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杨辉这话算是挠到了他心中的痒处。能编写出一部共和国自己特色的国军标,并且军标中贯穿世界最前沿的思想,就这则一点,也可以官路亨通。
“是啊,我们的新一代GJB67…89《军用航空发动机强度和刚度规范》。GJB775。1…89《军用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都在已经通过审核,新的军标正在加紧刊印,在今年年底之前会在相关航空发动机研发、维修、制造、使用单位全面贯彻。”
这消息来的果然及时,让所有人扬眉吐气,还有什么能比的上由西南科工主导编写的行业标准来的更有说服力。
仅仅凭借这一点,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在国内就算得上是老大,“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放在哪里都适用。
当然了,现在的西南科工仅仅只是在国内算一流企业。放在国外那就只能说是有一些自己的独到技术的潜力型公司,和三巨头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不过这并不妨碍西南科工继续奋发向前,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当然,我们西南科工这次在航空发动机中引入损伤容设计思想,取得巨大成功,让发动机的总寿命达到1400小时,这是我们的骄傲,以后一定会将这一点持续贯彻,并推广到我们的新飞机设计中。”
杨辉这消息宣布的比较及时,趁热打铁。在取得了航空发动机标准定制的话语权之后,在飞行器的研制中,损伤容限设计思想也要施行。
损伤容限设计经济性高,在杨辉看来真正让它大显身手还是得要在民用产品的设计中。西南科工和西飞已经私下有了打算,在新的客机设计中也要强力上马这种设计思想。
当年空客推出A300靠的是电传飞控带来良好的飞行品质,让空客的飞机在同时期的客机中确立自己的独特优势:舒适、易操作。
现在这款中德合作的飞机中,由西飞负责研制的飞机机体,就要突出经济性,这一点做好了。没有哪一家航空公司能够抵挡的住这种诱惑。
毕竟航空公司也是趋利的,只要对飞机有了强烈的需求之后,适航证这东西就显得简单太多,当然,前提是飞机不能有致命的隐患。
现在国军变办公室是管不了民航飞机的标准制定,甚至国军标办公室连客机项目听都没听说过,倒还以为杨辉在说以后的军用飞机研制,神秘的透露道。
“这你就晚咯,关于在军用飞机设计中引入损伤容限设计的问题,我们办公室和611所已经先一步开始探索,毕竟你们没有全新的飞机研发项目支撑。”
这话说的杨辉一愣一愣的,呆了好久才想明白,毕竟不只是西南科工在进步,受自己的影响,0611也开始开始在损伤容限上的摸索吗?
也好,有0611所利用十号工程项目,提前编写出军用飞机军标准,以后西南科工的新飞机研发应该就能快上好多,在涡扇10的研发中,因为要配合军标的制定而拖延了进度,这事儿杨辉一直记忆犹新。
“这样也好,那我们以后就直接坐享齐成了。”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涡扇10发动机的技术定型审查完成,后面的则是是发动机投入生产的问题。生产问题就要看发动机总工程师的造诣,一款发动机的设计好不好看最总师,发动机的制造的好不好就得要看总工。
好在涡扇10发动机的总师是从黎阳厂调来协助设计的,加上白所长在三年前就已经兼任了黎阳厂的厂长,对黎阳厂和二所之间的协调做的很好,要做好涡扇10的生产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定型号之后,好需要发生产证书,这才能意味着一款发动机可以从设计单位完成,转到生产单位开始生产,宣布生产许可的是国防科委的正牌主任。
“你们们西南科工另辟蹊径,不花国家的钱,自己找投资,最终拿下这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这一点值得所有航空工业的兄弟单位学习。现在我宣布由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研发的涡扇10发动机,交由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旗下黎明厂生产。”
这话说的简单,没有多余的话。并非是官僚转了性子,而是这位科委正牌主任本来就不是官僚,丁主任人家就是搞航天技术出来的技术管理层,自然没有说废话的习惯。
丁主任笑着走到这边,和白所长握手表示祝贺和期待,现在发动机没有批量生产出来,大家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过有前面制造了小二十台的用于试验的涡扇10,大致上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主任放心,黎明厂的涡喷七发动机已经缩小生产线,新的涡扇10发动机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毕,前期的生产准备做的很充足,两个月之后就能批量交付。”
第三百三十三章:新的研究成果
“杨辉,你在这里过的很不错啊!你们西南科工领导层的推荐信已经摆到了科委桌子上,甚至因为你的年龄和这几年的功劳,总设计师老人家都对你额事在过问了,你小子以后肯定前途无量,现在上面大力提倡干部要年轻啊!”
丁主任意味深长的看了杨辉一眼,对杨辉这几年的成绩,丁主任也是看在眼里,每次回到家里还被自己妻子聂丽不断的鼓吹,直到现在看见真人,才发现果然这家伙很不错。
这时候这位丁主任的私人身份也就呼之而出,作为聂帅的女婿,聂丽的丈夫。杨辉还得要叫这位丁主任一丁叔叔,所以说现在的国防科委肯定就是杨辉在帝都的后台了,若非如此,杨辉过几年又怎么顺利坐上西南科工老大的位置。
被长辈夸奖,杨辉也少有的感觉有些不自然:“哪里,我这只是机缘巧合,为公司拿到了一些项目而已,以后的事还是要看造化,说不定还有其他的更优秀人才前来领导公司前进,我这年龄还。。。。还有些不能服众。”
杨辉知道这丁叔叔的脾气,自然局顺着脉门使劲的谦虚一番,顺带也说了实话,本来杨辉的年龄也不大,现在也才26岁。
杨辉的谦虚很受丁主任的看好,年轻人嘛,就是该谦虚一些,至于实际上你的能力是什么样子,大家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肯定不会让金子埋尘就对了,更何况是自家的金子。
“好好,谦虚些总是没有错的,至于你说的年龄问题,总设计师都说了干部要年轻,加上你的功绩和你们西南科工的老上级集体支持,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所以你就不要想那么多,好好做自己的事。该你的肯定是你的。”
说完这番话之后,丁主任鼓励的拍拍杨辉的肩,显然是对杨辉抱有极大的期望,心里非常看好杨辉的未来。
“走吧。这次是涡扇10定型是大日子,我还受了你聂爷爷的嘱托,这次要好好的犒劳一下这次的涡扇10发动机研制组的全体人员。”
带着杨辉,两人这时候才有机会开始说着一些私事,开始杨辉还觉得有什么。后面却被丁主任说的一脸的不好意思,虽然,杨辉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年龄确实不小了。
看到杨辉和丁主任一起有说有笑的走进宴会场,基地这些参见庆功会的骨干自然是能明白杨辉的背景,这都是些人精,知道基地有这样的关系才能有未来。
君不见苏联那么多飞机设计局,为啥就米格设计局从二战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都是风光无限,几乎垄断苏联战斗机的设计,而其他的战斗机设计局要不改行,要不就是被吞并。
强如苏霍伊设计局老大苏霍伊这样的天才。都只能是把米高扬熬死了之后才能出头,在八十年代实现咸鱼翻身,最终大器晚成。
这中间最大的原因,还是在米格设计局的老大阿尔藤姆。米高扬在苏联高层关系够硬,作为飞机设计师的米高扬有一位牛逼的哥哥: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人家哥哥可是苏共高层,从列宁时期就是苏共领导,雄踞要职55年,自然是要庇护自己的弟弟。
这些都是飞机设计师背后的故事,也算是苏共各大设计局之后的盘外招。大家心里都如同明镜一般,现在西南科工若是有一位有背景的老大那肯定是一大助力。
马上就有参加这次庆功会的中青年技术人员前来和杨辉套近乎,看到杨辉和吴忠华老先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却又机智的选择放弃。人家有正事要谈就不能打扰。
而这边的杨辉也确实找吴忠华老先生有些事,还刻不容缓,关系新中推核心机的研制进度问题,必须要慎重。
坐下来之后,杨辉试探到:“吴老,不知道你对我们这款涡扇10发动机怎么看待。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吴老看到这位年轻地不像话的年轻小领导,倒是没有任何轻视之心,能够不靠国家投资,抽出好几亿美元完成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同时在技术上也是很有天赋的统筹型人才,涡扇10发动机研制的前前后后吴老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很不错,这款发动机装上新的歼七四之后,我们的歼七战机的动力就够了,甚至远远的甩开苏联的米格21比斯战斗机所使用的P25发动机,这是一款非常符合我国现在国情的发动机,你们做的很不错。”
这话说的完完全全是肺腑之言,吴老是实打实的从心里佩服杨辉,若是自己当年做斯贝改燃气轮机的时候有这样一位能赚钱的年轻人提供资金,现在的斯贝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都已经做出来了吧。。。。。。。。。
但杨辉要听得却并不是这些,杨辉需要的是切实有用的建议。
“吴老,我想要听到的不是赞美涡扇10,我知道这款发动机的情况,他的压气机天生设计有缺陷,作为国际知名的叶轮设计专家,你肯定能看出来,涡扇10发动机的潜力已经被我们开发到了极致。”
杨辉眼中满满的全是真诚,丝毫没有其它的想法,这让吴老非常感动,能够在大家都鼓吹这款发动机的时候,明确的提出这款发动机的潜力被榨干,这才是一位优秀领导该有的视野。
既然杨辉如此真诚,吴老也不藏拙,难得有人愿意和自己这样仔细的探讨。
“没错,你们这款发动机所采用的高温涡轮、环形燃烧室,连续漏气设计都很不错,但这款发动机的五级高压压气机确实在总体构型上就落后了。就算是让我来优化叶轮设计,提升也不会太大,最多再增加300公斤的推力。但改高压压气机这种事,可谓耗时耗力,投资和产出极为不成正比,确实没有潜力。”
边说着,吴老还用他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示他的看法,不仅是瘪嘴,连头也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这次听到了实话,杨辉放心了,从这里面杨辉也听出了一些消息,吴老在叶轮设计上似乎还有很多的独门绝活?
上次624所刘大项来的时候,那都表示没法对这涡扇10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进行优化,但现在吴老说他可以做到,这里面所提供的消息就太多了。
联想到大革命后吴老在一次全国的全国性三元流动理论讲习班,那次吴老将自己刚研究出的‘应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机械叶轮三元流动理论计算程序包’免费提供到全国各大厂所的举动。
以及后来拒绝美国发动机总设计来考察自己的叶轮设计方法中,吴老坚持拒绝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