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辉看到加工中的钛合金叶片,是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若是西南科工能掌握到这技术,不仅发动机制造可以大有裨益,就连飞机制造都能有很大的受益,这不是流口水是什么?

    希罗京看到了杨辉的样子,自然知道杨辉流口水的原因。虽然挺辛酸,但心里却很受用,这就是两国基础工业的差距,钛合金制造技术。这是强国的高端加工工业提现,华

    夏共和国还搞不懂这个。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钛合金压气机叶片制造过程,有了它,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可以得到很大的增益。不仅重量可以降低,叶片的力学性能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介绍到苏联引以为傲的钛合金加工工艺,希罗京副院长很是自豪,示意技术人员继续进行叶片试制。

    “钛合金加工非常困难,金属本身的导热系数低,容易发生金属自燃、烧伤,因此对加工中的冷血要求非常高:它的金属弹性模量小,对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要求也不低,没有好的切削刀具几乎不可能做到钛合金的加工。”

    希罗京的介绍非常简单,杨辉因为在后世见到过钛合金的加工。自然是知道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钛合金加工中,对刀具的要求简直变态。

    钛合金本身在加工过程中就容易将碎屑同刀具产生粘接,另一方面由于钛合金实在太硬,对刀具的磨损非常大。

    甚至在加工个大一点的零件中,刀具在刚开始加工时的磨损程度和加工到一半、到收尾阶段的磨损相差很大。

    由于加工过程中,对刀具磨损太大,导致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这恐怕也只有钛合金加工的过程中才独有奇景。

    这还只是加工过程中刀具本身的问题,使用数控机床。在程序编写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可以弥补一下。

    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思考一下:既然刀具的磨损很大、很快,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刀具的采购渠道必须要稳定。

    为何有次一说?高性能的刀具制造。杨辉表示,这简直比高性能机床制造更恶心、变态,这完全就是通过对材料的不断试验,最后试出来的。不好意思的是,后世共和国在钛合金加工刀具的研制上,那也是最大的一个弱点。

    好在后世共和国通过一些特殊方法。搞到了钛合金加工刀具的制造方法,算是个知其然。在大量消耗刀具的情况下,共和国国内可以自己提供比较稳定的刀具采购渠道。

    但现在是八十年代年,杨辉想不到能有什么好的办法获得稳定的刀具采购渠道,毕竟那个共和国在90年代的国际大环境就那样,要想从西方国家稳定采购几乎不可能。

    没有稳定的刀具采购渠道,杨辉在重生之后,也就没有花费大量心思去搞钛合金加工机床、工艺等等。

    加工设备来源不稳定,这对采用了钛合金加工技术制造的工业产品来说就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现在不同,杨辉通过这次苏联之行,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机会,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姓资的不稳定,那咱们就去找姓社的嘛。

    苏联的钛合金加工工业也是非常不错的,最主要的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至少搞到苏联钛合金加工技术之后,是不会有被卡脖子的危险的。

    若实在是感觉不安全,在苏联解体之后,可以直接从苏联下手,把整个钛合金加工产业链研究一番,或者复制、拷贝一份都可以,至于什么刀具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的。

    甚至,杨辉猜想上位面中,共和国的钛合金加工所用的刀具制造技术就是从苏联搞到的,现在杨辉就更有信心。

    “苏联的钛合金加工工艺确实相当不错,我们非常羡慕,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上面合作一下,我们共和国需要这种东西,当然我们是愿意花美元采购。”

    话刚说完,杨辉突然又想起了后世的一件巨大影响巨大的事,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这里面可以借力打力,助力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工艺拿到手。

    杨辉开始默默地策划起来,但一边的苏联外交部、希罗京副院长却如同听到了一个笑话一般,苏联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技术移交给共和国这样的国家,毕竟两国的边境还陈兵好几十万。

    “不不不,这绝对不可能,钛合金加工技术绝对不可能提供给你们,这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以我们两国现在的关系来看,绝对是不可能的。”

    没等到希罗京说话,这位外交部的负责人就炸开了,马上跳出来严词拒绝,至于杨辉说的花美元采购,现在的苏联还是86年,虽然社会在走下坡路,但还没有经济崩溃,对美元的需求还没有太明显,外汇症没有出现。

    当然了,由于戈尔巴乔夫已经上台,社会改革已经开始,不少人开始在心里向往西方社会,自然也就向往绿油油的美元,比如这位苏联外交部高官,他的心里对杨辉说的美元还是非常羡慕。

    杨辉早就猜到了这种结局,也不惊讶,杨辉的杀招还在后面。

    一路上的参观让杨辉印象深刻,比如用于压气机试验的大型转子超转试验台,由电动机带动,每一次启动都是耗费巨大;还有攻共计2。5万平方米大的强度、振动实验室;更有全温度、全尺寸涡轮试验。。。。。。。。

    看到这雄厚的技术底蕴,更是加深了杨辉要给共和国航空工业开挂的决心,特别是杨辉这次准备要拿到手的钛合金加工技术。

 第三百五十三章:一则关乎脸面的情报

    “拉波罗日副部长先生,真的不愿意把钛合金加工技术出售给我们吗?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绝对能让苏联老大哥满意。”

    走出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杨辉在车上再次询问这次配同参观的苏联外交部负责人,作为副部长级别的高官,已经可以谈谈钛合金加工技术交易。

    但这位拉波罗日副部长一直对杨辉所提出的合作并不感冒,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已然是稳坐钓鱼台。

    将衣服上的皱纹仔细的抚平,良久之后,拉波罗日这才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场。

    “不不,我们的钛合金加工技术太过于重要,绝对不能出售给非友方国家,要想得到钛合金加工技术,至少需要我们两国之间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拉波罗日在这时候没有选择完全关掉出售钛合金加工技术的渠道,而是把中苏之间外交关系放在了获得钛合金加工技术的前面,作为前提。共和国和苏联的外交关系杨辉做不了主,但杨辉从这里面看出了出售的可能。

    只要有可能出售,杨辉就要努力:“这这样的吗?非友好外交国家就不能出售工业加工技术?我觉得这种事并不是不可能,资本主义阵营国家都敢将高端机械加工机床出售给社会主义国家,那就更何况是共产主义阵营之间。。。。。。”

    杨辉这话刚说完,拉波路日心里突然一跳,他想起了几年前苏联外交部参与过的一件事,和刚才杨辉说到话非常契合,难道是。。。。。。。。

    浑身一抖之后,拉波罗日想起自己有些失态了,马上又调整过来,试探着打听:“哪里?我并没有听到过有这种事啊,难道是你们从哪里得到了北约国家的先进精密加工机床?”

    拉波罗日遮遮掩掩地试探,让杨辉觉得实在太搞笑。好在杨辉也没有打算将话说破,啥都说完了,那就没了什么意思。

    笑着编出一个路边来段子,先忽悠一下苏联人。要说编段子的功底,这世界上还真就没有几个国家能比得上共各国强大的民众。

    “这是真的,我国就在前几年才日本走私到了一批精密加工机床,那时候国际上还对我们华夏人民共和国实施禁运,但我们的钱給到位了。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话说拉波罗日部长先生真的不打算听听我们的价格?我们的报价很有诚意哦!”

    杨辉说的也不假,西南科工在去年就从秘密渠道从日本搞到了一批精密加工机床,那家伙用于航空工业精密加工简直再合适不过。

    拉波罗日搞清楚了杨辉说的是华夏共和国的事,一下就放心下来。对于杨辉‘死缠烂打’的询问,拉波罗日已经有些不耐烦,摇摇头表示不可能,现在连话都不愿意再多说。

    眼看拉波罗日这动作,是对单纯的购买不感兴趣,必须要拿出点歪门邪道。

    “那好,我们就再加上一些筹码。不仅仅是用美元购买技术,同时还提供一则情报,这则情报所带来的收益,绝对可以让苏联避免很大的损失。这情报曝光带来的威力将不亚于如果83的库页岛事件曝光所引起的轰动。”

    杨辉祭出一大杀器,先是将83年的美苏库页岛空战爆出来,为的就是让苏联重视起来,明白杨辉所代表的共和国知道一些不为人知内幕,只有这样,苏联才会重视起杨辉所要提供的另外一则情报。

    事实也正如杨辉所预想的那样,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之后。拉波罗日一下就来了精神,91库页岛空战,这件事爆发的很隐秘,一直是美苏两国秘而不宣的事件。

    没想到又在这里被提出来。这就很是值得推敲,能达到库页岛空战曝光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还是对苏联百害而无一益的事,这样的事件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转过身看着杨辉,上下打量着:这真的只是一位技术人员?库页岛空战这样的秘密情报,以及刚才提到的另外一则更有价值的情报。这怎么给人一种是华夏共和国派来的情报线工作人员。

    “你知道的有些太多?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技术人员有资格知道的消息,请你说出你的真实身份吧,我们之间的商谈也许会因此更加简单,遮遮掩掩并不能让得到你们想要的东西。”

    拉波罗日很会观察、思考,一下就看出了一些不同之处,这也是杨辉暴露出来的最大漏洞。但杨辉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这并不关键,只要杨辉说的是正确的,那就苏联就得要重视。

    “我怎么知道这些消息并不重要,我知道的91库页岛空战,是因为我家里有长辈知道这事,曾经让我分析过空战技术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我要提供的情报是得到我们国内的允许,当然这也意味着我国国内时刻关注着我的安全。”

    这又是杨辉在胡扯,杨辉要提供的情报就是国内也不知道,现在说出来还是因为杨辉对钛合金加工技术流口水,要不然杨辉还真就把那一件大事忘记了。

    当然,杨辉刚才说的那句话还是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国内一直有情报战线的人在关注着杨辉的安全,杨辉可是给海军签了保密协议的,这次出访苏联,海军那边也是报备过的。

    这次的访问团中就专门有一人是随杨辉一起来的,只要苏联愿意调查,还是可以看出些蛛丝马迹,这就更能佐证杨辉的话。

    明显,杨辉的话已经让拉波罗日相信了很多:“那好,我们现在可以谈谈你们愿意给出的价格了,要购买到钛合金加工技术,这代价可一点也不会小,你们可做好了准备?”

    拉波罗日知道高端机械加工设备在非正式渠道购买时的价格,现在的拉波罗日做好了准备,要狠狠地敲上一笔。

    好在杨辉也没有打算在这次的加工设备报价上太纠缠,直接给出报价。

    “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