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夹在当中的韩国银行,也正是受不了这方面的压力,才在朴熙来前任的推动下,废除了由韩国财政部长兼任的这一传统,转而变成由总统提名,议院批准,每任期四年地开始聘任起韩国银行总裁来。
朴熙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上台的。
因为他的派系背景不明显,又在金融系统和学术界颇有名望,因此勉勉强强地被各方势力所接受。最终坐上了这个位置。
原本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上位的朴熙来,自从坐上了韩国银行总裁的位置后,还想着大干一场,青史留名,结果很快他就发现,这个位置并不能随心所欲,甚至连一些简单的符合经济学运行规律的决议都很难通过。例如说降息,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让韩国企业有更多融资的可能性。但由于韩国资本方面强烈反对这一决议,因为这将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不过双方通过一系列的博弈,最终还是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而在这一过程中。原本提出决策草案并应充当整件事情主角的朴熙来从头到尾只沦落为一个看客,根本说不上话。
经过这一次博弈,朴熙来算是终于看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个被摆上神龛的菩萨,看似地位崇高、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烧香礼拜络绎不绝。但实际上也只是个摆设罢了,一点实际权力都没有。
朴熙来倒是很想做个甩手掌柜,从此不问世事,逍遥快活。不过他很清楚,虽然他的地位颇为超然,但一旦韩国经济出现危机,原本还斗得不亦乐乎的双方立刻就会同时掉转枪口,将矛头对准于他。到时候他可就会立刻身败名裂,纵使有千百张嘴,也难以洗脱身上的渎职、不作为的罪名。
虽然从法律层面上不大可能对他做出什么惩罚,但社会的舆论绝对会让他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半岛民族偏执而又顽固的民族性格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朴熙来连想都不敢想。
好在他也知道点权谋,明白打一派拉拢一派的道理,再加上不断向他靠拢的人出谋划策,使得他逐渐地在韩国银行站稳了脚跟。在几次博弈之后,韩国企业界和银行界纷纷改变了先前无视他的态度,转而变成拉拢。在这一来一去之间,朴熙来的话语权不断地增加,隐隐间成为第三方势力的代表。
“目前韩元持续下跌,听说企业的代表已经有人在呼吁,让韩国银行出手干预汇市,我们不能忽视这种舆论啊!”关于最近经济形势的话题一结束,刚才带头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那位鹤发鸡皮的老者就开腔说道。
此君叫罗玄,是在金融通货运营委员会中企业派的代表人物,年轻时曾经是一家CJ船舶的主管,后来弃商从政,最高坐到财政经济院副院长的位置,现在在韩国银行里任金融通货运营委员会副会长一职。
由于亚洲货币风暴,整个区域的货币都持续走低,从七月份到现在,韩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下跌超过5%,从最初的900韩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下跌到如今接近950美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
这种下跌是韩国银行有意为之,除了在七月份几次有限地干预外,其他时候都任由市场在下跌。因为不管是朴熙来还是他的前任,都非常清楚,如果国际基金盯上韩国货币的话,他们很难阻止这种大规模的进攻。
虽然韩国经济的基本面还算良好。但最近几个月,关于国内大财团的丑闻频繁曝出,也使得韩国正渐渐地步入国际炒家的视野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朴熙来不断地推动韩元下跌。并且时不时地放出风声,说韩国银行不干预汇市,对目前的韩元汇率充分认同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韩元下跌的速度。
原本这种情况对于韩国企业来说是件好事,从国外借债转换为韩元后变得更多了(虽然也没多出多少)。同时韩国出口的产品变得更有竞争力了(不过同样也没增加多少),但至少从大方向来看,韩元的贬值对韩国企业有好处。
但是这点好处和他们背负的债务比起来,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由于韩国企业大规模向海外借债,这些债务都是以美元计算的,在企业状况良好、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从市场上再借到美元资金扩大生产或者对债务进行展期。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这种融资或者以债还债换得展期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昂,这让韩国企业方面感到不安。
思来想去,他们把罪名归结到韩国银行在汇率上的不作为上来。于是密谋在这一天发难,让朴熙来下令在外汇市场上干预,将韩元推高。
听到罗玄的话,朴熙来的嘴角止不住地抽动,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其他稍微懂点国际经济的人也同样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很显然罗玄的话让他们大为惊讶之余又感到相当可笑。
“怎么?”
罗玄虽然对经济方面一窍不通,但琢磨人的功夫却是炉火纯青,他一看到几个人的脸色不对,就立马虎起一张脸,不悦地说道:“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我大韩民国的公民要出去旅游。换算的美元都少了不少,难道不应该让韩元升值吗?”
后世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说一个美国人来华夏旅游,用10万美元换了80万人民币。吃喝玩乐花了40万人民币之后,发现人民币兑换美元升值到1:4的程度,于是高高兴兴地用手中的40万人民币又兑换了10万美元,白玩了一圈后一分不少地回国去了。
编写这个段子的人本意是来吐槽华夏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但这其中的逻辑错误和此时的罗玄所说的相差无几,都暴露出对汇率本质认知的缺陷。
理论上来说。两国相互间的汇率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论所决定的,即相同的货物,在一个国家的标价和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标价之比,就构成了两个国家之间货币的汇率水平。但在实际上,这种观点只存在于理论上。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税率制度、消费水平、利率等种种因素,使得同一货物的价格水平之间并不存在均衡汇率的情况。
而发展到现代,汇率水平虽然还是以购买力平价论为基础,但更多的是为了平衡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账户。就好像是在华夏的国际贸易当中,经常性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华夏内地,这种情况就会对人民币形成升值的强大预期,即便是华夏政府在本意上不愿意升值的发生,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也要宣布让人民币升值,否则经常处于逆差地位的国家就不愿意和华夏做生意了。
后世即便是华夏做出了在人民币币值上的让步,欧美国家还经常对华夏发动贸易战,相互间贸易的顺逆差关系就是根源。
而罗玄目前所说的情况,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目前整个区域货币萎靡不振,即大环境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主动选择贬值才是对本国出口行业最为有利的做法,尤其是韩国这样一个以出口为经济导向的国家。而罗玄竟然在这个时候要求央行干预汇市,不要说在大环境下想要提高汇率无异于痴人说梦,就说真的要入市干预,恐怕除了罗玄背后的势力外,大部分的出口企业都会对这种做法表示强烈反对。
这就难怪其他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PS:感谢书友牛小饭投来月票支持!希望更多的书友能够喜欢这本书,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如果可以打赏、订阅、投月票,作者将感激不尽!
第一百零五章做多的索罗斯
韩元贬值,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区域货币都一片疲软,而如果韩元因为韩国银行的介入而坚挺的话,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至少从这一点来说,韩元贬值使得韩元在货币市场的表现不会显得那么突出,说不定还会躲过国际游资的注意。
当然,这些都只是朴熙来的一厢情愿。虽然他贵为一国央行总裁,却不知道早就有国际游资盯上了韩国,而且还为数不少。
就在朴熙来准备花点时间给罗玄讲解讲解什么是汇率本质的时候,一场莫名其妙的拜访正发生在钟石的家中。
“钟生,这位是汇丰亚太区资本市场部的总监林乐耕先生。林先生是专门负责印尼市场的,这一次前来是要和您商量一笔关于印尼盾的交易。”当安德鲁将林乐耕介绍给钟石后,自己就毫不见外地招来管家林凯旋,让他去准备夜宵什么的。
虽然安德鲁来过几次,林凯旋也认得他,不过这种吩咐人的事还是要看主人家的眼色,见钟石微微地点了点头,林凯旋这才放心地去了。
点上一支烟后,钟石大马金刀地坐到客厅沙发的正中央位置,跷起二郎腿,不住地抖动,看也不看林乐耕一眼,随口吐出一道青烟,眯上眼睛享受了半天,这才说道:“林生,听说你们汇丰大笔拆借给国际炒家港币,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原本就有些坐立不安的林乐耕,此时才刚刚坐下,不过在听到钟石的话后,立刻像屁股上安装了弹簧一般,噌地一下子就蹦了起来,一张脸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雪。干笑了两声后,看到钟石仍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林乐耕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钟生真会开玩笑,我们可是港府指定的三大发钞银行之一。怎么会干拆自己后台的事情呢?”
之前港币遭受攻击,市场上流传各种“谣言”,其中就有关于汇丰大规模拆借给国际炒家港币的传闻,为此汇丰银行总经理林纪利特意出面辟谣。说汇丰不会借钱给投机者炒卖港币。
林乐耕的反应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吃不准钟石说这番话的目的,如果钟石是国际炒家的一员,但在此前攻击港币时并没有从汇丰拆借到足够资金的话,那么此时他极有可能迁怒于汇丰。到时候自己想要谈的交易就彻底玩完了。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汇丰拆借给国际炒家大额资金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还传出香港金管局要对包括汇丰在内的数家银行征收惩罚性的息率等消息,这一切让汇丰在内部着实鸡飞狗跳了一番,好在最终通过紧急公关,让流言停歇了下来。
得罪小市民并不要紧,但是得罪了像钟石这样的超级客户,如果钟石一怒之下从汇丰抽掉资金、抛售经纪通道的话,对汇丰而言绝对是一笔重大的损失。要知道,钟石在汇丰的港币存款就达到了数十亿之多。
虽然并不清楚钟石到底持何种立场。但林乐耕在心思急转之下,还是选择了官方的说法,毕竟这个说法占据大义。说完之后,林乐耕偷偷地瞄了瞄钟石,发现他脸上表情没有半点波动,仿佛没有听到他说什么一样,林乐耕暗中松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赌对了。
就在林乐耕暗中庆幸的时候,钟石也通过他这番激烈的表现证实了一件事,即汇丰真的参与到攻击港币的过程当中。只不过他们不仅惹上一身骚不说,连自家的股价也在短短两个星期被暴跌超过一半,市值直接被腰斩,正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只是钟石并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也不供职于监管层,自然也不会无聊到对汇丰这种暗地里毁香港基石的做法评价什么。他之所以这么发问,是源于上辈子的记忆,当时对汇丰的问题整个香港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但汇丰方面始终否认相关指责。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钟石自然知道金融行业里存在着令人瞠目结舌的黑幕。别的罪名不说,就光说洗钱这一条,所涉及的金额就达到了天文数字,以至于后来汇丰被美国SE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