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九十章:岂能削足适履
“这其实都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你们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之内攻克舰载机起落架的难关,虽然这和闪电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气动设计优秀,还不太需要用到大功率的弹射器有关,所以在技术要求上稍微要宽松一些,但这总归也算是一次零的突破了,万事开头难嘛!”
舰载机的起飞同飞机的气动设计,整体推重比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一款闪电舰载型,使用涡扇10为动力的起飞距离和使用PW…1120为动力的起飞距离肯定大不相同;采用同样的动力设计,主翼为大后掠角的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和小后掠角的飞机在起飞距离上也不尽相同;至于不同起飞重量的飞机之间,它们在起飞距离上的差异就更不用多说。
以上这些是不同型号飞机本身的设计所局限,那么要同样实现舰载弹射起飞,牵引他们的弹射器就需要输出不同的功率,而输出不同功率的弹射器自然对飞机前起落架的设计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次的闪电属于轻型机范畴,而且设计起落架的时候也是按照使用涡扇10发动机的侧板型号来做的要求,所以这次原型机只要能够实现弹射起飞,后续采用豪华版配置的闪电舰载型在进行弹射的时候,其实弹射器是可以功率稍小一些的。
但不管如何,这次闪电舰载型的原型机能够制造出来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仅仅利用国内现在的基础工业,在锻造起落架的时候使用的还是3万吨的水压机,那么等到后续8万吨的水压机建成,到时候的基础工业水平又能够有很大的突破,然后再适度改进一下起落架的设计,为二十吨以上的重型战斗机制造出合格的起落架同样也是水到渠成而已。
而这个时候其实也很少有人会想到共和国未来更大的舰载机,毕竟现在国内连航母的建造都还没有定下来,配套舰载机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谁也不知道。
唯一在此时可以确定的就是,刘副主席这遗憾的话语:“要说这飞机的确是一款好飞机啊!我也听说了巴航和诺斯罗普在你们设计的侧板闪电基础上改进了更加先进的型号,到时候巴西和泰国甚至埃及采购的舰载闪电肯定也是基于新技术的闪电来制造,毕竟那是航母舰载机,肯定是尽最大可能要使用最好的。就是可惜了,我们自己是用不到这么好的舰载机了,这种有技术能制造出飞机来,却没有配套的条件来使用的感觉,其实比我们以前不能制造舰载机的时候更加让人遗憾和心痛。”
作为舰载型闪电战斗机的总设计师,那当然是知道一些国内在航母这方面的规划,之前吴总师也没少被航母论证部门咨询过各种问题,海军最后决定了未来的航母发展路线之后,当然要知会到这里。
现在听刘副主席说到航母的时候,虽然心里面同样也觉得是相当的遗憾,但终归由于事先已经知道了消息,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也还不至于突然接受不了之类的事情。
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感到有些惋惜而已:“这些我都已经知道,既然国家决定了现在还不发展航母,那我们终归是不能又哭又闹嘛!好在我们本身已经有了不少的舰载闪电的订单,而且这次的设计资金大部分也是国外采购国出资,作为这款舰载机的设计师,只要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航母上起飞,在大洋上自由地飞行,那么它不是属于自己祖国海军的也无妨,至少这也算是积累了相关技术。”
吴总师还算是明白人,他一开始就清楚的记得当时国内在这个舰载机项目开始时的态度:国家尽最大可能支援各种资源,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借鸡生蛋来培养设计队伍的项目,舰载闪电发展到这个时候确实很有看点,在研制并服役之后要争一下在世界舰载机中的地位也不是不行。
但舰载闪电虽然优秀,却终归只是一个为中小国家海军的轻型航母量身定做的项目,对于共和国来说则并不是太合适,要真的因为现在能够生产一款优秀的轻型舰载机,国家和军队就不顾既定的军事发展战略去建造一两艘轻型航母,这简直就是削足适履。
舰载机设计师必须要时刻记住的一点就在于,舰载机永远都只是航母的一个配套系统,只有当航母的吨位、体积等要求都定下来之后,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去配套研制舰载机,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不可能颠倒过来,顶多在设计航母的时候稍微考虑一下舰载机的特殊需求而已。
既然这舰载机的总设计师能够想通其中的关节之处,那自然就是最好,刘副主席和海军司令又恋恋不舍的看了看这舰载闪电的原型机,那粗壮的起落架,向上折叠起来的机翼,还有向右边打开并折叠的雷达罩,这就是舰载型闪电折叠到最小尺寸的样子。
在刚才听过了介绍之后,就已经知道这架舰载机在完全折叠的情况下具体尺寸:长13。2米,宽7。2,其它数据和闪电的陆基原型相比也没有改变,但就算只有现在这样的数据,轻型舰队攻击型航母也能够在一次航行中带上二十架左右舰载闪电,对这样的数据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最后还是海军张司令开口,也给舰载机设计队伍留下了悬念:“虽然我们自己的海军用到不这款舰载机,但把这个项目做好之后就锻炼了队伍,吴总师你也大概清楚我们未来的航母吨位的定位,现在你也还挺年轻的,十年之内我们必定要上马自己的舰载机,到时候你说不定还能再操刀一款舰载机设计。所以这就要打起精神,从现在开始就要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准备预研下一款舰载机吧!”
所谓预研下一款舰载机,根据吴总师自己所知道的海军对航母定位,轻型舰载机是不可能了,一款中型或者重型舰载机才是王道,而这种中型或者重型舰载机,现目前也就只有歼18各方面都还比较符合海军的要求。
这方案唯一的缺点就在于歼18设计的时候是一款偏重中低空、亚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设计中很好地贯彻了海空军的各项指标要求,在使用成本和可靠性方面相当不错,执行对地攻击的时候绝对是世界顶级的存在,但要在空战的时候和俄罗斯海军的苏…33、美国现役的F…14和已经立项的超级雄猫,甚至是同法国正在研制中的阵风等战机相比,未来还是很难取得战区制空权啊!
不得不说这些总设计师都是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但就是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歼18在空战任务中的气动劣势呢?或许,是应该和老孙那边沟通一下了。
此时的吴总师还不知道,中航西南已经开始了对四代重型舰载机的预研工作,甚至连军队同样也不清楚中航西南有如此雄心。
第七百九十一章:试运营
中航西南旗下的在研项目还能够有很多的‘精’彩看点,甚至就贵羊航空工业园内的项目都还有不少能拿得出手的项目,但毕竟这一众大佬也都是大忙人,高高兴兴地参加了歼18的首飞之后,接着又参观其它的好几个项目,时间上排的已经是满满当当。。: 。
当目送着飞机拔地而起,这些在共和国位居高位的大佬们终究还是离开了,但就在他们的离开的同时,93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才刚刚开始,这一年同样没有太多重要的项目,但只要愿意关注,那么总还是有很多可以令人‘激’动起来的消息。
仅仅是三月底的时候,从联合客机公司就传来了好消息,首先是英国那边的mPc…75客机适航证已经颁发,虽然随同飞机适航证一起颁发的只有通用公司的cF…34发动机适航证,但这终究还是意味着mPc…75已经拿到了第一张准生证。
捷报传来之后,德国那边同样也忍不住了,毕竟这都是欧洲国家,对于英国所颁发的民航客机适航证含金量¥≦,m。还是相当认可,如此一来,德国的适航证也就如约而至的到手,而有了欧洲两大工业强国所颁发的适航证在手。
中航西南迅速动用起所有的相关力量,直接将各路相关的国内媒体大量的请来报道这一事件,传统媒体的纸质报刊上面则是大版面的头条报道,其它的什aV台,一样也是在公关部‘门’挥动着各种关系和金钱开路之后,再加上稍微透‘露’一些之前总理对mPc…75项目的重视。
于是,纸质媒体上首先在最显眼的第一版上面刊印了大大的《中德合作研发大型民用喷气式客机取得重大进展,欧洲多国允许投入运营》之类的标题,再配合着mPc…75客机的照片为底,还别说,采用了双发翼吊发动机的mPc…75只要选好了拍摄的角度,照片就总是能给人这就一款和‘波’音737一个级别的飞机,于是在突然间各种宣传轰炸下的民众们热情高涨。
再往后则是按照杨辉的指示,又拉出了之前的运十项目来,一番各种催人泪下的回忆之后,就比如什么‘对共和国大型民航客机总设计师马风山的专访’什么的,期间重点打了各种悲情牌,以传奇总师的角度对共和国民航客机史展开了回忆和分析,而这中间自然还是夹杂了不少的‘私’货,毕竟这是为mPc…75造势而打的悲情牌嘛!
这其中则历数运十各种生不逢时,又隐晦地提到了麦道82项目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运十的巨大的冲击,甚至还给爆料出了所谓的美国‘波’音公司专家的评论:“这运十就是一款‘性’能不输‘波’音707的大型客机,要是项目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中国的民航飞机制造业就是和空客公司同一时间起步,现在已经早就能够发展壮大了。”
到最后则重点介绍了mPc…75项目的来龙去脉,通过对设立在共和国的第一条mPc…75的生产线、制造的多架原型机,有效地向外面透‘露’出mPc…75是一款以我为主,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所开发的先进民航客机,然后又拿出近700架的订单做了一番炫耀,最终就是要表明共和国民航工业的未来在西北。
aV在每天晚上七点的电视连续剧《新闻快。播》中‘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对项目进行宣传介绍之后,那边民航总局算是明白了。拿到英国和德国适航证的mPc…75已经是无限接近成功,之前虽然同联合客机公司说的是只要能拿到法国的适航证,这边国内就给颁发适航证的事情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肯定也不能算数,毕竟此时的共和国因为法国对弯弯出售幻影2000的事情都闹的直接驱逐法国领事馆了,民航总局再傻也不会去提法国这茬。
于是就在mPc…75获得了英德两国的适航证不到两天时间,93年4月3日,民航总局也接着颁发了mPc…75的适航证书,还不仅如此,为了弥补之前民航总局因为慢了一拍而给人们造成的糟糕印象,随着mPc…75适航证一起颁发的还有cG…2000发动机的适航证,这倒是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收获。
有了中英德三国的适航证傍身,mPc…75一下就风光了起来,随后联合客机公司也开始在世界各国申请适航证,而显然中英德三国的影响力还算是很不错的,一些同这三国签订合约承认对方所颁发适航证的国家则是直接就顺利的又发出了自己的适航证。
总体来说,在这第一‘波’适航证颁发的热‘潮’中,以中英德三国为首的共计五十多个国家都向mP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