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马厂过的有滋有味,基地其它厂所也是如此,这两年一直忙绿歼教七A的研发、生产配套,倒还不觉得,现在新飞机下线突然才想起,现在确实和两年前变化太大,这样的大喜日子,必须要高兴啊。
杨辉最激动,从八三年三月抵达基地,直到现在八五年九月,两年半时间,歼教七A定型生产下线,谁能不激动。
“好啊,我们的新飞机下线,一定要好好的庆祝,要披红挂绿。”
“对,必须要好好庆祝一下,这是第一款由我们基地自己研发的飞机,太有纪念意义了,从63年开始三线建设,我们来到这里,今天才算是彻底成功。”
十人的会议室中,虽然还不算是老泪纵横,但五十多岁的人激动地落泪,哪位不是真情流露。
“错了,现在应该是我们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胜利,我们现在是面向国际的现代化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立足国内,大胆放眼世界,这应该定为我们公司的核心。”
杨辉在这个适当的时候,说出一句适当的话。他要准备将原本松散的基地形式,正式凝聚成一家更具有凝聚力的公司,做到名副其实。
事实证明,杨辉在这一刻做的很对,这些比杨辉多活了三十来岁的老前辈,激动地回应着杨辉的号召,看起里倒是有些违和,但却是对杨辉这几年工作的肯定。
刚才说‘基地’的那位,马上改口:“对,应该是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0011基地是过去的称号,我们现在有了新的身份。”
。。。。。。。。。。。
三天后,在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机场跑道上,整整齐齐的摆着十二架飞机,虽然涂装不同,但威武的气势一点都不少。
其中四架飞机要交付共和国军队,海军两架、空军两架,它们没有任何涂装,赤膊上阵是共和国军队的特色,唯一证明它们身份的是机翼上的八一军徽,还有的机身上的编号。
驻扎在基地的军代表,今天也难得高兴一次,和前来接收飞机飞行员一一握手,并紧紧拥抱。
“海军一共两架,71201、71203,今天正式交付,希望它们能在军队荣立功勋,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并保卫祖国海空。”
来自琼岛的海军航空兵两位飞行员被选来接收新飞机,怎么能不高兴,歼教七A这架飞机一返以前风格,从立项开始就没有打算保密,在共和国航空兵部队中早就大名鼎鼎。
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光看看外形就拉风,一改歼七机头进气的风格,这些原来飞歼七的飞行员,现在都还没反映过来,也不知道自己飞起来是什么感觉。
二百九十五章:奔赴战场
国内军队拿下四架战机,剩下的八架战机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涂装。三架属于巴基斯坦,倒是比共和国军队少了一架,不过巴基斯坦国内的歼七战机并不多,需求并不是太严重。
马达德现在是大忙人,忙完了歼教七A,却又接下了新生产线的建设任务,三天前还在伊斯兰堡的歼六大修线上选拔工人、扩建工厂。
接到歼教七A下线交付的消息,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活,搭乘飞机来到基地,这样激动的时刻,怎么可以少了马达德这位歼教七A项目的发起人。
和国内军队前来接收飞机的四位飞行员一样,巴基斯坦前来接收飞机的三位飞行员同样也试飞过歼教七A,在巴基斯坦的那架试飞机完成巴基航展飞行表演之后,并没有回国。
这架飞机到了巴基斯坦,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在巴基斯坦充当教练机,让巴基斯坦的歼七飞行员提前感受到歼教七A的飞行品质,是不错的选择。
马达德也如同刚才的军代表一样,同身后的三位飞行员大声宣布。
“巴基斯坦同华夏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共同投资研发的歼教七A今天正式下线,首批十二架飞机中,巴基斯坦接收三架,编号533、534、535。”
马达德倒是没有更多的祝福,不过他有一份命令,拿出一份巴基斯坦空军总参谋长的调令,当着所有人的面念出来。
“。。。。。。。。接收飞机之后,立刻起飞转场回国,巡逻北方边境。”
一如巴基斯坦军队的作风,师承美国,巴基斯坦空军作风相当悍勇,多次作战中以弱胜强,使用旧式武器抵抗印度优势部队。
现在新飞机刚接收,就要准备长途跋涉,从共和国西南腹地。转场直飞巴基斯坦国内,入驻巴基斯坦北方边境,同驻扎在阿富汗的苏联军队对抗。
歼教七A中的“教”字是排在“歼”后面,足以说明这款飞机作战能力同样不俗。用来巡逻火药味十足的巴基斯坦北方边境正好合适。
飞行员接到总参谋长的命令,马上就到一边去准备,看样子还真的准备待会儿交接仪式一完就起飞。
悍勇的作风倒是让这次同样来接收飞机的共和国飞行员产生由衷的敬意,相互眼神交流一番,看来想要交流一番的想法非常浓厚。
杨辉看在眼里。倒是对这事有些上心,能让国内军队见识一下美式作战风格也是不错,特别是现在,巴基斯坦装备了F16之后,更有针对性,可以让国内这些“土鳖”们见识见识第三代战机的作战方式。
别看共和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比较早,但共各国和巴基斯坦的军事交流还真就没有几次。就算有,也都是地面交流,现在共和国真心穷,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还真就要差那点儿钱。
当然,现在不是说这事儿的时候,巴基斯坦的飞机交付之后,还有沙特和伊拉克、约旦的飞机。
不过有趣的是,这飞机都是同样的涂装,五架飞机清一色的伊拉克空军沙漠迷彩涂装,看外表就能大概看清楚这些飞机的归宿,当然涂装有可能撞衫,特别是这些飞机都在中东地区服役的时候,撞衫的可能就更大。
但作为这些飞机的生产厂家。杨辉对这五架飞机知道的一清二楚,五架飞机安装同样的敌我识别器,显而易见:这批飞机肯定就飞往同一国家。
目的地已真相大白,不过这又如何。基地接了伊拉克的大单,把沙特、约旦的订单改为伊拉克的订单毫无压力。
苏尔坦亲王本来是不打算前来的,导弹已经到手,这些飞机又是飞往伊拉克的,完全没有必要在来凑热闹。
但架不住伊拉克的感激,最后还是来这里。带队接收这些飞机,并宣布装备部队。于是,苏尔坦这位沙特亲王,光荣的宣布着伊拉克的作战飞机服役仪式。
“我宣布:沙特阿拉伯王国、约旦哈希姆王国援助伊拉克共和国,以及伊拉克共和国自主采购的,首批共计五架歼教七A,今天,正式入役。”
苏尔坦这话,简直是赤裸裸啊,虽然这次参加飞机入役仪式的人并不多,都是信得过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这飞机最后会到哪里去,但堂堂亲王直接说出来,这确实大气。
我这些飞机就是援助伊拉克去了,我就是这么有钱、任性,咋滴吧。
伊拉克的五名飞行员都是新瓜蛋子,杨辉看了都蛋疼,这些飞行员是临时从伊拉克飞行员训练基地拉出来的学员,不过这也无妨。
这五架飞机是走海运,通过军火船运到沙特,再转场到伊拉克,这五人只是凑数、走过场而已,压根就不会起飞这些飞机,在沙特的牵线之下,巴基斯已经承担起训练这些飞行员的重任,当然,这并不是无偿的。
十二架飞机都有了归宿,每一架飞机前都站着一位飞行员,现在是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统一宣布飞机交付的时候。
若是在以前,飞机从飞机厂出厂交付,都是由工厂宣布,但现在不同,得要由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总经理来宣布。
白总经理站出来,没有底稿:“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们历时两年四个月零三天的歼教七A型飞机,从图纸走向了现实,它就要正式服役了。进入军队是每一架军用战机的大日子,我们必须高兴,祝福它们能在世界各地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尽到它们的责任。”
来参加交付仪式的人不多,工人们都在紧张的生产新飞机,只有了了几十人的工人代表,加上其它的也不过百人,不过掌声依然响彻云霄,引来阵阵微风。
吹起雷达罩上的大红花,红飘带随风飘扬,似乎这些战鹰们早已蓄势待发,就要逆风而起。
“剪彩!”
随着白所长的宣布,十人的基地会议组除去最年轻的杨辉还有九人,加上军代表,马达德,苏尔坦刚好十二人,走上前,每人刚好一架,一起取下雷达罩上的大红花。
从此这些飞机就完成交付,它们已经是一架合格的军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
飞行员各自登上飞机,先是最前面的一架共和国空军飞机,牵引车将这飞机牵引到跑道,电源车辅助下启动发动机,前后两架飞机起飞,往北飞,不断变小。
随后是海军的两架飞机起飞,一前一后、双机编队向东方飞走,他们要到琼岛,那是祖国南大门。
当然,巴基斯坦的三架飞机也不会落后,前后起飞之后,在空中完成三角形编队,翼下的两具副油箱表示他们要长途跋涉。
唯有伊拉克的五架飞机被拖到一边,这些伊拉克的飞行员坐在座舱中,看着前面的飞机不断起飞,只能羡慕、嫉妒、恨。
所有人看着这七架前后起飞的战机,不住的挥手告别,直到连小黑点都看不到,挥动的手依然不愿意停下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普通的边境摩擦
巴基斯坦北方,这里是抵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桥头堡,无数的军事资源从巴基斯坦巴开始,通过各种手段交付到阿富汗反抗组织手中,包括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圣战组织,现在正是西方国家的坐上宾。
冒着危险向阿富汗反抗武装提供武器,巴基斯北方的国境线一直是岌岌可危,别看巴基斯坦在83年就到手美制F16,但这飞机的适应性训练一直在巴基斯坦后方进行,就连巴基斯坦已经到货多年的法制幻影战机,也没有部署在北方前线。
难以令人相信的是,在巴基斯坦的北方边境,主力战斗机依然是老式的歼六飞机。
从79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北方空军重镇白沙瓦就装备着歼六,随后的第15、第23、第26中队不断的替换驻扎在此,但这些中队清一色的都是装备着歼六飞机。
而随着八五年的到来,苏联对巴基斯坦领空入侵更加频繁,巴基斯坦在11月派出了地面部队到阿富汗境内支援抵抗组织,这样苏联人恼羞成怒。
此时,历史上最大的变数来了,白沙瓦空军基地迎来来新战机的入驻,来自老朋友的歼教七A战机终于抵达,这款飞机不用适应性训练,十月份接收飞机,首批三架飞机直飞白沙瓦,披挂上阵。
跑道上的534号飞机已经注满燃油,翼下两挂架挂上两枚响尾蛇,响尾蛇在巴基斯坦、英国都是制式装备,蓝狐雷达自然可以完美制导这款导弹。
翼下还挂有两具副油箱,飞行员走进座舱,做好准备,启动发机,准备升空巡逻,这已经是第五次执行巡逻任务,有了比较多的经验。
和塔台报告之后,白沙瓦基地最好的一款飞机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