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象,在罗兹斯列夫篇幅很大的《蝗虫神学》(一七四八年)里,也得到详细地研究。还可以把斯诺著名的《雪是上帝卓越的创造》或奥尔瓦尔特的《雷鸣闪电神学》(一七四五年)
列到这里来。
如果说这些“神学”是在以后才逐渐消失掉的话,那么在十九世纪所有的动植物构造的合理性,它们对生存条件的适应性,依旧是从创世主贤明和自然界协调的观点来加以解释的,并且唯心主义观点和神学观点恰恰是在博物学家当中广为传播,而在英国,牧师出身的博物学家特别多。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发表了许多“布里治瓦特”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如同在上面所援引的著作中一样,捍卫了目的论的原则。
因而令人惊异的是,马克思在一八六○年十二月阅读《物种起源》后,马上就深刻而广泛地了解到达尔文这本书所具有的全部重要意义,然而当时在德国还没有任何人维护这本书。所以,一八六一年一月十六日,他在给拉萨尔的信中写道:“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英国人的这种粗糙的阐述方式,我当然应当容忍。尽管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①
①见《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7页。
马克思所谈论的“粗糙的”阐述,大概是暗指那种英国归纳法哲学的“真正的培根”派,因为这本书就是本着归纳法哲学的精神写成的。
至于谈到目的论遭到的打击,那么达尔文主义在生物学思想和学说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的确在于,达尔文使发展的思想在他以前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目的论——目的学说这一领域中取得了胜利。在达尔文以前,人们把动物结构的基础看作是体现在动物身上那些属于创世主的或者用“大自然”(大写)这个词所表示的某一整体的那些思想或计划。而达尔文则把有机物的各种形态看作是一连串事件结果的历史形成物。
人们以前看到的只是某种器官形成的目的,而达尔文却解释了为什么形成了器官,为什么最复杂、最合理的适应性器官不受创世主的任何干预就形成了。马克思由于深刻地研究了经济关系的具体事实,从自己浩瀚的调查材料中得出结论:(如他在给安年科夫的论蒲鲁东的信中所写的那样)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十分明显的是,这本自然史书籍是以浩瀚的经验主义材料和具体材料为依据的,并从这些材料中得出主要结论:目前和从前的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形态,也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换句话说,是进化形式,这本书确实是他的观点的“自然史基础”。这本书中根本就没有神学,没有神秘的原因,或者按马克思的说法,没有“不合常理的空话”,有的只是达尔文理论为了解释生物的进化而引用的一连串因果关系——总之,有的只是明确表示出来的历史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体——这就是吸引马克思来读这本书的内容。
如果达尔文对那些在改变常见的造化说观念方面迈出了最初几步的人表示欢迎,而认为这种改变只是向新的科学观点的过渡,那么他对自己的朋友们试图“使科学和神学不相矛盾”的作法所持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他对他们是毫不留情的。我们已经看到,当爱沙·葛雷说,创世主“用某些对人类‘有益的’方法指导变异”时,他就在刊物上同爱沙·葛雷进行论战。实际上,赖尔也是很接近这些思想的,因为他当时重复了这种陈词滥调,认为变异是由天意创造出来的,而人在选择这些变异时,可以塑造他需要的动植物的形态。达尔文对这些意见特别生气。他给赖尔写信说:“这使我想起西班牙人,因为当我试图向他们解释科迪列拉山脉是怎样形成的时候,他们回答说,你解释没用,因为科迪列拉山脉是上帝创造的……,您是否认为,连我的鼻子的形状也是由于合理原因形成的呢?”。——他冷嘲热讽地问赖尔道。
他接着写道:“如果您说,上帝决定在何时何地出现十分微弱的变种,并且其中的一个变种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其它几个变种在第一代或下几代就会死掉,那么,我觉得对此表表议论都是废话。这只是重复说,一切现有的东西,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为什么我们大家和我比讨论陨石坠落的天文学家更应该谈论变异是可以确定和指导的呢?或者你们认为连天文学家也必须说:陨石在某一定的时间要坠落到某一定的地点,毫无疑问,也是按照事先预料到的并确定下来的计划由合理的原因安排妥当并加以指导的呢?这位天文学家是否也会把这个称为神学的学究气?我认为,从物种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学究气,只不过是因为物种的形成至今还被看作是·超·规·律的(着重号是我加的——作者注);实际上这一科学分支大部分还处在·神·学·的·发·展·阶·段(着重号是我加的——作者注)。
因此,我们看到达尔文特别注意他的朋友们和信徒们所写的与他的理论有联系的著作。据他看来,如果他们成功地发展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或举出了新的、还没有被利用来说明进化论的事实,那他随时准备对他们大加赞扬,有时可能是言过其词的赞扬,鼓励他们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如果有谁透彻地理解了他的理论,并在某个报刊对他的理论作出了反应,他总是高兴地给予表扬(还有时反映在他给完全不相识的人写的信中)。另一方面,如果他认为他的朋友们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犯了错误,偏离了生物学中他所主持的“新教程”的方向。因而危害了共同事业,他就在书信里,有时在报刊上坚决予以反驳。我们已看到了他对于爱沙·葛雷和赖尔就是这种态度,我们下面还会遇到这种实例。当达尔文幽居在唐恩时,无论是学术界的会议,还是其他各种公共集会,他都几乎不出席,总之,他对一切会议都不积极参加,他虽身处唐恩,但还是善于把自己的战友组成一个坚固的联盟,勉励一部分人的正确言行,纠正另一部分人的错误言行,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工作。
所以列奥 硕耶维奇·达维塔施维里①说得特别对,他说:达尔文“为争取科学中的先进思想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况且,他还是这场斗争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
达尔文仔细地观察着在世界各国进行的捍卫进化学说的斗争,总是力求与这个舞台上的杰出活动家建立直接的联系。他总是明确地,虽然也是特别委婉地指导自己信徒们的工作“。
达维塔施维里恰如其分地指出说,作为斗争的组织者、鼓舞者和领导者的达尔文,他的事迹可以写成整整一部充满事实的书。
①苏联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由于《自达尔文至现代的古生物学进化史》(1948)一书,而荣获斯大林奖金。——编者注我已指出,新出版的《物种起源》获得愈来愈多的拥护者。早在一八六一年,达尔文就在给卡特尔法日的信中指出,接受他的理论最多的是年青的地质学家,其次是植物学家,再次是动物学家。有人从德国通知他说,许多科学家都站在他这一边,不过为了自己的声誉不敢发表意见而已。莱卡尔特、该根波尔、克拉帕列德、亚历山大·勃朗和施列登等人成了达尔文在德国的拥护者。甚至在平静的荷兰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达尔文的朋友古生物学家法更纳,把自己同法国博物学家、迪戍的动物学教授勃留列谈话中很有趣的细节通知了他(一八六四年)。勃留列询问法更纳对达尔文学说的真正意见。使勃留列感到绝望的是,他的学生们,法国的青年们,除了达尔文学说外,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想,而他这个可怜的人却不了解达尔文。
新学说胜利的第二个标志是,反对达尔文的发言表现出另一种性质。德国人凯利克,作为进化论者反对进化论者,于一八六五年第一个发了言。他并不批驳进化论,而是反对作为进化论原因的自然选择,并得出了自己的解释。这就表明,已经很难坚持物种静止不变的看法了。不达塞治威克那样以陈词滥调批评达尔文学说的那种攻击仍在进行。因此,在凯利克发表文章的同时,法国又出现了巴黎科学院常务书记生理学家佛鲁兰斯对达尔文的批评。与其说他是从证据方面对达尔文学说进行分析研究,不如说他要表达他对达尔文的愤怒的心情。
赫胥黎在专门的文章中对这两种批评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凯利克在批驳自然选择原则时,为了解释进化论,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在整个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规律”。当然,这种解释只是一种虚构的解释,或者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容的词语,使人不禁又想起赫胥黎提出的意见,科学界人士理解“规律”这个词正象信教的人解释“创造”这个词一样。赫胥黎毫不费劲地把这两人全部驳倒,在给达尔文的信中,他有权把这一点告诉他:“请您在您的印第安式的小屋中挂上两个头发盖”。
达尔文亲自把自己的理论清楚地分成了两个部分:关于自然选择的学说和关于进化论的学说。虽然关于这一点正如克·阿·季米里亚捷夫正确地指出的那样,只有当自然选择对进化论加以简单和有说服力的解释之后,进化论才能得到承认,但是他还是认为进化论无疑要比自然选择重要的多。
为捍卫进化学说,达尔文一反常态,第一次冒险参与了报刊上的辩论①。“科学协会”于一八六三年就卡本德《根足虫纲研究绪论》一书发表了书评。卡本德在他的著作中,确定了近代有孔虫目如绝种的有孔虫目之间的遗传联系。卡本德在评论者的说明中,作为达尔文的忠实信徒,维护了进化学说,按达尔文的说法,而评论者本人却是本着德国自然哲学的精神,以“奥温式的方法。”来说明“异源性”,即说明物种是一下子形成的。评论者说卡本德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而是以一个盲目追随达尔文的人来行动的,对于这样一个评论者的意见,书的作者是不悦的,因此投书杂志编辑部,抗议对他的著作作其他解释,同时指出,他的结论的最后是反达尔文主义的:原发型后代虽然脱离了自己的祖先,但还是根足虫纲。
①我在这里应纠正我在《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而斗争》一书(第二版第65页)中所犯的错误。我在提到查理·达尔文亲自参加由他的学说所引起的辩论这件事情时,援引了达尔文本人在1863年4月17日给虎克的信中的一句话(“这是我第一次采取这种步骤,也是最后一次”)所以达尔文参加辩论似乎真的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实际上他还不止一次地利用各种理由投书报刊,特别是投书《自然》杂志。
达尔文在给虎克的信中以赞扬的口吻提到卡本德给编辑部的信,同时又讥笑地补充道:“……我觉得,他写那封信是为了表明,他虽然接触到了松节油,但并没有被污染”。达尔文参与了这次辩论,并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