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F20的内部构架来设计,f用404发动机、APG…67雷达,电传飞控,这些都是暴利到不能再暴利的子项目,杨辉估计整个歼七四T项目中,经由诺斯罗普过手的设备绝对是超过了700万美元往上说。

    整个歼七四T项目成本也就是800万美元顶天。评估后同样造价的YZ1飞机,要是换成一些国产的设备,整个项目采购单价绝对可以降下很多。

    就比如:“YZ1验证机确实很不错,也能看出军队对种高机动的轻型三代机很有想法,我们西南科工有一套国产化的低成本方案,就看军队是不是愿意接受。”

    杨辉要将项目提出来,这就要看军队是不是需要这款飞机。

    而军队调研组现在可谓是峰回路转,本来以为这款三代机彻底和军队无缘了,没想到人家西南科工还有另外的方案,还能是低成本!

    尽管知道低成本方案会有一些瑕疵,调研组依然还是忍不住诱惑,这种项目但凡有一丝希望都要听听,万一方案就比较靠谱呢?

    “那倒是说说看,一款低成本飞机到底有多低成本,技术上风险有多大,又能保证这款飞机达到YZ1验证机百分之多少的作战能力?若这项目保留YZ1的作战能力太少,我们肯定是不会认同的。”

    这些都是军队所关心的问题,但在杨辉即将提出的项目中,这将是成本、性能最佳的平衡方案,说成是最具有性价比的第三代战斗机都毫不为过。

    杨辉此次前来那绝对是有备而来,将图纸展开之后,出现了早就研究了多年的侧板枭龙,或者说是现在的侧板YZ1。

    看起的确有些不伦不类,在主翼之上又再增加一条长长的板件,的确有些破怪了整体的美感,所有人看到这款飞机都会首先都会被那特殊的侧板所吸引,调研组也毫不列外。

    谁说共和国军队审美观就不行,看到杨辉拿出的效果图,马上就邹着眉头,这飞机实在是太丑了。

    “这事什么东西,本来一款非常漂亮的飞机怎么就被你们给改的这么丑,简直丑的无可救药,这就是你说的低成本方案?”

    低成本自然是很难做到高大上,若是国家多军费,军队不是那么穷,杨辉才懒得去做这种没有后续发展前途的飞机。

    但没办法,作为飞机设计单位,本职工作就是研制最适合国情的飞机,而现在共和国就是典型的没钱,又面临着巨大的歼六飞机换装压力。

    挠挠头,收拾起心情:“这飞机的确是和主流第三代作战飞机不同,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块看起来挺丑,又挺累赘的侧板,它完全就可以做到不使用电传飞控系统,同样也可以轻松驾驭大边条翼这种第三代飞机的气动布局。”

    听到这匪夷所思的介绍,感觉自己三观尽毁,还能有这种技术。这应该算是最典型的技术不行气动补,若是这东西真的有这么神奇,那这款飞机还真就有可能把成本降下来。

    “资料拿来我们看看,若是有可行性,那这款飞机上马研制还真就有可能!”

    PS:  只有2000字了,见谅

 第三百八十七章:这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枭龙

    侧板技术资料早就研究齐活了,现在拿出的都是各种整理后的数据,零零总总看起很有真实感,资料加起来重量要按千克为单位来计算,好在经过系统研究整理之后就显得比较简单、明了。

    尽管一开始就先入为主的认为侧板技术丑的一比,但真正把这些资料看完了大概之后,调研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资料上各种数据详细的佐证了侧板技术确实是一种可行的好东西,这些资料要说造假是绝对没有可能的,项目署名不仅仅有西南科工气动技术科研人员,还有共和国专门负责风洞试验的科研人员。

    这些都明白无误的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使用侧板技术代替电传动飞控,从而达到低成本却又能让飞机保证原有的机动性不至于下降低太多。

    “照这样说,侧板技术的确可以解决大边条翼的气动缺陷,能代替电传飞控的部分能力,但YZ1验证机中的电传飞控技术并不仅仅只是起着简单的增稳作用,它还能有效的减轻飞行员负担,将飞行员从繁重的飞行任务中解放出来。”

    电传飞控技术的好处有很多,不仅仅在于可以提供更好的飞行品质,能有效的拟补气动缺陷,还可以凭借机载计算机的低级智能,进行一些繁琐而又相对简单的飞行动作。

    另一方面则是因电传系统本身的传动性质带来的优点,电传系统是通过将飞行员作用在操纵杆上的机械信号翻译成电讯号,再通过电缆传递,最后由电机来执行动作,从而完成对飞机的操控,这里面就省掉了液压传动装置、液压管路等等。。。。。

    整掉的这些笨重的机械装置的同时,还可有效的解决气动补偿的问题。

    在老式机械操作系统中为了弥补可动翼面的铰链力矩,减轻飞行员操作飞机所必的力,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

    这就需要在各个可动翼面都装上气动补偿装置,采用了电传系统之后。就不需要这些所谓的气动补偿装置了,直接通过执行飞行员命令的电机输出更大的扭矩就可以做到,操纵杆和最终的执行元件没有直接的刚性连接,自然就不需要有更多的力气。

    甚至使用了电传飞控之后。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将操纵杆设计成用手指轻轻一拨就完成拉、推杆行程,这种情况下的飞行中那可真的就是省力到了极点,气动舵面的铰链力矩就不再是飞行员所要克服的一大难点。

    别小看这种设计,似乎对体力的节约并不多。但真若是一款要做长途奔袭的飞机,那一路上光是同铰链力矩作斗争就能损耗飞行员很多体力,真正作战的时候怎么办?即使通过启动补偿解决了这个问题,飞行员节约了体力,但那笨重的补偿装置一点儿也不轻。

    而有了电传飞控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说电传飞控的大行其道,并不是没有道理,杨辉也知道这些,但没办法现在就是没钱。那就只能牺牲一下好了。

    “对于电传飞控带来的其它优点,我们现在并不能拿出太好的代替方案,航线自动飞行只能单独通过自动驾驶仪完成,机械操纵装置、气动补偿装置就只能是采用歼七四的老式机械方案。”

    这就是低成本方案,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贯彻一分钱一分货的基本原则,好在这些老式的机械装置增加的重量也不是不能接受。

    首先就是机械操纵系统这东西,明确的说,即使有了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机械操纵系统依然不可能拆除掉。这东西是飞机的最后一套保命符。

    当电传飞控失效、或者机载电脑死机之后,最后还是得要依靠机械操作系统活命,用以返回机场,这是国际飞机设计的惯例。大家都是这样设计的,肯定是有所道理的。

    所以,机械操纵系统的那些死重依然还是的要带着的,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况中的电传飞控对飞机的减重并不是太明显。

    气动补偿这些死重就是绝对的没法解决的,既然不用电传飞控要节约钱。那就背上这些重量吧,好在这些重量经过西南科工技术人员计算之后,发现还是可以接受。

    “综合来说,放弃使用电传飞控系统,我们会多增加约100KG重量,这是加上节侧板重量之后的数据,如果军队能够接受这一点,我们就能继续将侧板YZ1项目继续下去!”

    做工业设计就是这样,不能够有丝毫的偷工减料,各方面要求严谨,特别是每一千克重量都要严格控制的飞行器设计,杨辉就更要实是求是,把优缺点都说出来。

    见杨辉把各种优缺点都说完了,两只调研组都沉默了,放弃使电传飞控,可以将成本压缩近千万人名币,要付出的代价则是飞机的重量增加100KG,这一点怎么想都还是能想的过。

    曾经有为了使用新型导弹,将歼七的机头增加120kg重的事,现在的军队肯定对这种事还是能够接受。

    空军调研组刚刚从0611所过来的,一款和0611所正在开发中的十号工程有重合的飞机,空军自然还是要再研究研究、对比对比,总还是要货比三家。

    “我看这款飞机在机动上可以算是第三代战斗机,那他和0611所的十号工程相比,又孰优孰劣,这是我们调研组所关心的一点?”

    来了,终究还是问到了杨辉最不想回答的一点,西南科工和0611、0132的关系那绝对算是非常不错的,若是硬要比比YZ1验证机和十号工程,这绝对是两虎相争。

    而在杨辉看来,十号工程绝对是在任何方面都能高上侧板YZ1那么一点点,加上0611以后还要通过十号工程的技术积累,给整出二十号工程,可以说这是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杨辉绝对不愿意用YZ1这款没有后续发展潜力的飞机断送了0611的未来。

    “说实话,我们的侧板YZ1在性能上肯定是要差上十号工程一些,侧板YZ1仅仅只能算是刚刚跨到第三代战斗机的门槛,它优势恐怕也就是侧板YZ1那逆天到极点的超高性价比,以及它可以更快做到服役!”

    当杨辉自己都承认侧板YZ1项目比不上十号工程之后,调研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两个项目都有很大的诱惑,一个牢牢立足当下军队的需求,一个是军队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真可谓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这种情况实际颇像上一位面共和国高级教练机之争,那也是一次和现在相同的选择。

    一方是世界范围内都数一数二的先进高级教练机,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没法快速入役,且造价比较高(L15),另一方则是完全立足军队当下急需换代高级教练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一款完全自主生产、又价格低廉,就是性能不怎么先进也就堪堪使用的样子(山鹰教练机)。

    最后,军队考虑到教练机不是作战飞机,以及价格、时间、国产化等多种因素,选择了山鹰教练机,这就是典型的瞄准了市场开发,最后成功的案例。

    唯一值得庆幸的则是那时候共和国已经是财大气粗了,在采购山鹰教练机的同时,又继续了L15的发展,不久之后L15就夺得了海外订单,算是皆大欢喜。

    那么现在的侧板YZ1和十号工程之间,海空军又要如何抉择呢?是要未来还是要现在,亦或者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这都要看后续的发展。

    到仔细听了杨辉的汇报之后,调研组在离开之前,还得到了西南科工给出的低成本侧板YZ1的造价预算:2000万…2500万人名币之间,整个项目都独立自主,甚至连雷达都准备安装由长红厂新提上日程的第三代轻型战斗机火控雷达。

    这几年的长红厂已经是快速发展,背靠民品市场活着异常滋润,而民品的利润反哺,加上本来就有蓝狐雷达订单不断到来,还有最重要的AWG…9雷达的逆向借鉴。

    信心满满的长红厂决定要保住机载雷达生产的能力,军品工厂不能完全转为名品生产,走出去也还能堂堂正正的说:咱长红厂是军民两不误。

 第三百八十八章:来自624所的消息

    调研组离开也有了一个月,走之前答应一个月就给回复,而事实正如调研组所说的那样,在仅仅二十多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