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杨辉心中已经有数了,后世在F404核心机的路上越走越远,恐怕就是因为没有查出这方面数据的原因。

    “没有数据,那也就是说这组高压压气机组,还有可能存在重大的缺陷对吧?”

    听了杨辉的话,624所明显感觉到这西南科工的秘书长是在针对自己,这一刻连刘大项总工都有些挂不住了。

    好在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刘大项总工耐心的回答着:“这位同志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不过仅仅是这一小方面而已,我看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不大,怎么就不大,以前共和国相关测试设备不足,但都是根据资料仿制生产苏联发动机、飞机,这些都是配套好的。

    发动机性能和飞机性能的配合问题,苏联人都做过了,直接给共和国资料生产,共和国仿制的时候只需要知其然就行。

    现在不同了。仿制西方的发动机,没有仿制飞机,加上发动机的配套测试设备不足,没法是全面的测试发动机各种数据。

    光看到推力、推比或者油耗不错。就觉得这是好东西,稀里糊涂的就拿来山寨,或者引进。

    最典型的就是引进的斯贝202(涡扇9),光看到推力、油耗喜人,忙着就引进。也不知到这这款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如何。须知最开始这款发动机可是要将斯贝装上高空截击机歼9的。

    后来引进了才发现这东西就是一款只适合低空飞行的发动机,高空性能相当垃圾。

    甚至大胆想一下,歼九的下马和引进涡扇9失误,涡扇6研制失败不无关系。这些都是交的学费,是血淋淋地教训。

    想到这些,杨辉越发觉得自己现在责任重大,自己既然知道现在的这款山寨自美国F404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组,和斯贝202一样高空性能不佳,那就要勇敢的说出来。

    “这可不一定,军用发动机高空性能不佳。这种事我们可是吃过一回苦头了,国产化的涡扇九就是前车之鉴啊!当时引进这款发动机的时候,我们最开始打算配套的机型可不是现在的轰油6。”

    杨辉提到涡扇9,所有人、包括624所方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沉思,若是这组高压压气机真的高空性能不佳。

    那自己624所,就要当国家的罪人,624所信誓旦旦的把一款高空性能不佳的压气机组拿出来,说成高低空性能都优良的东西,导致后面的研发出现重大问题……

    要知道624所是搞先进技术预研,闹出这样的一个大笑话。以后还要不要活。

    现场的气氛一度尴尬不已,刘大项总工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默默的思考着这组压气机真的高空性能若是真的不行,那可该怎么办。

    终于一位624所的知情人士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我们这组压气机。技术源自美国的F404发动机,美国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技术漏洞。”

    虽然嘀咕的很小声,但会议室就那么点儿大,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安静无比,这声音再小也能听见。

    杨辉听到有人把问题引到了F404。这下也就放心了,刚才是人民内部矛盾,说的过了伤和气,现在说到美帝国主义的发动机,那就是外部矛盾。就要一致对外,狠狠的批判,让敌人感受到凛冬将至的寒冷。

    “F404?这款发动机的高空性能,貌似也不怎么样,使用F404的F18战斗机,那就是一款侧重对地攻击,和低空格斗的战斗攻击机,飞行包线似乎特意避开了中高空。”

    杨辉毫不留情的指出F404发动机的工作环境,美国人也只是给这东西安排在中低空工作。

    本来还有些庆幸,但当杨辉提出了这款发动机在美国海军中安排的工作环境之后,所有人对这组压气机的高空性能更加担心。

    这时候的刘大项总工突然想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法,或许值得一试。

    “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测试一下这组压气机的高空性能,F404的核心机还在我们所里,我们可以把F404的核心机装上086高空发动试验机上,到高空实际测试一番。”

    既然这组压气机是山寨的F404高压压气机,现在国内设备不行,没法直接测试这组高压压气机不同高度的性能,那测试F404发动机的核心机高空性能总行吧,F404的核心机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很多问题。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完全是可行的,杨辉也是拍手叫好。

    “哎,刘总工这个办法我看不错,完全可行,既然现在这组高压压气机是测绘借鉴了F404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那我们直接测试F404核心机的高空性能也没有问题,正好086测试机就在我们西南科工做涡扇10发动机的测试,把F404核心机拿来装上就可以投入测试。”

    杨辉知道,光靠自己当神棍,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让624所放弃研发了五年的高压压气机组是不可能的。既然光说不行,那好,我们一切就用事实来说话。

 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机三部件

    看到F404核心测试出来的数据,刘大项总工程师的手都在颤抖,624所用了五年时间,消耗近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还把高压压气机作为优先项目。

    而现在测试出来的效果,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F404的核心机高空性能损失的这么严重,那同样测绘自404高压压气机的压气机,高空性能能有什么样子,想想就觉得可怕。

    顺手把测试出来的不同高度推力曲线交给其他人看,刘大项总工在心里已经对这组高压压气机打上了红叉,明智的选择放弃。

    默默地叫上杨辉,来到一边说话:“还真被你说中了,我们的高压压气机高空推力损失太大,看来要准备重新设计了,这是大难题啊,我们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

    刘大项这话可以听听前面的一段,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西南科工出血的地方,但后面一段话,才是暴露了本质,说这么多要说的实质还是说缺钱,这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资金的问题,我们会提供,只要用的都是正途,我们肯定不会克扣,放心的重新开始设计吧,我们双方的技术人员一起合作设计高压压气机,资金怎么都要咬牙供应。”

    知道这款核心机的重要,杨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款核心机就是西南科工未来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基础,不管民用还是军用都用它,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至于新核心机的高压压气机,杨辉也拿不出现成的模版,现在国内能找到的发动机,还真没有什么好借鉴的,只能是坐下来按照理论研制。

    “刘大项听到杨辉这边能保证资金的投入,终于也下定了决心,这次重新设计高压压气机,有了资金、有了经验。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所里放在资料室积灰好久的各种理论。”

    没有实物参考,第一次向西方国家一样,按照理论来进行设计,这是一次跨越。只要这里跨过了,发动机的压气机叶型设计也就算走了全程。

    刘大项总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设计全新的压气机,同样,在另外的地方。624所的随行人员看着手中的资料如同抽干了所有精力一样。多年的心血,就拿出了这样的东西,实在心中有愧啊。

    刘大项总工在这时候站了出来,在这种时候,他就是主心骨,必须要重整士气。

    “有什么大不了,既然是我们的问题那就不要逃避,回去重新设计就好,至少我们这次也有收获,我们知道了美国人设计的发动机也并非完美。他们也有缺点,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有的时候只是我们自己把美国人完美化了而已。”

    随着刘总工的一声断喝,终于唤醒了众人,仔细想想美国人也就是那样,想到以前被自己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山现在突然崩坍,再努力一些也不是不能跨过。

    这一刻所有人的士气再次回到顶峰,比以前还更甚,每个人的眼中似乎多了一种自信和目标,看到这里。杨辉知道,只要资金投入跟上,研发出性能优良的高压压气机似乎指日可待。

    高压压气机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现在看起来新核心机的研制。在高压压气机上落后很多,但杨辉并不后悔,能在这个时候拨乱反正,这比以后投入工程样机制造时发现问题来好。

    核心机的部件,并不仅仅只是高压压气机,核心机三大部件中还有燃烧室、高温涡轮。这也得要好好研究一下。

    “年那我们就说说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高温涡轮技术,这也是核心机研制必须跨过的一大难关,但现在看来,在工程上将高温涡轮做到最好的恐怕就要数你们西南科工,还是请西南科工的同志说两句吧。”

    说到这里,刘大项刘总工也一脸的羡慕,西南科工在高温涡轮制造上,绝对是国内执牛耳,现在的624所还真就还比不上。

    626所手中唯一一台F404核心机的涡轮总温倒是有1337摄氏度,和西南科工手中的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冷却空心叶片相比,温度高也就知识五十多摄氏度,说多也不多。

    若是仅仅只想要按照F404的标准来衡量新核心机的高温涡轮,这高温涡轮应该是能够做到的,但杨辉没有这打算,就连负责研发了涡扇10高温涡轮叶片的李巨丰也不会同意。

    站出来的李巨丰相当有自信:“我们涡扇10发动机的涡轮总温和美国的F404差距不大,但我个人认为新的核心机涡轮总温还要再增加,达到F100这一级别1400摄氏度是我们的目标。”

    提到了普惠的F100发动机高温涡轮,这就不能不说一下,F100发动的高温涡轮问题,在F100早期型号中实际使用的是定向凝固合金,但还是达到了1400的高温,原因就在于普惠研发的PWA73高温涂层牛逼。

    高温涂层,这东西比起高温涡轮叶片基体研制,其技术含量丝毫不会少一丁点,高温涂层自然是陶瓷最好,不过这此时,涡轮叶片上涂陶瓷涂层,就算天顶星科技也不行。

    普通的高温涂层材料倒是能搞出来,但把这东西涂上去,让它不脱落才是难题,在西方,通常使用气象沉淀技术,这技术在现在的共和国要实现,却比研发单晶合金更困难。

    在这个时候,李巨丰要提出的技术就显得比较极端,既然我们做不到到F100早期型号那样通过定向凝固加高温涂层达到变态的1400度,那就换个方法。

    普惠达到1400摄氏度的高温,早期型号的F100使用定向凝固技术,那好,我就在叶片的基体材料制造中,采用比你的定向凝固更高一级的单晶合金。

    要说定向凝固这也只是早期的F100所使用的,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普惠就采用单晶合金加高温涂层,又超出早期版F100一个级别。

    “由于我们的高温涂层技术,几乎没有任何的的技术基础,所以我们选择相比之下更容易实现单晶合金,这一点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北航材料所的DD3甚至合金引来普惠在材料金相研究上的合作,证明DD3潜力不错。”

    李巨丰介绍到北航材料研究所的DD3单金合金,624所的刘大项也快速的想到了那东西,都是搞核心机研究的,对高温涡轮材料的研制肯定知道。

    “这个我倒是知道,北航材料所那边的DD3在金相结构上很优秀,我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