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了啥他也没听见,说了什么意见他也没采纳,还惹了一肚子不高兴。李斯很沮丧地回去了,秦二世也感觉很恼火。隔了没几天,秦二世又和几个美女正在玩,李斯又接到赵高的通报,说皇上闲着,你快来吧,李斯又去了。又是丞相求见,这一回秦二世那个火就更大了,他和美女们玩得正在兴头上,但不得不强忍着把美女放下,然后去见李斯。李斯又是一通劝谏,秦二世是一句话也没吭,听他说完就打发他走了,憋了一肚子怒火。李斯第二次还没进谏成功,他还想再一次进谏。又过了几天,赵高一看又有机会了,秦二世换了几个美女,正在那玩儿。赵高马上通知李斯,李斯又来了。秦二世这一回是彻底火了,说丞相怎么专找我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来?就好像有控测仪,我什么时候闲着他都不来,我什么时候在兴头上他就来,我看丞相是有意识跟我过不去啊,但他还是强压怒火去见了李斯。李斯对内情可是一无所知啊,谁在旁边偷着乐呢?是赵高,赵高在耍他两个呢。一个我不让你玩得高兴,一个我老叫你碰一鼻子灰,赵高在那边扯着两根线,让他俩在这儿掐呢。
'画外音' 赵高为什么要设计陷害李斯?可以说其中的背景并不复杂。李斯原来是秦始皇的丞相,大权在握,而赵高则不同,他在秦始皇手下虽受信任,可他最多是个近臣,还称不上是重臣,地位低,权力和声望都远远不如李斯。沙丘政变之后,虽然赵高已经成为秦二世胡亥最为宠信和倚重的大臣,但赵高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相反,野心日益膨胀的赵高把李斯视为自己政治上再上台阶的绊脚石,所以才会设计陷害李斯。然而赵高想要除掉位居丞相的李斯,取而代之也并非易事,那么接下来他还会使出怎样卑劣的手段呢?
秦二世这一次真的火了,真火跟假火不一样,赵高整天伺侯着秦二世,他知道秦二世是真火了。他一看火候到了,他要怎么办呢?要滴三滴油,火上浇油。这三滴油这么滴的?第一滴油怎么说的呢?他说李斯之所以这样做,是李斯想裂土称王,因为李斯参加了沙丘政变,沙丘政变以后,你当上皇上了,人家还是个丞相,人家光想分一块地,能够称个王,这是李斯的第一个目的,他妄想封王。第二滴油,李斯勾结陈胜。这里边有一件事,就是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秦二世元年)的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的大军有一支就向关中这个地方打过来,往关中打一定要经过三川郡,三川郡的郡守是李斯的长子李由。起义军的队伍声势浩大,三川郡守李由挡不住,结果起义军就打过三川郡,直扑函谷关而来。赵高就向秦二世浇了第二滴油,他说这不是李由打不过起义军,而是他暗中放他们过来的。他为啥放他们过来呢?因为他们是老乡。说李斯是楚国上蔡人,陈胜和吴广都是楚国人,说他们是县挨着县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互相帮个忙,这是第二滴油。第三滴油,李斯身为丞相,在朝中的权力太大了,必须削他的权。讲了这三条,就是三滴油,本来秦二世就一腔怒火,这赵高又滴上三滴油,这火就更旺了,这火一旺,秦二世就决定抓捕李斯,但是抓捕李斯可不容易,李斯不是一般的大臣,是众臣之首,没有根据你没法抓他,他光是打你的兴头,你抓人家就没有道理,那怎么办呢?就查他的儿子李由,用这件事来作为突破口,然后把他们父子两个一块儿抓了,就确定要查李由通贼,这个贼就是陈胜、吴广。
这里我们再简单交待一下在秦始皇死后的秦二世元年,这一年的七月发生的这件事。就是陈胜、吴广带领八百个戌卒被派遣到渔阳去戌边,渔阳就是今天北京的密云。走到安徽大泽乡这个地方,遇到大雨走不成,误了期限。按照秦代的法律“失期当斩”,误了期限就要杀头,这八百人即使再赶到密云也是死,留在那儿不走还是死,反正走和不走都是死。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陈胜、吴广最后决定干脆反了吧,他们就在大泽乡起义了。这就是秦二世元年爆发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来由。起义刚开始只有八百个农民,而且他们装备很差,并没有很大的力量,但是陈胜、吴广的起义恰恰是适应了整个秦帝国子民对秦王朝长期统治的强烈不满,就好像是一颗火星掉到了汽油桶里,一下子就熊熊燃烧起来了。我们经常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个意思。山东六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这个起义军中有两股力量非常值得重视,一个是主体,大起义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最苦的人,所以农民的造反性最强。再就是六国国君的后裔,六国虽被灭了,但是他们的后裔还在,他们不甘心自己国家的灭亡,他们有一个优势,在当地很有声望。这些人就纷纷开始建国,这就是所谓的盗贼事件,实际上就是一场大的起义。这场大起义,李由抵挡不住,让起义军过了三川郡向西打,这就使得李由和盗贼事件联系起来了。秦二世要查李由的事,李斯很快就知道了,但是李斯因为见不到秦二世,没法去解释。李斯知道秦二世在查自己的儿子,查自己的儿子是假,要杀自己才是真。李斯不能坐以待毙,他当时也想出来一招,既然你要查我,我也豁出去了,他就给秦二世上了一封奏书,这就是我们说李斯之死和这封奏书有关。在这封奏书里,李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赵高要谋反。
'画外音' 此时的李斯已经知道了赵高诬陷他的事实,他感到自己已经被赵高逼上了绝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相击。然后李斯上奏书,告赵高谋反。是否有确凿的证据?看到奏书的秦二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封奏书又是如何导致了李斯最终的死亡呢?
李斯给秦二世上了一封奏书,他说赵高要谋反,证据呢?李斯举了两个历史上的例子,他说过去宋桓公的时代,宋桓公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子罕,这个大臣给宋桓公说了一番话,说得很有意思。他说老百姓最讨厌的是什么?是杀戮,惩罚,最喜欢的是什么?是奖赏,奖励,赏赐;老百姓一方面喜欢奖、赏,一方面讨厌的是杀、罚,国家也是既需要赏赐又需要处罚,两方面都不能缺。既然这样,干脆咱俩分分工,你当国君专门管赏,我作为大臣专门管杀罚,这样你落个美名,我落个恶名,你看这样好不好?这一说宋桓公当然挺高兴,这是个好办法,就接受了这个办法,让子罕管杀戮和惩罚,结果他不知道管杀戮惩罚是最有权力的,人们最害怕的就是管杀戮惩罚的大臣。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子罕就把整个朝政控制了,控制朝政以后,他就顺理成章地把宋国的国君宋桓公给杀了。李斯讲这个例子,说赵高就是今天的子罕,这是一个历史故事。第二个历史故事呢,他说齐国有一个国君,手下有一个大臣叫田常,说田常的父辈很有办法,田家很有钱,他家向老百姓贷粮食的时候,老百姓凡是来借粮食,就用那个大斗,你不是借两斗吗,我用大斗给你量上两斗,等老百姓来还粮食的时候,就用小斗去收,借给你两大斗,我收回两小斗,这叫让利于民。没有多少年的光景,齐国的老百姓都不喜欢那个国君,都喜欢田家。到了田常这一代,他还这样做,最后田常就仰仗着齐国百姓的支持,把齐简公杀了,然后自己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所谓的“田氏代齐”。讲了这两个故事,李斯就说,当今的赵高兼有子罕和田常两个人的特点,所以赵高必定会反。这封奏书实际上是告赵高的状,因为赵高给秦二世出主意要整李斯,所以李斯就进行了反击,当然这个反击的结果如何关键要看秦二世的态度,秦二世会相信他吗?
秦二世看了李斯的奏书以后说,你不用怀疑赵高,赵高是个忠臣,这个人在国家稳定的时候他不会胡作非为,在国家混乱的时候他不会叛变,我很相信他,你也不要随便地怀疑他。再说我这么年轻执掌着朝政,你又年龄那么大了,我也靠不了你几天,赵高是我最倚重的大臣,离了他我怎么能治理天下呢?秦二世就不信这个话。不信倒也没什么,最可怕的是秦二世竟然把李斯告状这件事和盘告诉了赵高。这下可坏了,本来李斯是向秦二世告状的,秦二世不但偏袒赵高,而且把告状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赵高知道这事以后,李斯是在必除之列了。赵高就对秦二世说,丞相现在最怕的人就是我,如果我一死,丞相就成了齐国的田常,不是“田氏代齐”吗?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赵高其实现在是遏制丞相的一股力量,假如把我去掉,就没有了遏制丞相的力量,那丞相就会杀了你,夺取君权。听了赵高这番话,秦二世就下令抓捕李斯。李斯因为一封奏书告状,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叫实名举报,李斯是实名举报赵高,结果反而被抓进大牢。李斯被抓以后心里感觉非常难受,就是特别郁闷,为什么郁闷呢?三条:第一,冤屈,李斯是想忠心耿耿地维护秦帝国,说他谋反,他感到冤;第二,愤怒,李斯一心想的是大秦帝国,没有想到大秦帝国的国君,竟然把他作为叛臣抓起来要处死;第三,焦虑,李斯虽然参与了沙丘政变,但是他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天下已经大乱,如果这样下去,再把我李斯杀了,那秦朝的灭亡指日可待,只是时间问题。而且秦二世还下令,李斯的案件由赵高来主审,这李斯不注定完了吗?李斯告的就是赵高,又让赵高去审李斯,当然这个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同时和李斯一块进谏的还有两个大臣,一个是右丞相冯去疾,另一个是将军冯劫,这两个人也被下令要抓捕,他们觉得将相不受辱,两个大臣在未入狱之前全部自杀,只有李斯一个人入了狱。
右丞相自杀了,将军自杀了,作为左丞相的李斯为什么不自杀?因为李斯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三点:第一,他认为自己才华出众;第二,他认为自己功劳很大;第三,他认为自己确无叛变之心,所以他不愿意去死。李斯觉得,当年秦始皇下逐客令,他不是写过一封奏书叫《谏逐客书》吗?那封奏书一上,秦始皇不是把逐客令给取消而且重用了李斯吗?所以李斯想故伎重演,现在不是把我抓到狱中了吗?我再给秦二世写奏书,这封奏书说我李斯有七条大罪,哪七条“大罪”呢?第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第二,南平百载、北逐胡人;第三,善待功臣、拥立皇帝;第四,建立社稷、修建宗庙;第五,统一制度、统一文字;第六,修筑驰道、大兴楼观;第七,轻刑薄赋、获取民心。这叫七罪啊,这是七功。李斯明着说自己有七条罪状,实际上是向秦二世说明自己有七件大功,他想着这封奏书一上,自己肯定马上就可以出狱。但这一次可不像上次的《谏逐客书》,这封奏书上去以后,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为什么?秦二世没看到,秦二世为什么没有看到?是赵高把它给扣下来了。赵高说,一个囚犯哪有资格给皇上上奏书啊,就给烧了。这一来就非常危险了。李斯跟赵高两个都是明白法律的人,秦朝的法律非常严格,像李斯这样的重臣,赵高对他用了酷刑,用了重刑,李斯只好认罪,因为要是不认罪,很可能把他打死,他受不了重刑就认罪了。李斯就等着将来的复查,反正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