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辉当然知道这架新飞机的消息,现在杨辉倒是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透露一些,旁人的评价比起西飞自己介绍,听起来会更加容易让人信服。

    “是的,这款新飞机就是图16(轰六)的一个改进型号,但是现在已经和老式的图16有了很多的不同,四台发动机,使得这款飞机起飞重量已经达到到了接近百吨的起飞重量。”

    百吨的起飞重量是一个坎儿,能研制百吨以上的飞机,就可以自豪的说自己可以研制大飞机了,这是实力的象征。

    “其实这次的大改动,是去年才开始立项,到现在也不过刚好一年时间而已。”

    这次杨辉是替西飞把牛吹大了,刚立项一年时间,就完成复杂的动力系统该进,同时还对机体重新进行设计,输油管线也要进行排线。仅一年时间,杨辉自己都觉得有些太快,好在西飞有轰六资料。

    从设计到制造原型机,再到首次试飞才用一年时间,德国人是完全不淡定了。弗洛里当即就从凳子上跳起来,刚才杨辉说的时间上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令人不敢相信。

    瞪大双眼,一脸的惊恐,这完全不科学:“不,这么大的改动一年时间就能制造出原型机进行首飞,你这完全是在胡说,这绝对不可能。”

    弗洛里的夸张表情倒是把杨辉搞的一愣一愣的,自己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啊,轰油六项目从去年立项到现在事实上,它确实才一年时间。

    摇摇头,既然弗洛里不相信,那杨辉就没有办法了,这年头说真话都没有人相信,还是老老实实的看试飞吧。

    “不管你相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这架飞机是我们空中加油机的载油平台,去年八月空中加油机项目立项。这些你可以去问问那旁边的英国人,他们是空中加油设备附件的提供方,什么时候加油机项目开始的他们都知道,这不是什么保密的项目。”

    杨辉毫不保留的坦白给弗洛里,德国人愿意问英国人就去,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杨辉选择不说以前下马的轰六I,也不会说这次的新飞机采用了轰六I的技术。

 第二百七十三章:我们实力很强

    还别说,德国人的求真、求实精神确实值得佩服,弗洛里大手一挥,找来随从一起前来的设计师。

    “你去英国人那边打听一下,这款空中加油机项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记住,一定要打听清楚。”

    老板一声吩咐,下面的人自然是跑断腿,眼看跑道上的飞机都要起飞了,现在让人去打听什么消息,这不仅仅是随行的这位设计师要错过这一关键时刻,恐怕英国人那边还不一定会高兴的回答。

    满脸幽怨的看着正在跑道上开始缓慢滑跑的飞机,然后往英国人所在的地方走过去。

    现在没有人管这位幽怨的德国设计师,所有人都被跑道上滑跑的大家伙吸引着,一架四台发动机的轰炸机起飞。

    那家伙光看着就感觉有气势,同样吨位的客机相比就差了老远,民航客机永远飞不出这种气势,因为它们没有这种蕴含在骨子里的暴力基因。

    没有了油老虎的拖累,四台发动机消耗着少量的油料就能推动飞机向前加速滑跑,同时座舱中的机组成员小心的操作着飞机。

    四台发动机要多提供三吨的推力,空载状态下推重比远远高于老轰六,驾驶员轻轻拉杆飞机前轮抬起、后轮再抬起,小角度爬升,飞机算是离地了。

    现场所有人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同是搞航空的,有飞机首飞成功,焉有不高兴之理。

    虽然一直到现在弗洛里心意依然想不通,到底要有怎样强大的设计能力能在一年之内就拿出新飞机并首飞。不过这并不妨碍弗洛里心中的高兴,合作伙伴的实力超过自己的预期这不是好事吗,于是高兴的随着人群一起鼓掌表示祝贺。

    同样高兴的还有云十设计组成员,一年前才经理了痛苦的云十下马,本以为要彻底告别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甚至好多人都心灰意冷打算退出航空业。

    在魔都那样的大城市,八十年代到处都是机遇。总有人想要去闯闯,但是当听到马总设计的一声号召,国家有新的军用大飞机上马,所有的设计人员再次燃起热情。

    人这一生。总还是要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负责,用尽半生的心血投入大飞机制造,国家花大力气的培养,所有人都有沉甸甸的责任抗在肩上。

    设计组义无反顾的从繁华的魔都离开,来到落后的西北苦寒之地。一年时间的再次创业,直到今天这架新的四发大轰六冲天而起,咆哮着飞向天空。

    西飞老设计人员也是泪流满面,特别是那些经历过轰六I项目的老人们更是情不自禁,轰六I被国家砍掉要上马轰七项目,于是本来已经制造出了原型机的轰六I不得不孤独的老去,看着轰七的一步步成长。

    而轰七项目同样一路坎坷,历经多次的下马风波,相关两大厂所几乎是赔了裤子也要继续搞下去,只要军队愿意就要继续做下去。

    但是最后还是被下马。轰七又成为所有西飞人的遗憾,不过好歹又捞回来一个轰油六项目,这次又把轰六I复活。同样的机体、同样的四发动机设计,只不过由运炸弹变成运油料,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活下来就是最好的。

    轰六I项目复活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轰七是不是也可以复活?这是所有人的期待,不仅仅是西飞,同样远在西南的0011基地也已经为新轰七项目的复活开始多方准备。

    “起飞完成。正在盘旋飞行,一切状况良好,准备降落。”

    首飞首飞,自然是能飞机来就行。至于其它的不用管,后面再说,只需要将飞机安全的降落下来就够了,只有安全的降落下来那才算是圆满。

    “允许降落”

    简单的四个字,表明首飞就要进入尾声,一次波澜不惊的首飞才是最完美的首飞。首飞不需要惊心动魄,这种惊心动魄大家承受不起,也不愿意承受。

    对准备跑道,飞机开始进场,后轮着地、前轮着地,随后是制动、关闭发动机,慢慢的继续滑跑直到飞机最后停下来。

    这下轰动了,所有人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蹦蹦跳跳的就往跑道处跑过去,至于帽子等等东西,扔上天之后似乎就没有人再管,都是激动不已。

    机组人员现在也算是完成最关键、最完美的首飞,轰炸机和很大,完全可以站起来收拾着装,调整状态。随后在机长的带领下,机组人员这才一个个排队走下来;按照习惯列队完毕。

    “报告,轰油六机载平台首飞完成,试飞员梁正刚”

    “试飞员XX”

    “试飞员xxx”

    看着试飞机组成功驾驶飞机安全归来,精神抖擞地列队站在飞机前面,激动的军队代表、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纷纷上前一一握手。

    激动的握着试飞员的手:“好啊,平安的飞回来就是最好,你们能安全的飞回来就是对我们这些设计人员最好的鼓舞,谢谢!”

    后续的就是对首飞回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检查,然后准备后面的试飞。同样是魔改轰六,相比简单的轰六A、B、C、D这些渐进的小修小改,这次的轰油六改进项目很多,自然试飞科目也要多上很多。

    后续的试飞已经是后面的事,庆功也有专门的人处理,而马老爷子和其他的众位西飞领导却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庆功,因为他们现在需要趁着试飞的热乎劲,要再和德国方面谈谈新的客机项目。

    尽管要进行严肃的会谈,但是每个的喜悦依然是挂在脸上,弗洛里已经从英国方面打听到这次的轰油六项目,的到的消息印证了杨辉的说法。

    现在心里对西飞、对整个共和国的航空工业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我要代表MBB公司祝贺我们的朋友西飞公司的新飞机首成功,并表示由衷的祝贺,以及我们对西飞公司同行的技术能力的钦佩。”

    能不佩服吗,一年时间局搞出了飞机并首飞,虽然里面有些早期轰六I的技术储备在里面,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和云十科研队伍、西飞原班人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然能在七十年代搞出轰六I这本来就是另外一个值得钦佩的地方,现在西飞也算是受的起德国人的这句话。

    “谢谢,相信看到我们这次的新飞机试飞成功,贵方肯定对我们的技术能力有了全面的认识,我们在以后的客机合作中也会更加的顺利,我们要说的就是:我们西飞公司完全有能力、有实力一起完成新的客机项目研制。”

    西飞说到很有底气,而他们的底气则是从刚刚完成首飞的轰油六上面而来,还有云十的骨干设计队伍,甚至还有一些从魔都偷偷带回来的707飞机关键部分资料。

    这本是马老爷子的无心之作,云十下马,设计资料被到处扔,甚至有些人偷偷的把资料拿出去当废纸贱卖,这让马老爷子痛心无比,只能尽力抢救下一些最重要的设计资料。

    云十实际上有很多地方就是波音707的复制品,甚至在运十这款飞机研制中还得到了美国出售的波音707资料,是不是感觉很惊讶?

    为什么能得到这些资料?这就又是另外一段尘封的历史。

 第二百七十四章:光一家公司玩不转

    七十年代末期,为什么能够搞到707的图纸?这还是要从美苏两国说起,实际上在云十项目研制刚开始的时候,美帝就注意到了云十项目,而美国想要拉拢共和国,自然就要拿出一些诚意。

    美帝要拉拢共和国,同时发现共和国在复制自己的707飞机(PS:在七十年代巴基斯坦的一架707出现故障迫降在了薪疆,后来这架707被运到了魔都,至于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为了美国国家需要、同时帮助波音拿下共和国的民航市场,波音出售了707图纸,历经许多波折之后最终下马,徒留悲伤。

    然而世人只知云十,却不知另外一架和707同一级别的民航客机也差点落户共和国,在八十年代初期,共和国家还有一次制造和707同一个级别飞机的机会。

    美国用707图纸的贱卖,拉拢了共和国,但最后并没有拿出太多的成果就下马,随后变为和麦道合作当麦道组装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在这个时候苏联人也努力过。

    在这个冷战最为激烈的时候,苏联为了缓和同共和国的关系,减轻东线压力,也提出过免费提供伊尔62客机所有技术,方式和当年的米格21一样。

    引进苏联的的技术是不是在国产化的进程中就要简单很多?是不是就要容易一些?是不是以后就可以像米格21一样消化吸收,然后魔改出各种其它的特种飞机?

    但是这些都没有可能了,全都只是过眼云烟,因为八十年代国内导向西方,自然就对苏联没有兴趣,和麦道合作才是正途。。。。。。。。。

    既然现在国内已经有了707的图纸,并由马老爷子抢救出来的一些关键的部分,那就不用多说,现在就认准道路一杆子捅到底。

    西飞的自信在于他们对大型军用飞机的制造,而MBB对于西飞实力也很认同。

    “这是我们都高兴见到的。那我们就在商量一下新飞机的事,双方该怎么分配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