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种优秀的市场占有率,这家小推力汽油机制造厂盈利是连年翻倍的涨,87年的财务报表表明,这厂已经是实现年盈利1200万人民币。
更有迹象表明,88年的西南科工的小推力汽油发动机厂盈利甚至可以达到2000万,这在八十年代看来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的崛起史。
鉴于这厂的能力不错,杨辉忍住没有动用这厂的盈利,除了安排了承担研制用于无人机使用的小推力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以外,将所有的盈利继续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甚至杨辉有了将这厂重新整合优化,成立单独的公司将管理独立于西南科工之外,仅仅由西南科工控股就行了的想法。
但现在看来,这MTU公司也看中了这厂子的潜力,居然想要在这里面插一手,也不知道这MTU公司那里来的勇气,居然认为西南科工会把这样的潜力股拿出来分享。
“这个肯定是不可能,我们的小型汽油机制造工厂发展潜力巨大,现在是断然不可能在让MTU公司加入这一行业中。这一点还是算了吧。”
开玩笑,这工厂以后是有很大可能发展成世界一流活塞发动机制造公司存在,这时候的杨辉可不会这么傻的分不清轻重,这种下蛋鸡怎么可能分享。
至于MTU公司回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生意归生意,双方在航空发动机上可以愉快的合作,但并不意味着西南科工就一定要和MTU穿一条裤子。
杨辉一口回绝了这方案,让方总师也是有些惊讶,他可并不知道现在说的这家公司已经统治了共和国国内摩托车市场发动机一半还多的份额。
“难道就不能再想想吗?MTU公司的入股方案应该不会台狮子大开口。我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非常有诚意的样子,要不就再考虑考虑?”
摆摆手,杨辉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下去,在他看来,以MTU公司这种世界级别的大鳄来说,再怎么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角色,这种主动出击的时候肯定不会是善良之辈。
眼看着西南科工不愿意让MTU公司入股到那家小型活塞发动机制造公司中,方总师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叹息一声后异常无奈的转身离开。
看着这位老先生的背影,杨辉心理也挺不好受的。但作为西南科工的总经理,他在这个时候不能让西南科工牺牲太多,不然他这个总经理的头衔前那个‘代’字随时可能发作。
心情有些深重的沉沉睡去,杨辉现在虽然拒接了由方总师带来的MTU公司入股方案,但以后西南科工和MTU公司的合作时间可一点不短,说不定哪天MTU公司抓住机会就要狠狠地上来咬一口。
第二天,杨辉带着人就往西南科工回去,FC…17项目在十天前杨辉和四方投资方签订合同之后就在杨辉电话通知之下,由于总师主持之下快速开展研制工作。
有了半年时间的修整、调解,西南科工的歼七四研发团队再次重新恢复战斗力。又激情四射地投入到FC…17的研制中,大家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回到离开了将近一个月的西南科工,再次回到公司,总还是能一眼看出哪怕是各种非常微小的进步。这让杨辉也非常满意,只要有进步那就是好的。
而最让杨辉关心的则是歼七四的生产线,两条生产线都已经全部开工生产歼七四战机,偶尔也会穿插一些歼教七A的生产,而借着这次416海战的胜利余威,歼七四也是大出风头。
海军航空兵也因为出色的战斗。又从政府要到了一笔宝贵的经费,其中的一半都投入到了歼七四的订单中,算起来这又是两个团的装备采购量。
不过由于现在的海航交付要求并不是特别急,仅仅保持着每个月三架的交付要求,而两条生产线上的每个月可以生产大概8架歼教七或者歼七四战机。
这每月多出的五架生产能力也一点不会放松,还需要应对国内海空军虽然不多,但每月总有那么一架歼教七A的交付要求。
当然,这次巴西、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加起来的几十架歼教七订单也要抓紧生产,诸如其他的如阿拉伯也门、伊拉克、泰国的歼七四订单都要安排生产。
可以说这西南科工的两条生产线也刚好合适,保证国内、国外的交付要求。看着试飞站排着的一溜歼七四战机,看样子也大概有十架左右,刚好还能看到有阿拉伯也门的飞行员前来接受培训,看来这些战机是要交付给阿拉伯也门使用的。
远远地看了之后,杨辉也没有打算去视察什么的,也免得打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就这样杨辉又回到了办公室内中,正好电话响起,杨辉接到电话。
“这里是西南科工总经理办公室,我是杨辉。”
丝毫没有任何表情的公事化接电话,而电话对面的声音响起之后,杨辉这才变了口吻,毕竟在对面是西南科工的人,还是属于那种非常重要的那种,也是杨辉的老上级白所长。
“哎,是老所长啊,现在钛合金加工基地那边步入正轨了?”
这种时候,杨辉知道是有正事要谈的,也就直接问道了关于设立在航空航天城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的事,这是西南科工乃至正轨共和国都独一份的重要加工力量,容不得杨辉不关心。
而对面的白所长的回答也让杨辉喜出望外,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难道苏联老大哥手把手教学之后就真的这么容易?
“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掌握了钛合金加工,工艺制程技术,马上苏联技术人员都要全部撤离。我这边也找到了一位挺不错的年轻人,年龄和你也差不多大,她在钛合金加工工艺制程、管理上都很有一套,现在我在培养她当着钛合金加工基地的管理人员,到时候我们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也就后继有人了。”
听到了白所长的话,杨辉大概也猜出了说的是谁,这正好是杨辉所愿意看到的,也就顺着老所长的话继续说下去,对老所长的眼光大加赞扬。
第三百三十五章:来自西飞的函件
回到西南科工安瞬总部也有超过半个月时间了,在这期间,杨辉到还时不时的参与到了一些研发任务中,特别是关于DSI进气道的研制,那更是让杨辉恨不得天天往项目组跑。
上次诺斯罗普威胁要撤出所有在西南科工合作专家甚至销毁资料,好在最后双方又达成了协议有了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诺斯罗普也知道等双方完成对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入股之后,在合作关系上会更加紧密,自然这边的DSI进气道研制也受到更大的重视。
只要西南科工这边的大致气动数据一出来,马上就能拿到诺斯罗普进行超级计算机计算,双方合作可谓是得心应手,已经是相当熟练到一定程度。
而几年前诺斯罗普和西南科工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所承诺在三年之内让西南科工国产电子化座舱系统也还是比较准时的。
有长红厂鼎力提供电子化座舱显示系统显示器,西南科工自己国产的其他零部件,再加上其他电子工业单位提供配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了机载计算机这东西以外,其他的都能完成过产。
至于这记载计算机,杨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实在不是西南科工的菜,再怎么都没法插手进去,万幸的是共和国这时候863计划中把电子计算机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军用的机载计算机也在进行攻关,相信再有几年时间也能拿出一些刊用的机载计算机使用,大不了也就是成本高一些,有的地方性能低一点。
而这些都不是太值得关注的事,至少西南科工对计算机方面还是鞭长莫及,现在杨辉则是关注着这批有些与众不同的歼七四战机下线。
单从外表上是很难看出这款歼七四的不同之处,唯一能看出些门道的恐怕也就是发动机尾喷口上的巨大差别,毕竟这款歼七四是为泰国量身定制,F404发动机的尾喷管的确在外型上和涡扇10相差很大。
站在杨辉旁边的不是别人,正是从泰国赶来的泰国空军司令汶津。这家伙早就对歼七四T流口水好久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对西南科工答应的那些回扣比较有想法。
看着这两架一起下线的歼七四T战机被牵引车拖出最后的装配车间,汶津在这一刻也是喃喃不断。
“好东西啊。这款把越南海军打的落花流水的战机也终于要交付泰国了。杨总,你是不知道泰国做为越南的邻国,可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歼七四这款威名赫赫的战机交付,相信我们泰国可以高枕无忧至少十年。”
这话是汶津打心底里面来的。以前采购歼七四T或许还是西南科工答应的回扣占了很大的原因,但自从共和国海航在416海战中用歼七四战机把越南打爆之后。泰国国内对这款战机的呼声机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当泰国政府宣布定下来歼七四T采购案之后,泰国国内上上下下都显得无比踏实。
而一手促进了歼七四T进入泰服役的汶津更是被吹的神乎其神,一位有先见之明的空军司令都已经是最委婉低调的赞美,其他诸如什么:神机妙算、能掐会算。。。。。。
等等赞美之词充斥了汶津的空军司令生涯,就连汶津也都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好像真的是很有先见之名一般,一时间甚至也是充满了干劲,这就来到西南科工接收第一批歼七四T战机的下线、交付。
杨辉自然是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情况,也陪着一起赞美着:“对。我们的歼七四在前不久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到时候泰国也装备了这款飞机之后,想必越南是不会再对泰国有任何非分之想。”
“那是、那是,现在整个泰国上下都等着这款飞机飞抵国内,到时接受万众的欢呼。”
说着,一队人就来到了这两款战机前面,这飞机毕竟是头两架下线的,又值泰国空军司令亲自到场,一个小得欢庆仪式还是有必要的。
杨辉、汶津、以及诺斯罗普驻西南科工职位最高的诺斯罗普公司副总,三人坐在条桌前。看着那两架在雷达罩上面各自都挂喜庆大红花的歼七四T战机,一种浓浓的喜庆感油然而生。
“来来,我们人一起为了这两架首批歼七四T战机送上祝福,一起送它们到试飞站。”
就这样。三人站起来笑呵呵的走到一边,在杨辉的带领之下,就这样爬上了被当做牵引车使用的大解放CA10‘牵引车’。
没错,尽管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算是过得很不错,但牵引车这东西还真就没有更换,这种使用老款解放卡车当牵引车也是共和国军队、军机制造厂在2000年之前的特有景观。
没办法。谁叫这年头的共和国还真就没有一款真正大规模定型使用的飞机牵引车,这种事杨辉也只能是将就着凑合,反正用起来效果也都差不多,后面的货车车厢拉人、设备、武器都可以,最主要人家可以和解放CA15油罐车后勤通用。
就这样,在杨辉爬上了这车的车厢之后,一旁的诺斯罗普公司副总好像也早就习惯了这种敞篷车,自然也是身手敏捷地爬上了车厢,唯有汶津一脸呆滞地看着这两人,最后还是狠狠心,在杨辉的接应下爬了上来。
三人扶着车厢的高栏一时间感慨万千,这车绝对是二战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