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次修改中对燃烧室进行了修改,用了分区分压供油、直流式喷油杆技术,修改后的涡喷七相对原型涡喷7,有效减轻了70公斤重量、长度缩短了560毫米。

    这些新的技术完全是可以运用到涡喷13;虽然对推力增加不大,但是缩短560毫米、70公斤重量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这个运用涡喷7乙技术改进方案,在后世的涡喷13改进中也是的的确确有的。所以现在提出来采用也不是什么大的技术难题。

    由于现在基地在生产着涡喷7乙,众人自然对这款发动机比较了解。,就连对发动机不是太专业的于总师也对杨辉提出的这个方案叫绝。

    “好,这个改进方案实在是妙,就这缩短的560毫米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多做很多文章了,更不要说节约下来的的重量了。”

    “继续说下去,你说的这个方案可以。”白所长越来越对杨辉后续的改进方案好奇了。

    说完了两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改进方案后,杨辉开始说后续的两个改进方案,这后面的两个方案改起来就比较费力气了,这两个方案需要砸钱、以及玩命的做研究了。

    “还有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将涡喷13的环管燃烧室改为环型燃烧室。”

    环管改环形,这个改进方案实际上对发动机推力影响是不太大的,但是这个环形燃烧室却又先进发动机所必需的。

    形燃烧室是有着较先进的结构,有燃烧好、温度均匀、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但是对提高推力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一项改进措施让白所长不太明白了。

    “改燃烧室,好像对提高推力没有多大的帮助吧?我们有必要在这款发动机上面这样改?”

    两个问题,问得好可爱,杨辉心里就一句话:所长啊,你不要这么老实啊,对推力增加不大,但是这个技术是以后必须掌握的,现在有机会你难不成还要替外方节约资金不成?

    心里这样想着,杨辉嘴里自然就要说出来了,这必须要改造所长的“落后思想”。

    “现在我们要称外方有投资的机会,就必须把这个技术解决了,这个环形燃烧室是我们迟早要做的啊。”

    ‘尼玛,这……’

    现在83年还没这词,但是没有任何词汇能够比这词更能直接的表达出所长一众人的内心。

    “杨辉你说我们,这……这样做……真的好”

    尽管刚开始所长对杨辉这个行为很是不屑,但是一细想,所长就越来越不淡定了。杨辉这个借鸡生蛋的计划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作为一个没钱做研发的科研所的所长,对于这个想法简直是欲罢不能。

    还在纠结这样好不好,杨辉当下就是一通大道理下来。

    “所长啊,我们怎么就坑了外方了,我们的环形燃烧室一但做出来,那妥妥的就是将新发动机性能又提高一个级别了。这可是一点也不带作假的,现在国际上就流行这个环形燃烧室。我们没有东西,外方恐怕不会对我们这个项目看好啊。”

    又提到沙特,又是时髦、流行。还能说什么,大家也只需要一个借口而以,至于靠不靠谱,这个管它靠不靠谱,咱要的只是一个借口。

    有了借口自然大家都是顺水推舟了,这个新机型的确是需要改进燃烧室了。都选择性忘记改燃烧室对推力提升不大这一点,赞同的说道。

    “好,我看这个措施可以有。”

    “什么叫可以有?这个是必须要有”

    ……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提议接受了,杨辉顿时就放下心来,这下就对了嘛!我们就是要紧跟国际潮流,这不仅仅是技术上要跟上,咱们思想上也要跟上那帮资本主义的航空器制造商,做到心黑手狠。

    白所长认同了杨辉说的这个新的借鸡生蛋的计划,但是对于杨辉现在所提出的几项改进计划想来。

    最多可以将新机的推力提升到6。8吨就算是顶天了,要想达到最低7吨甚至更大推力,这款发动机明显是不够的。

    “好了,你就赶快说你最后的一个发动机改进项目吧,我们听听你是怎么打算的。”

    说到最后一个项目杨辉终于要亮出最后一个杀手锏了,这个改进措施不仅能提升推力,最主要的是将会对整个基地研究所的科研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当然也是一个考验。

    “没错,光是前面的改进是绝对不能提升到足够推力的,因此我们现在就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涡喷上面了。”

    不把目光放在涡喷上面,那自然就是涡扇了,但是把涡喷13改成涡扇,这个想想就觉得好像太有挑战性了。

    黎阳的刘厂子率先说话,尽管他已经打算快点跳出黎阳这个“大坑”,但是对于杨辉现在说的这个提议,他还是感到一阵眩晕。

    “你说改成涡扇,你以为航空发动机是面粉团啊!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涡喷和涡扇的技术跨越你知道吗?”

    其他的人对刘厂长虽不太赞同,但是对于改涡扇这一点依然是感到太麻烦了。

    “怎么个改达,你说来听听,我相信你对这个建议有自己的考虑。”

    说完话,白所长就看着杨辉,准备仔细听杨辉的想法,看看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第一百零二章:最靠谱的一套方案

    “涡扇发动机并不是多高端的发动机,只是我们研制的路线有问题罢了,涡扇发动机也有简单困难之分的,这些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我现在要提出的方案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设计,我们通过这一次简单的设计摸清涡扇发动机的门路,那就是我们这次发动机上面最大的收获了。”

    开头杨辉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方案,反而是先谈这个涡扇的研发的难度和研发的必要性,只有重新将这些阐述一遍,才能给大家先暂时吃上一颗定心丸,才能听杨辉把他的方案说完。

    而众人的反应也确实平静下来了,这就等着杨辉说出他的最后的涡扇修改方案。

    “我们明白涡扇发动机推力的增加是和内外函道之比呈正比关系,那我们计算一下这款新机所需要增加的推力是多少,我们按照最大7。2吨推力来计算,就需要在增加0。4吨的推力。要实现我们这0。4吨的推力增加,内外函道比不用太大,最多0。3—0。4左右。”

    听到这0。3—0。4左右的函道比,大家对这个还是不太明白,函道比这个东西只能是说明内外函道的气流之比,航道比越大增推就越强。函道比在小也都是涡扇,整个技术都是一些难难点啊,哪里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么多人中也就杨辉、白所长、谢连发是专门搞发动机的,其他的人对发动机也都是对基地在使用的涡喷发动机大致明白一些而已。涡扇发动机倒是知道原理,但是深入进去还真的就是抓瞎了,那个年代信息不像后世那样畅通,国内又痴迷于涡喷,自然对涡扇就不太了解。

    做发动机的白所长却是能听得懂,但是他现在不打算打断杨辉,让杨辉继续讲,也许按照杨辉的这个想法来做,还真的可能让基地发动机制造率先进去入涡扇时代。

    嘴上不说话但是他的行为却是明白无误的表示对杨辉的支持,看的大家多盯着自己,想听听自己的意见,白所长只是肯定的点点头。

    大家又稳定下来,杨辉接着说:“0。3的小函道比在研发制造上面将会简单许多,最重要就在于我们可以把风扇直径有效的控制下来。”

    控制风扇直径有什么好处?好处大着了:直径控制下来,风扇叶片就可以做的短一些,叶片短一些那就是大好事了。首先在制造上就将会简单多了,这样是比较适合现在基地的制造水平,成品率也会高一些,这样造价同样就可以降低下来。

    控制直径还有什么好处?有,风扇直径控制下来那么发动机整机的直径也就控制下来了,这对于新机来说绝对是必要的。因为新机的后机身是不打算做较大的修改的,后机身不做大的修改那么对发动机的直径当然是不能增加的太多了。

    接着控制了风扇直径这一点来说,杨辉继续阐述小涵道比的好处。

    “我们采用小涵道比的设计还可以适当的保留新发动机的高空性能,涡扇发动机之所以在高空的使用性能不如涡喷就是在于风扇在高空能吸入的空气减少,导致风扇效率下降函道比越大效率降低的越快。但是涡喷就不会,所以我们取比较小的函道比,那么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的飞行性性能就会比较靠近涡喷。”

    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会比大函道比的性能优良,这是公认的。后世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为了照顾到高空性能就采用了小涵道比设计,代价自然就是耗油了。

    还有更甚的前苏联一代名机MIG31截击机,使用的发动机是涡轮风扇发动机,按理说是不能飞到三万米高空的,更不要说是以三倍音速进行冲刺。但是使用的D30F6涡轮风扇发动机就做到了,原因还是因为这家伙装了两台小涵道比的涡扇。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新机采用小涵道比涡扇的另一个原因了,新机说到底还是从歼七这款注重高空高速性能的二代机发展出来的,加之新机最主要的作用是训练二代机。那么保留新机的高空高速性能就显得必要了。

    虽然杨辉知道注重低空格斗性能的三代机才是之后的主流,但是现在训练歼七才是主要的,不然你训练出低空狗斗技能优良的三代机飞行员,去开二代机,这就是必死无疑。二代机的低空低速性能之低,看看当年南海撞机事件中的王伟烈士就明白了,那就是典型的二代机去做低速飞行动作。

    (ps这几仅仅只是分析二代机的低速性能,绝对没有对王伟烈士的不敬,他是永垂不朽的大家要铭记,到了那一天不要只记得张国荣死了,每年的同一天也是王伟烈士的祭日。)

    为了训练二代机飞行员保留新教练机高空性能是绝对有必要的,杨辉继续阐述采用涡扇的各种好处。

    “我们如果做出这款小涵道比的涡扇,到时候在多采用一些钛合金材料,那么我们新机的推重比达到7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目前想要把涡喷13推力增加到新机所需要的推力,我们只用采用小涵道比涡扇是比较现实的,这就考验的是我们的设计能力的时候。不过这对制造能力、材料性能的依赖不会太大。”

    最后说的制造能力,材料性能这下算是彻底打消了大家想别的办法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想法,就国内的现状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结构设计吧,不要想什么其它的门路了。

    杨辉把自己要说的都说完了,改进的四个方面也说了,虽然最后一个该涡扇技术风险大,但是收获也绝对是大的,一旦突破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那么整个基地都可以盘活了,这就是一款优秀的发动机的神奇魔力,说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毫不为过。

    听杨辉这个小年轻说了这么多,现在该是听听白所长的点评了,毕竟这么大的事还是老科研人员来说一下心里踏实些,这就是年轻的劣势,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话是深入人心的。杨辉现在二十岁出头的生理年纪摆在那里在,没办法。

    都看着白所长,但是现在白所长还在思考杨辉说的这个增推方案,良久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