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是说MPC…75客机不管从哪里看,都要比麦道90客机靠谱多了?我想说,这个项目在之前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能够走到现在这个程度,本身已经说明了该项目的巨大潜力,我们现在没有理由不支持它一把。所以我宣布,这次的藏区民航开发项目中,将采用MPC…75作为主力干线飞机。”

    这才说了几句话啊,刚才都还说好了MPC…75和MD…90客机两款飞机都不错,暂时还不会决定使用哪款飞机,怎么才三言两句,就直接把结果定了下来,这简直就是。。。。。。

    “总。。。总理,这就把项目定下来了?我们现在光听MPC…75这边说,魔都厂那边都没有陈述一下麦道90项目的机会,我们还是该给他们那边一个机会,要不,再缓一缓好了。”

    小小的一个民航总局局长居然敢公然在会议中质疑总理的决定,别的不说,至少现在总理的脸都黑了不止一点儿。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总理在思考了一番之后,还真的就勉强同意了给魔都那边一个机会,又把刚定下来的事给暂时搁下来。

 第六百六十八章:不修路也致富

    对于民航总局这种行为,以及后续总理的反应,会议室里面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明智地选择了不予评价,明显能猜到这里面是有些其它的隐情。

    而对于这种要让魔都厂来帝都参与会议的行为,现在也就只有杨辉表示还挺期待,马上就要开始实行计划了,魔都厂若是没有在场的话,那不就得要少了很多乐趣吗?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

    “这也好,让魔都厂那边一起过来说道说道,我们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这次大家若是能够说开了,说不定就皆大欢喜也犹未可知。其实我们这最多也算就是无需竞争,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沟通,这次我们沟通沟通,把问题解决了就好。”

    杨辉是笑着表示大度的样子,他现在这样说,那都是有深意滴。。。。。。。

    虽然不明白为啥杨辉突然间口风就变了,但唐昌红还是选择了不多说话,之前在招待所说的那句“用脑子解决问题”,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非常清楚,说不定这就是什么战术。

    “关于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问题先放一边,那我们现在就把关于次一级的小支线客机定下来,最后我们是采用运七100改进型、还是运12的改进型,现在都听听对支线客机的具体要求,而最后的决定则会更多的考虑到联航意见。”

    联航作为有空军背景的一家廉价航空公司,在藏区的航空运输中是绝对的经验丰富,毕竟在此之前的藏区航空运输都是军队占据更多的主导,正儿八经的民航公司还真就没有在藏区飞过几回。

    而要考虑联航的意见,那肯定就得要先听听联航要说些什么。

    “关于对藏区支线客机的需求,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飞机必须要客货两运,由于藏区的公路交通并不是太好,所以我们的支线客机也要考虑到一定的货运能力,至于载客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和对以后的估计,载客量在二十到三十五座就差不多了,而航程则要能够超过1200。”

    听了这样的要求,不管是运七这边的总师,还是运12的总师,对此都是一筹莫展。

    运七系列的飞机确实不错,你要说运输货物肯定也是有优势的,毕竟在此之前它就是一款运输机,是绝对有考虑到运输货物的需要,但这二十到三十五人的载客数量,就明显让人有些尴尬了,运七的载客能力通常都是在五十到七十这一级别,这明显就是运力富余!

    如果说运七要考虑的是运力的富余,那么运12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那小小的机身中,塞进二十多人的同时还要能运输货物,这样的要求也真的是太为难人了,本质来说这运12的定位应该算是比支线客机更低一级的通航小飞机而已,尺寸、气动布局都严重的限制了它往大的发展。

    所以,在听到这样的要求,运12的总师在纠结了很久之后,终究还是拿不出可行的改进方案,最后也只能是一声颓然的叹息。

    “哎!这样的要求我们的运12是肯定达不到的,我们的尺寸限制了它没法发展成支线客机这一级别,这次的任务还是看运7怎么改进吧!”

    完全令人没有想到,冰城方面直接就放弃了这次的项目,这让运7的总设计师在为不解的同时感觉亚历山大,莫说运12了,这运7也很难满足要求啊。

    皱着眉头,就将运7的难处娓娓道来:“运七是一款载客量五十到七十人飞机,用来执飞二十到三十五人一趟的航线,运力会有很大的浪费,至于说运输货物,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运七本来就是干这行。”

    运7、运12都很难满足需求,这让联航也感觉有些棘手,他们在此之前也确实是飞的运七飞机,知道这款飞机的体量是什么级别。

    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突然是想起了什么:“运七的确载客量有些太多了,但我们可以设计成客货混装飞机吧!是那种真正的客货混装,前段机舱载人、后段装货,这样的飞机我相信可以在藏区大有作为。运七的尺寸很大,在运输大件物品的时候会很有优势,这一点是其它的支线小客机所不能比拟的。”

    某些情况下,一码能合众人身,比如许多生产厂家只需大量生产并销售某种单一产品即可满足广泛的目标群体,但毕竟众口难调,无法尽如人意,总会有某些特定需求无法得以满足。

    民航领域同样如此,各家航空公司使用飞机的目的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是受到经济学基本性质的驱动,飞机制造商往往趋向于提供能够满足大多数客户需求的同质产品。

    但问题是,现在的运七支线客机本来市场口碑就不怎么好,能够有藏区的交通运输需要这样的一款改进型飞机,这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大订单了,估计藏区的采购需求应该也不会低于十架,这有总比没有好嘛。

    当然,需要运七客货混装飞机的肯定也不止藏区,在其它的边远地区同样也有需要,就比如联航的市场调研、统计处主任所说的。

    “这个方案我看行得通,飞机的前半部分运人,后半部分运货物,这至少提供了一种可以接受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解决方案,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岛民航市场,那边同样也不通铁路、海运则太慢,不管是人的出行还是物品运输采用,运七客货两运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杨辉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联航那边同样也是清楚的知道。

    市场调研处说了话之后,另外的一位又接着“没错,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岛运输工作我们现在也在使用运七执飞,但每次都很难座满,哪怕有一半的人都很不错了。所以我们只能每周执飞一次,但这样一来,航空运输的最大优点:时效性也就不存在了,甚至它还比不过海运的小渡轮。现在的运七客货两运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至少它可以有效的利用起部分的剩余运力,不管是藏区、海岛都需要采购大量的生活必须品,同样也需要把当地的特产物资运输出去销售,这就需要飞机有一定的货运能力。”

    从大城市运输到偏远地区,生活必须品确实有需要,偏远地区的特产若是能够运输出去,同样也价值不菲。

    偏远地区之所以偏远、经济不行,沿路没有其他的城市,陆运、铁路都很难收回投资,这样就让修路的成本变得太高,而点对点的航空运输就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通了交通,致富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这样才会持续地带动民航业一起良性发展。

    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总理也敏锐地感觉到这项目可行。

    “我看不错,而且我也知道运七这种涡浆飞机对起降的机场要求不高,这样在偏远地区修建机场的成本也可以接受,同样单次飞行成本也较低,即便是只运货也能够保证不会太亏,这样的一款飞机若是在技术上可行就立项吧!政府可以给你们支持。”

 第六百六十九章:绝不妥协

    “技术上完全可行,刚好我们正准备对运七进行一次更大的改进,使其在运七100的基础上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内部代号“新舟”工程,现在的高原起降要求我们可以直接加到新舟的技术任务书里面。至于客货两用的设计要求,只要是一款成熟的客机,它都可以改装成这种运载方案,新舟也是如此。”

    杨辉则是在一边想着什么,还记得上一位面的新舟系列飞机并没有高原起降能力,现在增加了新的需求,或许也会是个路子犹未可知。

    涡浆飞机具备高原起降能力并不是什么问题,在此之前甚至活塞动力的飞机就能具备这种能力,共和国建国后的进藏部队就有空军的运输机进行了小幅度的紧急补给,那个时候共和国还是清一色的活塞运输机勒。

    现在,用性能比活塞发动机好上了不知道多少的涡浆发动机,实现高原起降就更不是问题,上一位面共和国的运七虽然没有高原起降能力,但共和国有另外一款具备高原起降能力的涡浆小飞机:运12E。

    没错,就是运12客机,上一位面它的改进型就实现了高原起降,在共和国的云贵高原、甚至国外的一些其他的高原地区都有使用,表现也非常的不错,它虽然和现在的运七没有关系,但至少充分地证明了涡浆飞机是可以实现高原起降的,主要就在于发动机供应商是不是为此优化了参数、性能。

    总设计师说了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政府也愿意给一定的支持,但归根结底,还需要杨辉给个准话。

    “既然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市场,那就立项开展研发工作吧,运七是一款好飞机,之前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把名声搞得不怎么好,我们现在就不说那么多,我相信改头换面后的新舟客机可以顺利地打开市场。”

    杨辉现在没有任何的理由反对新舟项目,且不说该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一款优秀的涡浆客货混装机,光是考虑到这款飞机是完善藏区航线的必须,这个项目就必须要走下去,不然MPC…75的高原航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拿下来项目,政府也愿意进行部分的资助,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

    。。。。。。。

    走出会议室返回下榻招待所的时候,一路同行的冰城飞机厂运12总师的兴致明显不太高,这引起了杨辉的一阵思考,随后便同运七、MPC…75两款飞机的总师商量一番。

    在得到了两位总师的认同之后,这才走到运12飞机总师处:“卢总师,运12是一款好飞机,虽然它没能够拿下这次的项目,但我们联合民航飞机公司商量了之后,觉得以冰城飞机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我们公司分包商的资质要求,所以我们希望冰城飞机厂能够。。。。”

    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况且现在冰城飞机厂近况确实并不怎么样,飞机厂为了生存已经想了各种办法,大名鼎鼎的哈飞路宝就是这个时候搞出来的。

    现在的冰城飞机厂除了可怜的一些运12订单以外,其它的就只剩下直九项目,不过那款直升机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加上共和国军队对直升机还没有太迫切的需求,导致现在的冰城飞机厂成了共和国最苦逼的一家主机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