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谢家明楞了一下,心想,这是怎么了?
怎么才不过半天时间,好像一下子大家都在玩《求生》了。
而今天早上来到公司,连公司里碰到几个同事也都在玩,一下子这种感觉从网络世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就连当初《永恒之战》也没有这样的加热速度。
……
这种感觉绝不仅仅是谢家明一家之念,互联网上的人们,玩家,商家,媒体,第三方同样也是,这几天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求生》这股飓风迅速形成,壮大,然后肆掠整个社交网络。
这种井喷式的爆发,就像摆渡指数上关于“求生”这个关键词的上升的那条曲线。
8月14号之前,青鱼网络没有做任何推广,所有关于《求生》的讨论仅仅是来自于那场发布会后玩家们的猜想,维持在一个小范围之内,甚至他们都不笃定是否青鱼网络真的有这么一款游戏正在开发之中。
摆渡指数从6月21号开始有数据,在那一周之内上升并达到278的峰值,然后曲线慢慢下降,直到8月14号之前,搜索热度不足50,几乎是一条平稳的直线。
8月14,这条向前运行的直线突然之间像是撞到了一面墙一样开始攀升,直接就从43跳到了1。5万,15号达到2。4万,16号4。2万,到现在马上就要超过10万,不过才用了五天时间。
而同期“永恒之战”维持在11万到15万之间浮动,“地下城勇士”则是9万到12。5万,“超越火线”是8万多。
《求生》这款的很多人看来是异类的游戏,以一种异类的方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甚至它的提及已经不仅限于《永恒之战》的玩家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很多并不玩one的人,也去下载了一个FG平台,然后开始他们的生存之旅。
……
国内的主流媒体还没有动静,不是说关于《求生》没有新闻,这两天关于这款游戏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
“青鱼网络新游《求生》,这家公司的传奇在继续。”
“掀起生存热潮,《求生》火爆社交网络。”
“还没玩过这款游戏?那你真的out了。”
“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在讨论这款游戏。”
“各位观众,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下8月份最火的游戏《求生》,没有之一。”
都是一些诸如此类的报道,介绍一下求生这款游戏有多火,或者一些基础操作玩法,但暂时还没有更深度的评测出现。
这种类型的游戏不说国内,连国外好像也没见到过,2D废土风格的生存+建造类游戏,他们也在想,应该如何去评测呢。
这种感觉对他们而言就像是Pasca专门跟国内游戏评测人过不去一样,用他们习惯的RPG游戏或者FPS或者其他见过的游戏类型的评测方式去写吗?说《求生》是一款单机游戏吧,确实到目前位置只能一个人玩,但又有网络排行榜这样的交互元素,而且看起来还很重要,如此让玩家沉迷。
甚至“沙盒游戏”这个词现在都并未普及开来。
……
这款游戏有多火玩家们自己能够感受得到。
在电子游戏论坛,第一时间开设了《求生》讨论专区,很快每日新增帖数便已经超过7000。
玩家们交流游戏攻略,技巧,成绩攀比,还有皮肤炫耀。
在游戏上线的第二天,一个名叫【StrongLive】的玩家成为了全平台第一个拿满6个“废土游侠”套装部件的人,他并没有自己到论坛发帖,而是在《永恒之战》里换上了整整一套崭新的“废土游侠”被对手截图然后上传到论坛。
那是一场普通比赛,还没有踏入永恒战场,在选取英雄的界面,当他确定选择了厄客,然后英雄出现在永恒战场中的时候,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都已经把持不住了。
“兄弟,你这个是废土游侠吗,一整套!??”
“怎么拿的?这个皮肤。”
“是一整套!”
StrongLive打字道:“嗯,刚刚打出来的。”
“你的求生活了多少天了?”
“九十天。”
“我的天!”
“你怎么做到的?”
“牛逼……”
“代练吗?兄弟。”
“加个好友。”
当时实际上他的存活时间已经达到89天,换算成现实时间也就是连续肝了超过11个小时,这还只是那一把,鬼知道他之前已经挂了多少次,花了多少时间。
其实他完成六个成就后第一时间就想去睡觉的,但谁能按捺得住立刻到《永恒之战》中去装一波逼的诱惑。
于是他又打开了《永恒之战》,竞技比赛是不会去打了,现在这种状态铁定掉分,而且搞不好被别人选了厄客怎么办,就只打了一场随机匹配。
一拿出厄客,看着队友和对手们的反应,StrongLive满足了。
他还不知道进入游戏之前,就已经有对手将游戏截图,然后发到电子游戏论坛永恒之战专区去了,是发到求生专区还是永恒之战专区他还犹豫了一下。
《求鉴定,这是不是第一个拿到全套废土游侠套装的人?》
如果StrongLive逛游戏论坛的话,这篇帖子会让他乐开花的,很快便起了两百多楼,跟帖清一色的全是赞叹羡慕嫉妒和膜拜。
当然这篇帖子也很快被转到求生专区。
StrongLive并不是当时排行榜的第一名,实际上他只是第十三名,只是套装成就并不完全和生存时间划等号。
……
还有更多的社交平台,像摆渡贴吧,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交流社区,求生吧从8月14号创建到8月19号,全吧主题帖数已经达到2万,而回复跟帖超过8万。
有玩家申请了“吧主”这一职务,然后他每天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删帖。
五天时间,求生代练,代打永恒之战的皮肤已经做起来了,平台官方集市上,现在求购整套废土游侠的玩家有超过3万人,却只有不到1000个玩家在寄售,而且绝大多数都只是解锁难度最低成就“存活22”天对应的盔甲,那件飞行夹克。
最难的撬胎棍一个都没看到,更别说寄售完整一套的了。
目前最高的求购一整套的玩家价格是15000元。
而掏宝的代练只要1000元,承诺3天时间内交单,解锁六个成就。
他们请发帖团队,或者自动发贴机之类的,开始在国内各大论坛打广告,像摆渡贴吧这种门槛低,监控力度低的社区当然是重灾区。
像中国目前娱乐性最强的社区狗扑网,甚至开始有一些《求生》的恶搞内容出现。
或者实名制社区校内网上,这个学生用户超级多的SNS社区,你发现你不提两句求生,或者日志里不写一下求生心得,相册里不上传两张求生成绩截图,或者心情里不更新两句“求生好难啊……”、“我觉得自己就像威尔逊先生一样孤独……”之类的,你都不太好意思跟人交流。
正文 第218章 美国传回来的新闻
你决定是否要去玩一款游戏会有那些标准呢?
市场宣传,开发商口碑,自己口味,传播热度,媒体舆论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还有游戏评测报告,可能来自普通玩家,也可能是商业媒体。
娱乐行业里,只要市场大了,用户多了,他们开始有从一大堆产品中寻找优秀作品的需求,因为每年涌现出那么多音乐电影和游戏,我们时间又有限,每一个都要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判断,那真的是太麻烦了,于是产生了看评测的需求,各种评论人也慢慢出现了。
这些乐评人,影评人,游戏评测人们从最开始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读后、听后、观后、玩后感,到现在成为一个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成熟一环,其实其到的是为用户指路这样一个作用。
这和掏宝的那些评价是一样的功能,在这个生人社会寻路的路标。
那些优秀的民间或者公司的评测人,成了玩家大众们的意见领袖,他们的意见,给出的评价很多时候是玩家们的重要参考标准,甚至直接决定好些人会不会去玩。
对游戏,对游戏公司,他们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单机游戏来说,因为要面对是否花钱的抉择。
假如有一款苦心研发数载,宣传也到位的游戏上市,玩家们一搜,一看,几家媒体,大多数高端玩家给出了不及格的评价甚至逮住游戏中的缺点不放,放大来批判一番,很多人估计也就打消了购买的念头了吧。
《求生》虽然免费,很多玩家也玩了,同样也在等着各篇更深入评论的出炉。
虽然现在很多玩家也在论坛抒发了自己的游戏体验,但这种类型的游戏对玩家们的冲击是难言的,他们为生存奋斗,为超越好友拼搏,一次又一次地走出防空洞,步入到空无一人充满危机的钢铁森林里,但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款游戏为什么如此让人沉迷。
它到底好玩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这么火?他们在等着那些高端玩家和专业媒体来告诉他们。
国内的媒体们也同样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求生》这几天在游戏圈和社交网络引发的风暴显而易见,这种蹿火的速度前所未闻,而这并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单机大作,技术上和那些国外厂商的3A作品相差甚远,看起来就算国内应该也有不少公司能完成。
但它就是这么火,虽然肯定《永恒之战》的联动在这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asca和青鱼网络的名头也是原因,但游戏本身呢,应该是一种叫做“沙盒类”的游戏类型,这个术语直到2000年以后才确立。
在他们还在冥思苦想无法下笔的时候,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媒体IGN却更早发出了声音。
并不是官方的评测,青鱼网络并没有送评,北美市场也还没有开拓,而是在他们游戏评测编辑罗伊·琼斯(Roy·Jones)自行在其推特帐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求生》的评测报告,完全是非商业行为。
本身FG平台就没有区域限制,全世界玩家都可以连接,甚至在之前玩家们在《永恒之战》中也偶尔会碰到几个说着不同语言的玩家,不一定是英文。当然因为服务器在中国,哪怕再怎么加速,物理延迟都会摆在那里,但总归还是能用,甚至如果他们有中国的银行卡或者扫付宝账户的话,也能充值开箱,或者像现在这样购买游戏,喜加一。
因为涉猎游戏丰富,评论一针见血极有见地,琼斯本身就是IGN编辑中人气比较高的一位,而且他本身也一直会发一些乱七八糟,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游戏,有些很冷门的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
现在他的推特帐号共有两万多名追随者,而琼斯的文章也迅速被大量转发,传播开去。
这是在之前四月份GameSpot报道了“青鱼杯”和中国一款叫做《永恒之战》的游戏玩家数量飞速增长之后,西方主流游戏媒体第二次提及青鱼网络。
由于推特字数的限制,所以这篇长文用了第三方的图片显示。
在评测报告中,琼斯写到:“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款游戏来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的一款2D冒险游戏,以及他们的开发公司青鱼网络。也许你们对中国的游戏开发没有什么印象,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