和物力,现杨辉遇到了肯定是不能容许这个问题再发生。

    杨说的这个问题,军队一众领导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低速的螺旋桨运输机用来给低速性能不佳的二代战斗机做加油机想想都害怕。

    想到到这里,空军的一众大佬没有好气的给负责搞加油机项目预研的那帮人一个狠狠的眼神,意思就是你们这帮废物先等着,会议完了再找你们算账。

    既然运八行不通,那就另外想办法,不是这里还有轰六平台吗?当年空军撤出轰七项目现在的确该给咸阳设计所一个补偿了。

    想了想,组织语言,理所应当的说着,丝毫也看不见原来是一力支持运八做加油机的样子。

    “我觉得,海军方面说的很有道理啊,我们是应该给下马的轰七一个补偿,所以用轰六做加油机平台是可行的,苏联的经验在前面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图16不都是改成了加油机吗,我看这个方案可行。就是这个载油量有点低了,这倒是一个小瑕疵。”

    刚才还是两派力争,现在就成立一起力保轰六为加油机平台,这真是一活生生的悲喜剧啊,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空军方面知错就改的精神。

    这个时候说到了载油量不足的问题,杨辉觉得自己有必要旧事重提一下,当年轰六好像是有一个改为四发动机的计划,也许可以再提出来。

    “或许,我们可以把轰六改动一下,载油不行是因为发动机太耗油,加上载重本来就不怎么多,两个发动机不行,就再加两个发动机,做成四个发动机吧”

 第一百七十七章:从新上马?

    四个发动机的轰六,似乎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轰六这个家伙怎么能整出四个发动机来?这可不是一个好玩的玩笑。

    然而在现实中还真就有四发动机轰六的计划,这个计划甚至当年还制造出了一款验证机,代号‘轰六I’,这款验证机制造出来后,验证了轰六上四台发动机的计划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后就草草下马。

    原因自然是资金问题了,经济建设嘛,收缩一下国防建设是正常的,这个不可避免。

    距离轰六I下马六年之后,再次被杨辉旧事从提,知道这个项目的皆是一阵惋惜,轰六I、轰8都是在七十年代的远程轰炸机计划,甚至有很大关系上的相同点。

    轰六I下马了,是在早期的试验机都做出来了后下马,这说明前期的设计工作已经做了很多,重新上马可以节省很多事,现在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或许会有一些参考意义。

    张司令不加思索的就想起了下马的四发动轰六:“轰六I,这个项目已经是下马的了,现在在提出来依然是令人惋惜,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

    咸阳设计所的陈总师对这个项目当然是明白的,现在这个项目依然是咸阳设计所念念不忘的,四台发动机的轰六采用了斯贝512发动机,也就是斯贝202(涡扇九)的民用无加力版本。

    单台推力虽然比不上涡喷九,但是四台加起来推力就远远超过了两台涡喷8,在油耗上面同样有很好的表现,涡喷8的油老虎可是相当的吓人。

    轰六I的试验机得出来数据,航程由原来的57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