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会办事儿的老冒头,他会有什么难处,都没办法诉诸于口了呢?
赵四娘仔细回想了一番,她记得老冒头的家境不是很好,他们全家包括儿媳妇在内,都是码头上的挑夫,全靠卖死力气混饭吃,连温饱都很难保证,过得甚是艰难。偏偏他有个瞎了眼的老娘,几年前得了重病,不得不靠吃药吊着性命。这样的人家如何养得起一个药罐子,他那贫薄的家底很快就见了底,在这样下去,怕是得跑去借印子钱了。
印子钱哪里是能随意借的?那是破家的玩意儿,说什么也不能沾惹。为了不走到那一步,儿子儿媳妇都向老冒头施压,劝他不要再把家里的钱花在他那瞎眼老娘身上了,让他少去做那些徒劳的无用功。
老冒头想要救老娘的命,却又顶不住来自儿子儿媳妇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他就坐在码头上哭。
这一幕恰巧被四处乱逛的赵四娘给看到了,她见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哪怕她的心肠不是特别柔软,也不禁心生怜悯。待她问明了老冒头的难处后,就把他和他媳妇儿给雇了下来。
老冒头和他媳妇儿在码头上挑了一辈子货,身子骨早就累垮了。于是,赵四娘就让老冒头给她家赶车,让他媳妇儿去她家吃食铺子里打汤。活儿都是些轻巧活儿,赵四娘给的待遇却不低,不但够他们夫妻养活一大家子,就连冒老太太的药钱也有了着落。
“冒老伯,你又遇上了什么难事儿了吗?要是这样的话,只管对我说,能伸把手的话,我肯定会伸把手。你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啊!”赵四娘笑道。
老冒头忙摇手道:“不是的,不是的,承蒙东家的照应,如今小老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哪里会遇上什么难事儿呢?”
老冒头见赵四娘待他真挚,一咬牙一跺脚,就把那件不怎么好说出口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吐露了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赵四娘家怜恤老年人,就算是赶车,也不会让老冒头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风里来雨里去地运货,而是让他们留在她家待命。得碰上她家里的谁谁谁有事需要外出,才会把他们叫过来赶车。
赵四娘家的人口本来就少,一家人中又只有赵三娘和赵永忠经常外出会用到车,可她家养的车夫却有四五个之多,故而,老冒头在很多时候都闲得慌。
老冒头和其他几个老头子不同,那几个老头子喜欢热闹,没事儿就爱去茶馆蹭书听,老冒头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待了大半辈子,最烦闹腾。他也爱听书,可他宁愿回去听他的小孙孙讲,都不愿意去人声鼎沸的茶馆里凑热闹。他闲的时候,就爱找个僻静之处,美滋滋地抽上一口水烟。
老冒头在某个人烟罕至的角落里待着待着,就发现了件稀奇事儿。
话说赵永忠夫妇为了照顾李翠萍,就把她和她的家人接来了府城。本着就近照顾比较方便的原则,赵永忠夫妇原打算让他们住进自己家里。可陈老婆婆说了,他们家一门寡妇,不好住在人家家里给人家招晦气,任凭赵永忠夫妇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搬进赵四娘家。
赵永忠夫妇无奈之下,只得在附近另挑了个住所给李家。按照陈老婆婆的心意,新住所位于街角,四周甚是僻静,外人没事儿绝不会经过这个寡妇门,很适合他们一家妇孺关门过日子。
李家看上去是如此的恪守本分,可偏偏被老冒头看到,在某个黄昏,闭门度日的李家为一个青年打开了后门,过了好久好久,直到天都完全黑了,那青年才抱着个包袱,悄悄地从李家后门离开了。
李家一门寡妇,居然在将晚未晚的时候偷偷摸摸地招待起了大男人,这事儿就有些稀奇了。
老冒头不禁八卦心起,但凡傍晚没活计,他就猫在那个隐蔽的角落里,紧盯着李家的后门不放。
这不盯不要紧,一盯吓一跳。那青年隔三差五就会上一趟寡妇门,来的时候基本都是两手空空,可到了走的时候多半会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诚然,李家是不是倒贴养汉这不关他老冒头啥事儿,他看看热闹也就是了,最多在心里头乐呵乐呵,完全不必多此一举,把这事儿给揭露出来。
可老冒头深知李家的家底。想当初赵永忠夫妇带着李家人来府城,他也去接人了。他记得很清楚,李家那么些人,带来的行李都没能装满一辆车,而且那些个行李都是些破铜烂铁,根本不值几个银钱。换句话说,李家本身并没有多少家私,他们家如今所拥有的,都来自于赵四娘家的给予。
赵四娘家感激李翠萍肯为赵永孝守寡,才给了李家这么好的待遇。可李家拿着赵四娘家的钱,却在偷偷摸摸地养汉,这样做未免有些对不起赵四娘家。
原本老冒头想把这事儿捅给赵三娘知道的,可他想来想去,到底没好意思开口。
现如今赵四娘回来了,还要去探望李翠萍,老冒头感念赵四娘对他的恩情,实在不忍看她蒙在鼓里,犹豫一番后,终是把这事儿告诉了她。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阳群众
老冒头肃着脸道:“我暗中跟了那汉子两回,已经把他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那汉子名叫卢建平,今年二十岁,现住在南城外头,他家里头人口不多,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他的寡嫂和他的小侄子。他原先在南城外头的许记豆腐坊里上工,前不久辞工了,在南城码头上租了个铺子,和他寡嫂一起做起了卤味生意。卢建平祖籍静海县城,按理说,他应当和祖籍静海高店村的李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话到此处,老冒头顿了顿,斟酌一番后,又道:“我也晓得,不该随便说寡妇的是非,那样显得太不厚道。可李家老的老小的小,就只有李翠萍正是青春年纪,卢建平又不大可能是李家的亲戚,他不正大光明地去李家,为啥每回都要趁黑摸上门?肯定是去做啥见不得光的事情,依我看,多半就是找年龄相当的李翠萍。我在想,几个月前卢建平还穷得叮当响,差点儿都养不起他那寡嫂和小侄子了,哪里会有本钱开卤味档口呢?那些本钱,估计就是李翠萍给他的。可追根究底,那些钱也不是李家的,那些其实是东家你家的钱啊!”光是想想,他就替赵四娘心疼。
老冒头这番话下来,不要说是最近一直在搞情报工作的姜荷莲子了,就是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过的赵四娘都惊呆了。
我的个乖乖,这调查水平,不去做传说中的燕云卫实在是太屈才了!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朝阳群众一枚呀。
震惊过后,赵四娘仔细想了想,几番接触下来,她知道老冒头绝非信口开河之人,他所说的话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再说了,老冒头没必要也不可能胡乱造谣,毕竟这种事儿一查就能查得出来,容不得他胡编乱造。也就是说,老冒头所说应当为实。
尽管老冒头这番话里包含了不少主观臆测,可看惯了八点半泡沫剧的赵四娘才不会天真地认为,李家放任大男人上门,只是为了对剧本或是斗地主,全程纯洁干净无杂质。哪怕李翠萍有孕在身,在这件事里面,她都不可能是纯洁无辜的白莲花。
赵四娘谢过热心的老冒头,却不改初衷,依然向着李家进发。
赵四娘闷太久了,正要搞搞事情,听了老冒头的话后,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会会李家人。
不久之后,赵四娘就和姜荷莲子一起,叩开了李家门。
赵四娘今儿个智商在线,自然不会为了表达她对赵永孝之死的惋惜,就扣住他的死不放,在李家大说特说。
赵四娘只是很委婉地提了提她四叔的英年早逝,陪着李家人落了两滴泪,随即就转移话题,关心起了李家人,尤其是李翠萍的身体状况。
扯了半个时辰的淡之后,赵四娘终于开始切入正题,说道:“我这趟去宁国,最大的感触就是,那儿的民风远比咱们燕国开放。在宁国,根本就不推崇什么所谓的贞节牌坊。宁国人不但不阻止寡妇再嫁,还极为支持。寡妇再嫁时,婆家都会允许她带走自己的嫁妆,有时候婆家甚至会给寡妇丰厚的添妆,像嫁女儿一样把寡妇风风光光送出门。”
赵四娘说这话时,就一直在观察着李家人的神色。
陈老婆婆满脸迷糊,也不知她听没听懂赵四娘所说之话,她就暂且不提了。
董氏和李翠薇越往下听,神色越是激动,由此看来,她们是很愿意听到支持寡妇再嫁的言论的。
可李翠萍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今日的她一直悲悲戚戚的,时不时用手帕角擦擦眼角的泪水,就算听到了那样的言论,她也神色不变,没有喜始终只有悲。可赵四娘注意到,在她说到“丰厚的添妆”时,李翠萍飞快地扫了她一眼,哪怕那一眼极快,稍纵即逝,还是被一直在留心观察的赵四娘给捕捉到了。
到了此时,赵四娘心里已经有了些数,她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截了当道:“四婶,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一个人的话未免太过孤寂。要是有一天,你想要找个伴儿,千万别不好意思,就和咱直说,咱一定会把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唯有你过得好,咱才能够安心,九泉之下的四叔才能够安心。”
“这、这是咋说的呢?妇道人家,哪里就能够改嫁呢?”一直在神游天外的陈老婆婆忽然就回过了神来,接了这么一句。
陈老婆婆的话使得欲言又止的董氏一时之间不好开口,方才就开始凝眉思索的李翠萍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赵四娘耐心等了老半天,除了陈老婆婆一直在重复着她那“不得改嫁”的老生常谈,李家其他人始终一言不发。
姜荷莲子一番寻思过后,便举了她娘的例子,说出了一番更加透彻的话来。董氏听了倒是想要开口,可李翠萍一个眼神下来,她忙闭口不谈。
该接茬的人不接茬,这让对话如何进行得下去?
讲真,赵四娘是真心支持李翠萍再嫁的,也愿意出钱出力将李翠萍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她心里唯一膈应的是,种种迹象都表明李翠萍确实有意改嫁,可李家人藏头露尾,行事未免有失磊落。
赵四娘思来想去,决定暂时还是不要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了,说到底,她此行并不是来向李家讨说法的,并不想让李家人难堪。
就在赵四娘准备告辞之时,李翠萍忽然开口道:“咱家翠薇说了门亲事,论起来那对象还是你们家亲戚。原本想等一切都定下来再告诉你们的,碰巧你们今天上门,索性就把这个喜讯提前告诉你们了。”
李翠薇一听,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呀的一声,捂着脸逃进了里间。
赵四娘和姜荷莲子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不是在委婉地说李翠萍改嫁的事儿嘛,怎么就扯到李翠薇的亲事上面了呢?还有啊,说是亲戚,到底是哪个亲戚呀?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与人有私
一时之间,赵四娘和姜荷莲子的好奇心起,也顾不得去追问什么改嫁不改嫁了,忙追问起李翠薇亲事的个中详情来。
李翠萍暗中朝董氏使了个眼色,董氏一怔过后,便将这里面的来龙去脉仔细地叙述了一遍。
据董氏所说,不久前,她和李翠萍娘儿俩陪着陈老婆婆去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