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环保大师-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鲁瓦科的话,一旁的小古斯芒身子明显一动,整个人都仿佛静止一般,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鲁瓦科继续说道:“我看你家的小古斯芒很聪明。。。。。。”

    老古斯芒摆了摆手:“他也就数学好,其它学得不怎么样的。”

    小古斯芒没说话,只是头低了下去,看不见他的表情。

    鲁瓦科说道:“我听说,极度偏科的学生,如果真有特长的话,也是可以被破格选拔的。”

    老古斯芒还是不以为然:“那也不行啊,他从初一退下来,又不是初三,怎么参加升学考试?”

    这时候,小古斯芒忽然抬起头,语气很坚定:“我要跳级!”

    “跳级?”

    老古斯芒一愣,随即一巴掌拍在他额头。

    “啪!”

    “你咋不上天呢!”

    小古斯芒捂着头,有些委屈:“我能提前两年上小学,就不能再提前两年上初三吗?”




第156章 刀耕火种

    在收购杰科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争议。

    如一部分知识分子纷纷抨击计划支持者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等等。

    但这些人的发声,到最后也只是带来了一点微小的麻烦,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为什么?

    因为东帝汶全国130多万人口,文化人也就十来万左右。

    那些占据90%比例的、几乎不识字的、月收入只有几十美元的、长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东帝汶贫农,其实对杰科岛的传统象征内涵知之甚少,而且根本就毫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而不是所谓的“精神食粮”一类。

    他们最多知道:最东面那个挺有名的小岛,被一个来自华夏的大人物给买下来了。

    倘若只是这样,他们可能也会有些不满。

    但随后政府发布消息,说那位买下杰科岛的华夏企业家,决定为东帝汶学子提供一笔规模颇大的奖学金,而且还是家庭贫困者优先。

    于是贫农们的那一丁点不满,顿时烟消云散,转而开始赞颂大人物的慷慨。

    除贫农之外,剩下的十来万文化人中,有大约三万是华人。

    这些华人一来并不认可东帝汶传统,二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东帝汶华人大多经商,经济状况优越,可以从林寒的投资计划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

    除去华人,再除去东帝汶其它少数民族,剩下的那几万文化人,又大多是政商界人士。

    而林寒已经向各级政府机构、各大政党、重要人物等,或明或暗地许诺了不少股份,从给个人的十万分之几,到给政府的百分之几,雨露均沾。

    一家石油公司,哪怕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股份,也至少是数千美元的价值。

    而东帝汶一年的人均收入,也就才一千多美元而已。

    这些人满心盼望着勘探队能找到油田,而且储量越大越好,对于区区一个小岛,自然不会有什么感觉。

    剩下那些发声的人,主要也就是在万象开发区计划中一无所获的少许底层知识分子。

    这一小撮人,面对涉及众多的庞大利益相关者团体,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当然,一边享受着万象开发区的各种利好,一边指责林寒、当局的人也并不是没有。

    。。。。。。

    在劳滕省买车颇为麻烦,方便买到的,基本也就是一些实用型车,好一点的车就得去首都买,再好的就只能去澳大利亚了。

    最终,考虑到东帝汶比较糟糕的道路状况,林寒选择花费几千美元,买了一辆大名鼎鼎的国产神车——五凌宏光。

    开着五凌宏光,林寒和农平高科的几位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劳滕省万象开发区的农业区。

    农平高科,是华夏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由多家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农平院士共同成立,并以袁院士的名字定名。

    同时,它也是入驻东帝汶的华夏企业中,影响力最大的华夏企业之一,长期为东帝汶提供一定的农业技术援助。

    下车之后,几个农平高科的工作人员,跟着林寒在农业区行走,时不时地驻足观察。

    走在林寒身边的,是农平高科驻东帝汶分公司的一位主管,姓江,看上去三十多岁,额头很宽,鼻梁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江主管,你觉得这块土地怎么样?”林寒边走边问。

    江主管扶了一下眼镜,沉吟道:“可以说是质量很差的土地。”

    “树木稀疏,植被破坏。。。。。。自然肥力低下,而且存在严重的水土问题,是典型的迁移农业产物。”

    迁移农业,又称刀耕火种,是人类最原始的农耕技术,直到现在,依然在许多落后地区流行。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用刀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植被,而后用火焚烧。

    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用翻地,同时将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农作物全部依靠土地的自然肥力生长。

    这种竭泽而渔的耕作方式,对土壤消耗极大,并且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状况。

    刀耕火种式的农业,一般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就要转移阵地,种一波换一个地方,故被称为迁移农业,或者“游击农业”。。。。。。

    东帝汶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有很多人采用这种方式,只是随着近些年政府的倡导宣传,以及华夏的帮助,才渐渐有人抛弃传统耕作方式。

    尽管如此,长期的刀耕火种,对土地造成的伤害却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

    大面积的劣质耕地,也是东帝汶时至今日,都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江主管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林总,恕我直言,我很不理解你为什么会收购这样一片质量低劣的土地,而且还是用作农业开发。”

    林寒随意地笑了笑,问:“江主管,如果要恢复这片土地的话,大概要做哪些事情?”

    “恢复?这可是个大工程。”江主管摇了摇头。

    “首先要重新覆盖植被,巩固水土,涵养自然肥力。但由于土地质量问题,覆盖植被也是困难重重,不会比修复荒漠容易太多。”

    “除此之外,还要补充有机质、土壤微生物。。。。。这些都是水磨功夫,想把这种土地改造成良田,就算不计成本,也至少花费四五年的时间。”

    林寒微微点头。这一大片土地,改造成良田万顷,供养东帝汶几个省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即便有高级生物权限,改造成优质耕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江主管看林寒的神色,忍不住问道:“你不会是打算先修复、再耕种吧?”

    “那倒不是,边种边修复也就差不多了。”林寒说道。

    “万象实验室在土壤修复等领域,也是身经百战了,有很多十分独到且高效的技术。。。。。。如果和你们农平高科合作,我们有把握,在下次播种的时候,这块土地就能满足基本的耕种条件。”

    “三年之内,这里就会变成最优质的农田,而且也用不着不计成本地投入。”




第157章 亿万生命

    江主管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三年,一边耕作一边修复,还不用高投入?”

    林寒说道:“没错,而且这其实只是保守的估计。万象虽然不能和农平高科比,但在国内做的工作,人们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

    他接着又说道:“江主管,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展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东帝汶的苏杭富庶之地。”

    农平高科是隶属于华夏信托集团的子公司,而华夏信托,则是由当年邓公亲自倡导、批准成立的巨头国企,在全世界都拥有莫大的影响力。

    此外,农平高科本身也拥有着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经验,杂交水稻种子的销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

    不管政治、经济还是技术层面,农平高科对林寒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合作伙伴。

    江主管想了想:“如果我们展开合作,农平高科需要哪些投入?”

    “粮食作物的粮种,以及对东帝汶农民的耕作技术培训。”

    林寒继续说道:“除了粮食作物,这片农业区还会加入一定比例的咖啡豆种植,产出的咖啡豆将会在加工之后,销往华夏。”

    咖啡豆是东帝汶最有名的特产,但由于缺乏加工技术,所以只能作为原料出售,利润微薄。

    如果在东帝汶本土进行咖啡豆加工,无疑会极大提升相关的利润,同时还能为当地人民创造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农平高科方面。还需要为农场提供部分关键的咖啡豆加工工艺。。。。。。总的来说,就是土地、设备、经营、管理等都由我方负责,农平高科主要负责一部分技术。”

    江主管问:“对于这片农业区,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林寒说道:“万象科技、农平高科、劳滕省省政府、东帝汶中央政府、华人商会,将会共同成立一家‘劳滕农业公司’。”

    “万象科技占股70%,承担大部分生产运营活动,农平高科提供一部分技术占股15%,东帝汶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占10%,几家大型华人商会,占股5%。。。。。。”

    这样一家企业,涉及大量华资,以及东帝汶官方资本,在政治上绝对是力量雄厚,加上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只要能做起来,前途必然十分光明。

    江主管稍微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我现在可以答应你,不过详细的合作内容,还要经过公司的进一步讨论才能决定。”

    林寒哈哈一笑:“那是当然。”

    。。。。。。

    敲定了劳滕农业公司的计划之后,万象开发区中三百平方公里的农业区,便正式成为公司名下的农场。

    招募农民以及耕地恢复工作,迅速展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劳滕农业开出的工资很高,最起码比绝大多数贫农的收入,要高出很多。这让大量的东帝汶农民尤其是劳滕省农民,趋之若鹜,纷纷赶过来应聘。

    不过,劳滕农业的选拔还是比较严格的,首先是刀耕火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农民不要,光这一条要求,就刷下去至少一半的应聘者。

    经过几轮筛选之后,农民们还要接受农平高科的短期培训,学习华夏的精耕细作,以及简单的算数,还有就是让他们学会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德顿语名字,方便日后管理。

    短期培训之后,学习能力、性格有问题的农民便被刷掉,剩下的这些基本就算是东帝汶的“农业精英”了。

    “农业精英”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播种、施肥,但播种的却不是农作物,而是树木。

    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长期的刀耕火种,早就光秃秃一片。

    树都没几棵,涵养水土自然无从谈起。

    按照林寒的设想,将来的劳滕农场,除了生长繁盛的农作物之外,各种树木也必是穿插田间,整整齐齐,一道又一道的亮眼绿色。

    劳滕农场内,施肥用的都是澳洲进口的有机肥,覆盖农场全境。

    这些有机肥虽然对粮食产量增幅较小,但胜在无污染,且富含有机质,更利于耕地的恢复。

    上百万颗树种,整齐地种在既定的位置,将广阔的农场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