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才九月底,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就花掉了4。8亿人民币,至于美元这方面肯定不能少了,加起来也超过了7000万。与之相比的不到4亿人民币、6200万美元的赢利就差距有些大。

    “联合航空发动机倒是一烧钱大户。今年才过了三分之二而已,就亏损了这么多真是让人肉疼不已,我看这次年底突破总计两亿人民币的亏损也是有可能的啊!”

    杨辉感到了一阵肉痛后也是默默地嘀咕了两句,而做为杨辉的技术顾问的于总师在一边也是不住啧啧称奇。一年亏损约两个亿在这个年代应该可以算是绝对的超级吞金兽了,要不是这些年的西南科工财大气粗还真就养不活这些项目。

    摸摸才留起来没多长的小胡子,于总师也是安慰了杨辉几句:“亏得再凶我们都的要继续下去,毕竟这东西我们还真就不能没有,现在虽然看起来亏得比较凶,但主要是我们同时开展的项目太多了。只要完成一两个项目之后马上就能看到扭亏为盈的希望,这个时候你这总经理可要挺住啊。”

    这种事杨辉自然是知道,他现在所担心的不是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亏得比较多,而是在计划在什么时候可以腾出人手、配套资源来,北边苏联已经是病入膏肓的状态,各种好东西就等着去淘宝,但若是没有梧桐树,到时候你就是看到金凤凰也引不来,那才是最悲伤的事。

    “这个我肯定知道,亏了啥也不能亏发动机业务上的投入。只要整个西南科工总公司还在赢利,航空发动机业务就不会有丝毫的放松,我们现在的军用有人驾驶飞机业务这些年赢利能力也还不错,光是这军用飞机业务就可以把发动机那边的亏空补上了。”

    杨辉说的可一点儿也不假,这些年的歼教七、歼七四系列已经突破了四百架的规模,国内国外到处开花。毕竟源源不断的后续维护保养才是航空工业的盈利重点,光是上半年的军用战机业务就赢利上亿,等到年底是妥妥的两亿赢利。

    其它花钱较多的单位则是光电探测系统公司,不过他们因为有侦查无人机业务的小部分赢利,亏的不多,到了年底恐怕也就是几百万左右。

    真正给西南科工带来大量的现金盈利,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就还是要说民用的小型活塞发动机公司,现在这家公司简直就是坐了火箭一样的飞速发展,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在国内摩托车市场的爆发刺激下,这家子公司资产增长速度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三十以上的速度,这种发展速度在传统制造业中那绝对是黑马中的黑马,这惊的所有人都高呼这是野蛮生长,同时也导致国内很多的单位开始打主意进入这一市场种来,不过这一市场靠的就是先入为主,后来者真的是很难有所作为。

    你就连日本的好几家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商,也是在西南科工的民用小型活塞发动机业务面前甘拜下风,苦苦坚守着最后的一点儿中高端市场,而且也都还是摇摇欲坠。

    这和上一位面日本在共和国摩托车市场大发其财的情况可完全不一样,让杨辉看了也是喜不自禁。

    而且据说这些发动机也开始要输出到国外市场了,随着那些国产摩托车一起,在东南亚国家倒是开始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看起来很有发展前途。

 第五百六十八章:做好充足的准备

    看了这小型活塞发动机公司的后续发展计划,那就更是各种强大无比。

    整个子公司在贵羊新建的工厂依旧还在不断的扩张,工厂的三期扩张计划已经是一期规模的五倍有余,预计在90年的下半年达到设计产能,使得年产量暴涨到一百万台的规模,而这些还只是生产方面。

    在科研上也是卯足了劲儿要完善所有排量的摩托车发动机,系列化发展思路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引入设计中,看样子这就是要准备“一劳永逸”了,不过这也正是杨辉所欣赏的,在西南科工这种浓厚的技术氛围下若是还搞不出些新花样来,那也就别说它是西南科工旗下的科研队伍了。

    看到最后,杨辉甚至看到了一份长期的规划: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完善摩托车发动机不同推力空缺档,并保证国内市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要开始研发入门级小型乘用车发动机。而对于整个公司中唯一和军用沾边的一个项目,无人机用的转子发动机更是保持着每年雷打不动的百分之十科研经费增长。

    看到这些,杨辉心里算是明白了,按照这家子公司现在发展态势,想要给总公司有太多的资金回报肯定是不可能,大多数的赢利恐怕都要拿出去用于扩张。

    事实也正如杨辉所猜的那样,88年的小型活塞发动机业务赢利1。5亿,却只给公司上交了不到8000万,算一算恐怕今年应该能有2亿上交就不错了。

    好在这些都是为了未来更多的赢利在做投资,现在投入的越多,以后回报也就越大。

    看完了这些数据之后,杨辉粗略的计算了一下,等到年底的时候,今年的西南科工大概能够有接近3亿人民币的赢利,毕竟西南科工还有一个占股百分之五十的电子元器件工厂,每年和长虹厂双方都能有不错的收益。

    而那家元器件厂的产品在精挑细选之后还能提供给军用电子器件使用。这也是军用两用的最大好处。

    而对于这3亿人民币的去向,杨辉心里已经有了想法。首先西南科工作为国有单位,在有赢利的情况下是肯定需要上交部分盈利和国家税收,加起来应该会有4000万左右。还有6000万是肯定要投入到现在已经开始的歼18项目中,之后的5000万是雷打不动的航空工业先进技术研制资金。

    比如还在研制中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更加先进的高温涡轮、超声波喷丸加工设备等等,这些技术虽然是通过和这些领域的大拿合作分担费用,但5000万肯定是不能少了。

    最后算下来也就还只剩下1。5个亿的可用赢利,这些资金在杨辉看来才是真正可以用来做其它的。比如杨辉看上了觉得比较靠谱的项目,马上苏联解体之后的淘金狂潮,在这一盛宴中没有钱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大致算起来,在杨辉这两三年有意识的存钱之后,为了到老毛子家淘金的资金已经准备好了约合人民币三个亿,要是真的遇到了好东西之后,腾挪一下短时间内拿出五个亿还是没问题的。

    这笔资金算成美元大概也就是一个亿,就再算多也多不了多少,肯定是不可能超过1。1亿美元,而要用这些钱去苏联尽可能多的淘到宝贝。那就要看杨辉的能力了,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到想要的东西,这第一点已经是杨辉做了诸多布局,只要翻过年杨辉就可以进入到淘宝副本中。

    。。。。。。

    “好,这应该是最后几次地面滑跑试飞了,算算时间大概也就再有半个月就要首飞了,我们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保证首飞的顺利完成,到时候我们大家都可以过一个安心年。”

    看着一架被编号为17001的试飞机地面滑跑完成,并被技术人员拖到一边去采集数据之后,心里总是感觉那么的踏实。特别是远处正在准备起飞的那架改装后的YZ…1验证机,就更是给了所有人无比的信心。

    这次被定为01号机首飞试飞员的是一位新的试飞员,年龄不大也就是三十岁出头而已,而这位试飞员也是西南科工特意要求的。要的就是那种有极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人才,飞行时间不用过长,有临机应变能力就够了。

    之所以现在要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JF…17首飞的风险几乎是非常小了,大部分都有YZ…1上面实践过,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使用新一代试飞员。

    另一方面就不一样了。这可是西南科工特意培养着准备后续歼18首飞的存在,为了歼18的首飞试飞员足够优秀,现在的JF…17试飞员已经有了三位统一水准的试飞员,他们会一起被培养下去,为歼18首飞做准备。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JF…17也算是为歼18做各种技术验证,从气动到配套人才培养,全部都是这样过来。就好像上一位面的枭龙之于歼20之间的关系,通过前者来部分验证后者的一些高风险技术,为后者的研制降低风险。

    同样还可以做到用后者的一些跨代优势强化前者,正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杨总,你就放心吧,我们已经在YZ…1上面都有至少上百小时的操作经验,完成这次首飞工作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到时候一定能够把飞机安全飞回来,将订单全部都抓到手中。”

    一位试飞员能考虑到这里,动不动就把订单挂在嘴边,这也算是做到极致。这种试飞员肯定是应该成为西南科工的首席专用试飞员才行,不过前提是他的技术要足够好。

    “能有这样的信心自然是最好,这时候我也不妨告诉你:到时候肯定不止参与研制的三个国外参观队伍前来观看首飞,这次应该还有另外一些国家对我们的战机有兴趣,到时候首飞的成功与否将占据很大的影响因素。

    对于前不久谢连发说的还有几个国家对JF…17感兴趣的问题,杨辉也不是没有去打听过,但那家伙居然故作神秘,不仅在他那里是打听不到任何的消息,就连中航政开公司的其它人也绝口不提这事,甚至有的就压根而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对此,杨辉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默默地等着时间来揭开谜底,到底还有哪个国家要对JF…17有兴趣,这可是让人想破了脑袋都没能想出来。

    。。。。。。。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靠近首飞节点,整个西南科工在洋溢着喜庆气氛的同时也紧张了起来,用于首飞的01号机被不断地重复着检查,原本要装上铁鸟试验台用于地面静力破坏试验的02号机也暂时没有装上去,在走下总装线的第一时间就被拖出去进行了地面滑跑试验。

    这架02号机是要作为备份机的,万一首飞当日的01号机出现什么状况,02号机就会马上补上去,一定要在当天完成首飞工作,绝对不允许推后和其它的任何差池。

 第五百六十九章:都是不大靠谱啊!

    首飞工作确实是一种相当刺激的活儿,特别是现在这种地面静力试验还不是太完整的情况下,这种活儿就显得更加的有意思。

    “放心,这次的02号机虽然没有按照计划做地面静力测试,而是被拉出来当做首飞的备份机,但这并不表明我们战机的结构设计会有问题,有了之前YZ…1的试飞数据摆在那里,其实就算我们取消闪电的地面静力测试也无所,之所以这次要坚持把测试进行下去,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把所有的流程走完而已。”

    于总师好歹也是经手过JF…17项目的总师,这个时候显得也是相当的自信,对于杨辉心里所担心的那些问题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解释两句之后就在一边不多说话,看着在跑道起飞点做最后检查的01号试飞机。

    同样是继承了西南科工之前的战机涂装方案,黄底绿边框的设计已经是整个西南科工的标准试飞机涂装,甚至正在172厂总装中的MPC…75第一架原型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用上这种风格的涂装。

    这次的JF…17已经是最大范围的还原了上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