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落紫禁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哪。”茶水章知道皇上指的是珍妃。
  光绪情绪非常好,提着案上的统筹书,说这个奏折写得好极了,并说康有为以前也给朝廷上书,连同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上书皇上,都是有着实行新政的陈条。但前几次的奏折全让礼部和军机处的几位大学士和尚书、侍郎们一块拦住,愣把折子给“淹”了。要不是翁同和,他早就看不到这些折子,也就没有这次的统筹全局书了。
  “皇上,奴才给您请茶。”光绪说得挺激动,茶水章却一脸漠然,只顾伺候他喝茶。
  “没听见,我跟你说话呢。”光绪显然有些不高兴。
  “皇上!”茶水章慌忙陪笑,“外头的事儿奴才听不懂。奴才就知道伺候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难道你不是大清国民?”光绪仍沉浸在自己的兴奋之中,居然说起了大道理。
  “奴才就记着,内监不得干预朝政。”
  “朕也没让你干预呀。去去去!”
  “喳。”茶水章一边答应一边侧身退出殿外。
  “等等。”光绪叫住茶水章,望着这位多年前伺候过自己的旧人,心里隐隐生出一种失望,他将他从慈禧那儿要到身边,连升他三级,主要是为自己下一步改革打算。王商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因此才换上他,他对李莲英有种本能的防范,怕他以内廷总管的身分,借慈禧名义给他派来一个眼线之类的人物,那就麻烦了,所以才抢先要了茶水章。他不但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进宫时就在他身边当过差,至少他绝对忠于自己。没想他是个不热不冷的温开水,敬业勤恳却谨小慎微,话很少,句句说得从不出错,但没有多少话儿让人听了觉得贴心。
  “奴才侍候皇上。”茶水章恭敬地站住。
  “算了,你走吧。”光绪烦躁地挥挥手。他本想叫住他,问问他这些年怎么整个人全变了,当初他在这儿当膳食太监,光绪才不过十多岁,那时他性格比现在活泛多了,说话幽默,反应敏捷,而现在像截木头桩,你问他十句话,半天才回你一句。
  茶水章替光绪点了暖房的纱灯,这才离开那儿,一路出了殿叫。眼下是春天,天黑得晚,已经进了酉时,天还没黑透。他站在门边看看天色,心里却想着再过一会儿珍主子该来了。殿外丹墀上二个值夜太监看见他,连忙迎上来向他施礼,“章公公吉祥。”
  “你们别进殿了。”
  “今儿轮我俩给万岁爷‘坐夜儿’。”
  “我替二位坐了。你们回去歇着吧。”茶水章这么一说,那两人自然已不得,连声说谢地走了。因为茶水章说他年纪大了,瞌睡少,常替他们代班,所以小太监们见怪不怪。
  小太监走后,茶水章站在汉白玉砌成的丹墀上,望着四周渐渐暗下的天色,又看一眼东暖阁窗榻上的灯光,不由得深深叹口气,他深知光绪对他不很满意,觉得他不够贴心,不敢跟他说掏心话,不像李莲英和慈禧在一起无话不说。特别皇上烦心时,总想跟他说点儿什么,偏偏他不敢答腔。其实他何尝不想陪皇上说说话。他不是不想,是不能也不敢。他怕皇上说了什么机密,李莲英逼他说:“他说了岂不是对不住皇上,他索性一点儿不知道,对方就拿他没办法了。
  他是万岁爷身边的老人,除了先前的宫监太监王商,这儿没人再比他在宫中当差时间更长,也没人比他更了解光绪。可以说他是看着光绪长大的,一想到这他心里便说不出的感慨。岁月磋跎,一晃许多年过去,十三年前,他离开光绪身边时他才十四岁,如今早已成为堂堂的大男子汉了。
  光绪自小悟性好,心地善良,但性情内向,遇事优柔寡断。他四岁便被接入宫中,长期在生性做强的慈禧身边长大,因此事事处处习惯了听从这位皇爸爸的话。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才非常喜欢生性好强,活泼外向,遇事非常有主见的珍妃。特别最近以来,他受翁同和等人的影响,决心要在朝廷推行新政,而珍妃竭尽全力支持他,因此两人感情越来越深。在珍主子影响下,光绪变得比过去自信,也更有主张,过去难得一笑的脸上时时挂着笑容。
  珍妃对光绪的影响越来越大,本能地引起慈禧的警惕。
  平常百姓家,婆媳之间本来就很难相处,处于权力巅峰的帝王家更不用说了,在这儿,普通人际关系与权力紧紧联系在一起,顿时变得极其复杂和微妙。慈禧本来就不喜欢脾气性格跟她有些相似的珍妃,加上光绪为了珍妃冷落其他宫妃,连她内侄女隆裕皇后也不放在眼里,因此更迁怒于珍主子,认定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与光绪娘儿俩之间的关系相互疏离,甚至围绕着新政的矛盾,她都认为与珍妃分不开,所以光绪跟珍主子越是爱得死去活来,慈禧那边越是心存警惕,不放心光绪,更不放心珍妃。
  他来养心殿这儿当差已经三个月,他一直小心侍候,总算还说得过去。最叫他为难的是珍妃常常晚上偷偷来皇上这儿。按说这也没什么,偏偏由于老佛爷憎恶珍主子,总想在她身上找茬,对这一点非常吃紧。李莲英也常常向他打听这种事儿,不说不好,说更不好。每次问到这种事儿,他都说不知道。但宫中人多口杂,迟早会让其他人知道,向慈禧那边透了音信。那边的人认为他有意不报,这边皇上以为是他通风报信,到头来他两边作蜡事小,说不定在珍主子身上惹出祸来,就不好办了,为了这,他心里替珍妃担心,几次想提醒皇上,话到嘴边又不敢告诉他。光绪总觉得他不贴心,其实他不是不贴心,是不敢贴心,怕自己知道得大多,对万岁爷没好处。就像珍主子这件事,他真要提醒皇上,皇上一气之下不知会闹到谁头上,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此,每次事先得知珍主子要来,他便想方设法将其他人支开,自己一人留在这儿,这样一来值夜的差事自然落到他头上。
  春寒料峭,拂面的晚风紧一阵松一阵,他在白玉栏杆边站了一会儿便冻得浑身微微发颤。他看一眼黑透的天色,估计珍主子该来了,这才轻轻走到殿门边,将门扉虚掩着,然后躲进大殿右侧的值房。果然过了一会儿,一条黑影轻轻走上台阶,一闪身进了东暖阁。他认出那是珍妃。等她进了门,他才悄悄走出值房,远远跟着她身后。等进了大殿才转身将门插上,然后走进皇上住处对面的西暖阁,在门边椅子上坐下,一边抽烟一边瞅着昏黄的油灯发呆。
  宫中规矩很严,皇上晚上要召谁到身边侍寝,都得由内廷钦天监事先登记造册,然后派太监将被召幸的宫妃送到养心殿,所以哪个宫妃一个月内与万岁爷同房几次,册上记得清清楚楚。万岁爷晚上要幸驾那位宫妃的住处,也同样要登记留册。光绪天天离不开珍妃,除了一个月正式召她入宫八,九次,剩下的只得另想法子。那就是万岁爷称自己忙于公务,一个人留在宫中,让珍妃装扮成宫中的太监偷偷溜到这儿,免得其他人闲话。
  珍妃穿一身太监穿的长袍,外罩一件马褂,轻轻挑起厚厚的御寒门帘,像条鱼似地一溜身进了东暖阁。
  “珍儿!”光绪正愁着满肚子话没人说,一见她走进,激动地向她招手,“康有为的统筹全局书出来了,写得好,写得好极了。”珍妃走到书案前,拿起康有为的上书,仔细看了一遍。其实这封上皇帝书已经改了好几次,每次她都认真看过,这是修改稿,不仅陈条清晰,文字流畅,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不等她看完,光绪便扶着她肩膀连声催问她,“怎么样?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
  “确如皇上所说,写得好,看了叫人振奋。”珍妃连连点头,“皇上朱笔圈点得也好,要是真的按这上头所说的办,要不了多少年,大清国一定会强盛起来,那时候洋人再想欺侮咱们就难了。”
  “是呀,这么好的奏折,谁看了都振奋。可偏偏有一些人,说这不合祖制,那不合国情,还特意纠集一帮酸秀才,东拼西凑写许多破玩意儿,对康有为的统筹书逐条加以反驳。说到底就一个意思,祖宗的法典一条也不能动。”光绪一提起瑞王、恭亲王和倭仁便一肚子火,将桌面上厚厚一摞反对新政的奏本使劲一推。
  “哼!他们也不想一想,祖宗的条文大多是二、三百年前定下的,那时候连洋火洋油都没见过,更不用说洋枪洋炮了。现在洋人已经打进家门口了,还抱住祖宗的留下的框框不放,那只有把大清国拱手让给洋人算了。你说说,到底谁不合国情?”珍妃激动地涨红了脸,显得比光绪更气愤,“他们口口声声骂康有为不安好心,依我看他们才不安好心。”
  “对对!珍儿说得对极了。”光绪怎么能不喜欢珍妃,闷在心里一肚子气没人说,她三言两语便切中要害,句句说到他心里。接着他又告诉她,受康有为上书影响,许多官员,包括两湖总督张之洞等一些封疆大吏在内,纷纷上书朝廷,没想主理朝廷部阁大臣们竟敢压下这些奏本不报,要不是翁同和大学士和杨深秀等人即时上报,光绪根本见不到这些支持改革的意见。
  “这叫不像话!皇上广开言路,他们倒好,堵个水泄不通!要是各部各省全学着样儿,您就什么话也听不着了。”珍妃一听这事比光绪还着急,“皇上对这种事决不能手软!”
  “那倒是,只是牵扯六部堂官,法不责众啊。”
  “皇上还没瞧出来?人家是拧着劲儿跟您叫板呐。”
  “你意思是他们串通一气了?”
  “臣妾听翁老师说,那些王公,老臣们近来活动得厉害,成天往太后那边跑,一心想把皇上拱下去呢。”珍妃几乎本能地认为这事儿和慈禧有关。在这点上她与慈禧一样,一旦对方有什么大的动静,她总想到慈禧,正如慈禧听到光绪这边任何不顺心的事,也认定是珍妃的坏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都是强女人,因此天生相克。几乎所有问题,光绪都跟她心往一处想,唯独沾到他的皇爸爸,他总觉得珍妃太偏颇,究竟他是从小在慈禧身边长大,亲情太深的缘故,还是他本能地畏惧对方,一碰到跟慈禧有关的事儿便绕着走。也许两者都有。
  “皇上是不是不信我说的?”珍妃见自己提到慈禧光绪便不说话,心里更替他着急,她坚信一条,如果光绪对慈禧狠不下心。对她抱有过多的奢想,他要想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帝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在朝廷实行新政。这不仅仅因为她和慈禧这种婆媳关系一向不怎么好,或是她们类似的性格令她俩走不到一块,这其中还有一种女人的直觉。
  “新政谁也挡不住,不论是谁,谁顶着谁就回家抱孩子去!”光绪愣了一会儿,终于咬牙切齿地说。
  “皇上真要这样想,那就不能顾及法不责众呀,”珍妃步步逼紧。
  “这……”光绪摸着下巴上一片短短的胡茬,犹豫不定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显然下不了决心。
  “皇上,您身为堂堂一国之君,就得狠下心来,杀一儆百!”
  “难道将礼部六位堂官一律开缺?”
  “依我看没有什么不可!”珍妃觉得他要是迈不开这一步,成日纸上谈兵,那下一步什么事也做不成:“这些人不是成天叫着祖宗大法吗?皇上就以‘堵塞言路,有违祖训’为由,先将这些人撤了,这样不但向天下昭示皇上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