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太行发动机现在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甚至于原本计划使用太行发动机的十号工程现在都转而使用苏联的AL31发动机。由此而观之,这款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到底会拖到什么时候,我们谁也说不清。”

    海军这边是对发动机这东西彻底的怕了,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把握的发动机,那是绝对不敢用的。

    为了证明太行这款发动机现在不适合用在新机上面,海军也是各种对奉天方面的发动机研制能力质疑不断。

    “我们可以来看看现在奉天方面的各项目进展,同样一款发动机,涡扇10定型的第一时间就从西南科工将全套资料备份到奉天。到现在西南科工的涡扇10A发动机都已经完成定型了,但奉天方面才仅仅将涡扇10发动机制造出第一批产品,我看这奉天方面的技术能力确实有些退步了!”

    海军现在的发动机大多都在转为使用西南科工的产品,对于奉天方面的需要也不多了,说话也就不再留什么情面。

    这话说的空军也是哑口无言,良久之后才底气不足地为奉天方面辩解两句。

    “这不是因为奉天方面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太行发动机的研制上面去了嘛!对于涡扇10发动机的进度自然也就拖的有些慢,反正这边的发动机肯定能赶到歼八二的生产需求。”

    把话说到这里,其实空军心里也感到有些恶心,要说现在奉天这边生产的涡扇10发动机,若是没有西南科工的涡扇10A,说不定空军也就高高兴兴的用上涡扇10了。

    但空军现在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对于歼八二使用更加先进的涡扇10A发动机的呼声是愈演愈烈……

 第四百六十五章:一触即发

    海空军在帝都围绕着新机的动力系统是展开了各种论战,空军则咬定要想对抗F15这一级别的战机,就只能是基于同样的双大推设计战机。

    海军则是各种喷太行发动机现在的进度看不到服役的希望,反而是采用双中推设计要更好一些,现成的涡扇10A发动机性能也算是勉强堪用。

    空军之后又是各种理由一口咬定一定要双大推,反正是战况一度僵持不下,最后海军只能放出大招。

    “双中推怎么就不能对抗双大推的战机?看看欧洲的航空工业,人家早早就用上了双中推,狂风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双中推战机,对地攻击、对空拦截那也是相当拿手!”

    为了说明双中推也可以对抗双大推,海军也算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欧洲航空工业主力战机都使用双中推设计,这就成了海军的论据。

    空军这边也是绝对的不甘示弱,这狂风能算什么论据,明显这就是两款定位不一样的战机嘛!

    “这不对,狂风是一款对地攻击、对苏联大型轰炸机进行拦截作业的战机,在空对空的格斗作战中,它并不合适。”

    空军的辩解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儿道理,毕竟狂风战机的确没有侧重空对空作战。

    不过欧系战机使用双中推设计的可就不仅仅只是狂风,得益于欧系航空项目的公开程度较好。

    正在研制中的欧洲双风战机也有所公开,这也是海军的有力支持。

    “狂风战机性或许不能表明双中推战机的优秀空优性能,但现在的台风、阵风战机都是双中推战机,并宣称是三点五代战机,要优于F15这一级别的战机。”

    现在海军又拿出欧洲双风来说话,空军也是彻底无言了。

    虽然空军这边不再说双中推不好,但依然是咬定双大推不放松,最后只能是由国防科委当个中间人,看看能不能有效的做一下调节。

    丁主任这时候也颇为头疼,空军要求长航时。双大推自然是最好不过,海军考虑研制风险,选择双中推似乎也没有错。

    但科委在考虑新机的研制中,就要更多的考虑战机的国产化程度。毕竟科委是要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军工单位,要养活这些单位,同时还要保证整个项目的安全性。

    于是这就有了科委从自己的出发点看问题,丁主任要说的似乎就呼之欲出。

    “我看这项目最好还是采用双中推设计,反正这款飞机是要侧重对地攻击一些。双中推设计可以接受,空军的空对空作战任务不还有现在的十号工程吗?”

    说到这里又扯进来了十号工程,这明显就是要让这次的新机更加侧重对地、对海攻击一些,海军的方案毫无疑问是得到了科委的支持。

    空军这时候独木难支,也只能先暂时退让,正如科委说的,新机更加侧重对地攻击的话,中推设计也就不是不能接受。

    遥想当年的歼轰七项目,两台涡扇9加力型发动机各自的推力也就是九吨,不也同样立项研制了。

    至于空军方面最后退出歼轰七项目。并不是发动机推力不足的缘故,而是飞机的座舱布局有些不适合空军而已。

    这时候的空军也只能退后一步,以后空军就采购这飞机作为攻击机也不错,一直看着海军用歼七四对海对地攻击,这让空军也直流口水。

    “好吧,我们空军这边就退后一步,但这款飞机一定要在气动上符合对地攻击的需求,涡扇10A发动机的推力实在太小,如果能够达到涡扇9的级别就好了。”

    左右都说到了这里,空军总算是退后一步愿意接受双中推设计。至于涡扇10发动机的推力不足问题,这就简单了。

    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这种重大军工装备,科委自然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丁主任笑着回答了空军的担心。

    “这倒是比较简单的事。我们可以让国内三家研制军用中推涡扇发动机的单位都来参与到新机的发动机竞标中,重新开发一款推力在八到九吨之间的发动机好了。”

    听到要重新为新机研制一款中推涡扇,空军一下就又来劲了,刚刚才批判了太行发动机进度太慢、不成熟,现在就要整个更加不成熟的发动机来,这是故意来恶心我空军的不是?

    正当空军要爆发的时候。海军这边马上将丁主任没有说完的话补上。

    “对,我们一方面有涡扇10A发动机使用,作为新飞机的试飞动力,甚至第一批的小批量定型生产使用都可以,这是整个项目在动力系统上的保险。另一方面就正如丁主任说的那样,我们要同时开发一款更优秀的中等推力发动机,这将使得我们的新机拥有充沛的动力。”

    知道了海军和科委是在打这注意,空军也就压住了心中的不满,虽然同样是研制发动机,但有一款已经研制成功的发动机作为备份,自然是再好不过。

    点点头,对于这种双双保险的事,空军自然是举起双手赞成,不过对于科委提出的召集国内三家有能力研制中推涡扇的单位,这就有些不符合空军的利益。

    “这个召集三家单位就不必了,至少奉天方面就不用通知了,毕竟他们现在一直都在对太行发动机进行研发,恐怕并不能抽调人手再投入到另外一款中推发动机的研制中。”

    刚才还在对奉天方面的科研能力大家赞扬,现在却又转而说奉天当年技术人员不够,虽然这转的有些快,不过就该如此。

    空军不愿意让奉天方面分心到中推的研制中,到正好少一个竞争对手。

    杨辉和吴老自然是不知道空军这边激烈的反对,让奉天方面分心到现在的中推涡扇项目上边就变的没有可能。

    想来这也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上一位面的奉天方面之所以十多年都没有拿出堪用的太行发动机。

    虽然有技术上的原因,但上一位面中的奉天方面手中的项目太多,导致科研力量分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希望这次的项目没有奉天所的参加,能够真正做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若是奉天所在这一位面中能早些拿出成熟的太行发动机,想必也是极好的。

    空军方面提出要将奉天所排除在这次的中推发动机项目之外,海军自然不会反对,本来海军对奉天方面也没有什么想法。

    如此,科委这边也就点点头,做了最后的总结。

    “那好,新中推的研制就让西南科工和红旗厂来做竞争,待会儿我就通知两单位,咨询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拿出方案来。”

    这边的科委正准备通知西南科工的时候,杨辉已经带着整个队伍返回了西南科工。整个军用发动机研制队伍刚好已经完成了涡扇10A项目,顺利收尾。

    接着在杨辉的内部消息之下,整支科研队伍再次了,围绕着这台新鲜出炉的中推核心机已经开始了新一代军用中推的研制。

 第四百六十六章:军用和民用的巨大差别

    在新一代军用中推研制的同时,来自帝都高层科委的正式函件也恰时地发送到西南科工,新一代中推的技术要求正好符合现在西南科工的技术水平。

    就这样,军用中推项目研制队伍开始了对新一代中推的大体构架进行技术框架设计,士气高昂的研制组颇有些此次项目非我莫属的味道。

    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现在可不仅仅只是新一代军用中推,基于同样核心机设计的CG2000民用发动机也在不断深入。

    得益于整个CG2000项目立项要早两三年时间,现在的CG2000发动机子系统研制已经全部完成,就连最为关键的齿轮传动系统也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来自MTU的第一批套件也是直接从欧洲空运到共和国,共计五套零部件已经进了西南科工的仓库中。

    为了不影响黎阳厂的正常生产秩序,这次的CG2000发动机制造组装任务交给了二所的快速反应中心。

    快反中心就专门是干这种新型号发动机部件制造、整机装配的活,才仅仅用了十天时间而已。

    CG2000发动机就厚积薄发,装上西南科工和MTU双方制造的部件,五台发动机就整机就先后推出了装配车间。

    作为发动机的总师,温总师也是全程关注了发动机的总装制造,当发动机披红带绿地出来之后,所有人都了。

    来自西飞和MBB的MPC—75动力系统相互耳语几句,随后是各种指指点点。

    “这的确是一款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该有的样子,单是从外表看这风扇叶片,明显就能看出这是宽弦叶片设计。”

    虽然西飞这边来的是设计飞机的,但好歹人家也是和动力系统打交道,一款发动机好不好,从外观上也能看出一二。

    从外观上看来,最主要的就是这宽弦风扇设计,毕竟这东西在八十年代是绝对的高科技存在。

    最早让这一技术实用化的也就是罗罗的RB211。八十年代的另外两大航空发动机巨头都没有将这一技术实际运用到新一代发动机中,由此可见技术之先进。

    这一技术是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发动机吸入异物的概率,同样效率要求下的设计,宽弦风扇叶片相比窄弦带凸肩叶片。最多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叶片数量,从而带来的却是整个风扇重量的减重、转子寿命的增加。

    鉴于CG200发动机特殊的齿轮传动设计,风扇和低压压气机并非通过一根轴直接连在一起。

    宽弦风扇叶片对转子寿命的加成,就变成了对CG2000发动机齿轮传统系统寿命的增加,这也是CG2000发动机的齿轮传动系统为什么寿命较高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