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8所的问题又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但西南科工这些年搞的对外项目可不止一两个而已,除了诺斯罗普、格鲁曼为代表的美国方面,和德国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现在还是要在大方向上跟着美国爸爸走,所以也同样在纠结着。
第四百四十八章:舍不得
要说这次风波,就整个西南科工所在的那一大片地区中,也还只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比较安稳,因为航空发动机这种东西太关键、敏感,美帝等老牌巨头不愿意和共和国有任何的大交集,所以没有太多的合作有关系。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德国佬没有炸刺儿的本钱,实在是现在的MTU公司已经把该他们开发的技术都开发出来了,钱也投入了进去,现在就等着看这CG…2000发动机不断的测试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有没有MTU继续参与项目关系上都不是太大,若是现在的MTU也听美国的话和西南科工闹掰,大不了就是西南科工继续把CG…2000发动机的冷端部件也做了就行。
没看到现在的420厂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业务,西北那边的红旗厂同样也是各种猴急的想要参与到CG…2000发动机中来,那些单位的技术的确在专业的地方不如MTU,但也不是差了太多。
只是因为现在的CG…2000发动机为民用发动机需要追求最大化的各方面性能平衡,所以才有了MTU在这个项目中的“必不可少”,但要是说一声MTU现在不做这个项目了,恐怕这个CG…2000发动机也会在西南科工总公司、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持续关注下继续走下去。
因此,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MTU公司有些不上不下,说撤出项目吧,不仅MTU会损失掉前面所有的投资,而且还对这CG…2000发动机的影响不是太大,最主要的是一但撤出项目,那么MTU公司、乃至整个联邦德国在重回航空发动机整机工业中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而你说不撤出项目吧,那边的美国爸爸又该如何交代?毕竟现在的德国本土还有北约多国部队的驻扎,要是惹了美国爸爸不高兴,那可就糟了。
所以说。现在的MTU公司是非常纠结的,反映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就是MTU德国总公司已经闹的不可开交,而又因为没有最后定下决策,驻派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MTU工程师依然是兢兢业业的进行着各种工作。配合着对CG…2000发动机的各种测试,甚至有的人都开始写报告、打申请,要同二所这边技术人员一起到624所进行高空台测试。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德国方面和美国方面不同,由于德国同样对做大航空工业有需求。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像美国那样禁运的彻底,这一点甚至非常直观的表现在了德国政府的动作上。
和MTU公司只需要考虑自己一家公司不同,联邦德国政府在这个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整个德国同共和国的各项合作,即便是在航空工业的合作中,首先考虑到的也不是MTU那边和西南科工合作的CG…2000,而更多的是考虑着现在的MPC…75支线客机项目。
CG…2000发动机虽然很重要,但这个时候其实也只算是MPC…75客机配套上马的项目而已,毕竟现在的CG…2000发动机还只有MPC…75项目一个客户,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的树大招风。但只要MPC…75项目有个三长两短,MTU在CG…2000发动机中的历史也就到此为止。若是MPC…75项目都能继续下去了,那MTU又有什么利用不继续把CG…2000做下去。
于是,联邦德国政府直接把MBB公司的的总裁叫到了总理府,为的就是要和MBB公司有一个深入地沟通和交谈,并最终确定该如何对待这个让人还有些不上不下的合作项目。
而MBB给出的说法也够光棍:“MPC…75项目的去留完全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若是要说着我们和华夏合作MPC…75客机,美国还是先看看他们自己吧!首先就是他们现在和华夏魔都飞机公司合作的麦道82飞机,其次是西飞公司现在进行中的客机项目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和我们合作的MPC…75客机,另一个则是他们的运七200客机。”
说到这里。MBB公司的总裁也是神采奕奕,刚从西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已经说了,美国都是默许运七200客机采购美国汉密尔顿的四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采购加拿大普惠的PW127C发动机,这都表明了美国这次禁止的只是限于军用技术而已。在民用技术上开始没有太严格的管制。
说着,就将这些情况原原本本的和德国总理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沟通,直到总理点头表示明白之后,这才停止了说话,满眼期待地等着政府方面的回答,只要德国政府说话了。那MBB就绝对敢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
而这是时候的德国总理也想通了,不管怎样现在都是该拼搏一把的时候到了,MPC…75已经完成了详细设计,马上就能看到成果了。
第一架首飞机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制造工作,西飞承担机身、机翼的制造和整机总装制造工作,西南科工捞到了水平尾翼和垂尾的制造,MBB则是捞到了飞机的机头、起落架的制造,这些项目将会给德国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又会拉动多少经济的增长呢?
这些都是德国政府现在要考虑的问题,甚至按照最开始的合同中所写的条约,飞机研制成功之后,只要欧洲、美洲方面的订单超过200架,就会在德国设立总装制造厂。那个时候德国干的活儿就是真正的飞机总装制造,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是制造欧洲空客的部分机体,光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没有面子。
这个时候的总理法律顾问也走上前来,它作为法律顾问自然要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对于这次德国是不是要退出MPC…75合作,法律界有他们的说法。
“总理,我们当时和华夏那边的西飞、西南科工两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还给了他们各自一笔无息贷款,当时的条款上明确的写了若是由于我们德国政府方面撤出项目,这笔贷款就不用再。。。。。。。。。”
这绝对是最有力的理由,不管什么时候还是钱的最有威力,一想到当年的那个合同现在心里就在打鼓,那时候的德国政府出面担保贷款给了西南科工和西飞两公司共计五亿美元,去年又给两家公司各自再追加贷款了一亿美元用于两公司采购德国制造的工业设备,以拉动德国的经济发展。(八十年代末期美国爸爸在广场条约中不仅剪了日本的羊毛,同样的也没有人德国跑掉)
由于当时的一时之快,导致现在已经累积了整整七亿美元的贷款,若是这次由于德国政府出面要求中止这个项目,这七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足以让自己这个德国总理喝上一壶,恐怕把他自己卖了也不值那个价。
终于,在各方的考虑之下,德国政府也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态度了:“那好,首先申明我们政府方面是不会干涉中德两国之间的正常民用工业产品合作,只要是民用产品的合作,我们都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支持态度。不过,这也仅限于民用方面,现在你们MBB和华夏那边的西飞公司商量一下,他们需要把MPC…75项目从原有的军用飞机制造公司中剥离出来,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合作下去。”
第四百四十九章:这又是哪一出?
德国是不太愿意和美佬同流合污,甚至整个欧洲地区的国家其实都不太愿意听美国的要求,完完全全的要对这共和国实施全面的禁令,这一点在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和老欧洲之间一直没有断过“民用技术”的交流就能证明。
现在德国方面有意愿要继续MPC…75项目,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德国方面要求西飞公司将MPC…75项目从西飞这个军用飞机研制单位分出去,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但在共和国就真的那么容易就能办到吗?
在整个共和国,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军转民,在航空工业这个比较宽泛的领域也是如此,但并不是国家(航空工业部)就真的会容许一时间之内出现好几家制造民用客机的单位,特别是那种摆明了扯出大旗成立专门的公司干民航飞机,那绝对是要被打屁股的。
西飞之所以能够在几年前直接上马MPC…75这样的整机项目,那还是因为在这之前就因为西飞拿到了支线小客机的制造资格,这还要多亏了西飞七十实年代就开始的运七项目。(运七在一开就是定位成运人的客机、军用通勤飞机,真正有专门运货的军用型号是就是九十年代才有的)
正因为如此,西飞才能够拿到制造客机的资格,而随后的MPC…75项目中,西飞又是德国点名要求的合作方,加上这飞机也就只是75座级别而已,又不用国家出钱的项目,也就随西飞去倒腾好了。
请注意,西飞之所以能够做这个MPC…75的项目,那是因为在此之前西飞已经有了制造客机的资格,但要说重新把客机制造业务分离出来,这就。。。。。。。。
当然,这特殊的情况也是由特殊的历史、国情所导致的,也不能说它到底有多么让人深恶痛觉。只能说是因为早期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些跟不上历史的潮流。而要打破这种特殊的情况,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至少要能够有直面航空工业部巨大压力的强大能力。
不是所有单位都如同西南科工那样有底气。可以直接和帝都的航空工业部对着干,现在西飞也好、MBB也罢,他们都不知道这事儿有多难搞,MBB作为一家典型的德国公司,对于总公司中分离出子公司这种业务早就熟的不能再熟。压根儿而就没有想到共和国这边的国情是如此特殊。
而在接到德国MBB的消息之后,就连西飞那边的高层也对这事的困难程度没有预料到,不就是把民用客机制造业务和军用业务分离出来嘛,这种事还不简单,也就是往高层打一个报告,跑跑步、最多再请些老领导打两个电话就行了。
但此中的困难却并非想的那么简单,航空工业部在拿到西飞上交的报告之后,一开始虽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浪,西飞要把军民用两种项目分开,这种事虽然比较不好办。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再说了这不也是为了整个MPC…75项目而做的准备吗,这项目成功之后对整个航空工业的拉动也不小。
就这样的好事却却偏偏能遇到一些搅局者,这些搅局者通常并不是以本身的技术好坏来定的,只要是西飞把军用两种业务分开之后会影响到人家的既得利益,或者说西飞手中的项目有巨大的吸引力,都会引来无数的目光,这些就是搅局者。
同样也不说这种行为好不好,反正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努力,谁也不能指责谁好谁坏。只能是看谁的技术好、方法多、门路广,这些因素综合之下才是最后项目的成败的关键。而这次的搅局者,其能量可一点儿也不小,在整个共和国都是一家响当当的单位。加上其强大的地理优势、宣传能力,西飞在这些方面是远不及也。
这些都是后来话了,现在的杨辉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现在它急着要和MTU公司的全权负责人仔细商讨现在两家公司的合作该怎么继续下去,好歹也是人家MTU主动派人过来商量,杨辉还是应该做出东道主的姿态。
“您好。您好,没想到副总裁你亲自过来商量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