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为西南科工现在名义上的老大,白所长对杨辉的前瞻性眼观非常满意,现在的杨辉越来越像一位合格的大型国防军事公司的领导了,眼光甚至比自己都要长远太多。

    “杨辉这建议很好,连我这老头子都自愧不如啊!我们西南科工是该要走出大山沟了,要与国际接轨,窝在山沟里可不是什么好事,我们也不搬的太远,贵洋就是不错的选择。”

    赞同的点头之后,白所长又看向其他几位西南科工高层,西南科工怎么也不是一言堂,大家的意见都要听听。

    第二个赞同的还是于总师:“对,我们就该一步到位的搬迁到贵洋,我们就这样办,不仅仅是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厂,以后我们都要一步一步找机会搬到贵洋去。”

    于总师说要整个公司在往后都要往贵洋搬,这简直就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嘛,没有任何道理反对,必须要搬。

    在所有人都同意之后,杨辉站出来,现在位置定下来之后,就该要杨辉去落实一下。

    “那好,我马上就去将这事落实,我去和贵羊市政府谈谈,我们这么高大上的航空产业搬到贵洋去,他们怎么也要给出最大的优惠。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提倡招商引资,我们西南科工可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怎么也要要上一大块地,把我们以后的地方都规划出来。”

 第三百五十七章:突如其来的权力

    杨辉马不停蹄和贵洋市政府商量一番,最终拿到了不错的优惠政策、还有一大块贵洋市郊区地皮,并得到承诺:在西南科工之后,贵阳市政府开发区不再对西南科工拿下的地皮附近进行更多的开发,全部留給西南科工以后可能的扩张。

    至于三通一平,贵洋市政府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做到最好,按要求是准备请工程兵部队前来建设,力求做到军工品质、坚若磐石。

    历时一周时间,杨辉和贵洋市政府商量完成,再次回到西南科工。消息公布之后,全公司上下无不为之轰动,西南科工的新厂区建到贵阳市,这发出一个信号:西南科工以后要搬出山沟。

    全公司男女老少无不为之奔走呼告,这样的大事足以载入西南科工史册,而力主公司新厂区立足贵洋市的杨辉,也再一次在西南科工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留下了:能做事,做实事。年轻有为的形象。

    在西南科工上下高高兴兴,期盼着美好明天的时候,西南科工高层再次召开会议,工厂位置定下来了,更加重要的人事问题摆在众人眼前。

    “人事问题的确不好办,大家也知道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建设时间紧迫,对工人技术人员素质要求高,责任重大,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的厂长必须要是一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要镇得住场子,这就要求资历老、技术好,全公司这么多的人里面,也只能是从几位大佬中选择。

    而这不到十人的大佬中,大多数都是技术型管理人员,各自在单位中都是技术带头人员,贸然调到新工作单位反而得不偿失。

    到最后,会议室十人中,分成两拨,一波看着杨辉、一波人则是看着白所长。其意思不言自明,新工厂管理人员的人选只有两个:杨辉、白所长。

    于总师把目光投向杨辉:“我看让杨辉去就好,让杨辉去把这钛合金加工基地搞起来,自然就能在西南科工建立起威信。对过几年接手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会有很好的帮助。”

    于总师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杨辉前面表现出的能力都受到了所有人的看好,现在是时候给杨辉在西南科工内部建立起威信了,顺便也为杨辉培养一些班底。

    抱着和于总师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就连刚才把目光钉在白所长身上的几人也觉得于总师说的不错。按理来说这次的厂长位置就该落到杨辉头上。

    但白所长并不这样认为,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杨辉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看似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很大的缺点,我们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为了赶时间,都是抽调的各厂骨干年轻人员组成,让杨辉去恐怕还真就不好开展工作。”

    看其他人还是不太明白,白所长继续深入地解释深层原因。

    “这些骄兵悍将若是没有看到杨辉,恐怕还对杨辉抱有神秘的感觉,不敢造次。若是杨辉直接管到他们头上经常出现,搞不好就容易出现问。这和能力没有关系,这是有能力的年轻人之间相互不不服造成的。加上这次钛合金加工基地的事不容出纰漏,我看还是由我去坐镇最好。”

    白所长揽下了原本给杨辉准备的位置,这又是什么情况?以前都是白所长都是极力推荐杨辉,现在大家都接受杨辉的能力,愿意培养杨辉,怎么白所长就突然唱起反调。。。。。。。

    “老白,那你的意思是要由你亲自主持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组建,杨辉这边有该怎么办?这次机会难得啊!”

    于总师都有些看不懂白所长的想法,只能是站出来提醒一下。虽然白所长说的在理,但机会难得,于总师不愿意让杨辉错过这个机会。

    在于总师问出问题之后,其它众人也不解的看着白所长。似乎白所长不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一帮人绝对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反对票。

    看到杨辉现在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受到众多高层的认同,甚至不惜和自己这位总经理对着干也要力保杨辉入住新工厂,白所长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杨辉确实很不错。

    是时候打出自己第二张牌了:“这个我当然知道。机会难得,让杨辉去当这个厂长,若是可以成功做下来自然是很不错,但风险太大我们承受不起。不如换个更加安全的方案,我现在已经身兼数职:二所所长、黎阳厂长、西南科工总经理,再加工基地厂长就太累了,我需要卸下一些担子。”

    这才一脸解脱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白所长要准备卸下一些职位,由杨辉来扛起。那么白所长又准备将哪个职位交给杨辉呢?

    需知白所长身上现在兼任的哪一个职位都不比钛合金加工厂厂长一职弱了,甚至影响力有的还更甚一筹。所有人都被白所长勾起了胃口,大家要看看白所长对杨辉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于总师和白所长经常打交道,知道白所长的一些想法,他已经想到了些什么,不敢相信的看着白所长。

    对着于总师点头承认之后,白所长向着所有人你宣布:“现在涡扇10发动机正是从二所设计转到黎阳生产的关键时期,我还没法放下。倒是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我准备放下,将它交给杨辉来担任,他当个代总经理还是不会有太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大家说对吗!”

    说到最后,白所长的话拖得很长,声音也咬的很重,显得对这决定有一种不容反对的意味,就准备看看有谁不服。

    本来还有一人有些担心,但看到白所长一脸的坚定,还有于总师的摇旗呐喊,坚定的站在白所长的决定后面,其他几人都是一副我无所谓,你们定下来就好的样子。

    看到这情况之后一下就怂了,安慰着自己:杨辉的能力还是很不错地,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是时候将他扶起来,正式站在前台也好。

    杨辉倒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高位惊到了,让自己这么快就走上前台,这是不是有些。。。。。。

    “不不,我还是先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去先历练一下为好,我对管好钛合金加工基地很有信心,一定能。。。。。”

    没等杨辉继续说下去,于总师就对杨辉摇摇头。

    “不行,刚才我还觉得你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干不错,但现在我觉得老白说的也有道理,你还是直接接手总经理职务好一些,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一两年时间,会帮你坐稳总经理位置。”

    于总师说了,白所长也接着教育着杨辉:“要不然等两三年我们都退了之后,你再突然坐上来就显得很突兀,你要坐稳位置就只能靠你自己,少不了要经历一番风波,西南科工这时候可经不起内耗!”

    前面的杨辉都不觉得是什么问题,杨辉从来不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在建立起钛合金加工工厂之后,和其他人在正面竞争总经理职务会落于下风。

    但听到最后一句“西南科工经不起内耗”这句话,就说到了杨辉的心坎里,西南科工确实经不起这内耗,既然有办法无损完成权力过渡,杨辉自然愿意这样做。

 第三百五十八章:验证机首飞

    86年的最后一天,西南科工却依然是忙绿无比,位于贵洋的钛合金加工的基地落成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在白所长的带领下,整支接应队伍已经从黑龙河边境口岸完成交接。

    钛合金加工工艺设备的到来已经八九不离十,苏联的设备安装人员、技术培训人员也是再一次踏上个共和国的国土。

    唯一值得一提的则是苏联得到情报内容时的表情,简直就跟火烧屁股了一样,啥也不管拔腿就跑,看样子是去核实情报处理这些麻烦事去了。

    当设备装上火车皮之后,整支队伍再次出发南下。一部分往西南科工,一部分则是往洪都走,莫罗佐夫试飞院的罗伯斯副院长有主持试飞L39教练机的经验,这次也被光荣的派到共和国南方渡过严寒的冬季。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洪都又比两个月前石屏去苏联访问的时候情况要复杂很多,北约情报网络在苏联撒下了巨网,莫罗佐夫试飞院这样的重地自然是没有错过的理由,对于共和国开始和苏联接触的消息,北约国家已经做出了反映。

    意大利马基公司已经有所让步,虽然还是不愿意在反尾旋试飞中合作,但为了不让共和国和苏联走的太近,马基公司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到了洪都厂,在陆总师的带领下对强五进行现代化改进,同时也监视共和国和苏联的合作进程。

    到时候莫罗佐夫试飞院、马基公司之间,又会在洪都这块异国土地上爆发出怎样的龙争虎斗,在共和国又能受益多少呢?

    这都是一些后话,由于偏移了历史轨迹,杨辉也不知道最后成什么样,杨辉现在正眼巴巴地看着被命名为YZ1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这款验证机已经首飞了有一个月半时间了,但现在这次试飞的意义又不同。

    前几次是对飞机本身进行出厂试飞,飞的很保守。现在不同,这次将会更加大胆地针对性对大边条翼带来的优缺点进行测试。也就是说现在的试飞才是这款技术验证机真正要做的活。

    “厉云,前几次的试飞都很保守,对电传系统的要求不高,甚至就没有做过大幅度的机动动作。这次要做一些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大仰角机动,对电传系统的要求很高啊!”

    杨辉现在没有去打搅试飞员,他从最开始就关心大边条翼的研究,这是西南科工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现在杨辉对验证机本身气动设计已经没什么担心。唯一还有不放心的也就仅仅是这架验证机所使用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作为这次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研制中的一员大将。厉云虽然只是一位跟随导师来参加项目的学生,但架不住他在电传飞控、软件编程中的多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在这次的项目中大放异彩,就连诺斯罗普的技术主管都对厉云表现出的能力刮目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