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之感情生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素馨不说话了,福隆安暗暗后悔。
  他有种预感,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那种毫无隔阂又坦诚相谈的机会,这次恐怕是最后一回了。
  素馨出阁的那日,兄弟几个里,只有福隆安一人在家。
  那天闹到很晚,福隆安直到夜间才回到一等忠勇公府。他一人在府里转了一回,又去素馨的房间坐了一阵。
  跟着素馨的丫头和嬷嬷们都随着她一起去了睿亲王府,可素馨房里的东西却没减少什么。她的嫁妆从大的家具到小的饰物,都是新做的。用旧的全留在家里。这原是为了讨个喜庆意思,但在福隆安眼里,眼前这些摆设,却正正成了刺他眼睛的钉子。
  他在素馨的房里坐不住,又起身,决定去公主府。
  可是夜已经很深了,今晚未必能见到公主。
  福隆安坐在车厢中闭目养神,想起素馨小时候的情景。
  一个奶娃娃,头上抓两个小揪,走路老是跌倒,偏偏神经反应又慢,趴在地上时,只会两眼茫然发呆,得等到嬷嬷赶上去抱起她,才能发觉自己身上哪儿疼了,这才开始哭鼻子。
  素馨还小的时候,见着福隆安,那态度,跟今日可大不一样。当时她一口一个“二哥”,叫得又软又甜。
  可是她做起傻事来也毫不含糊。
  福隆安也忘记是为了什么了,只记得他有次吃东西的时候,跟素馨吵起嘴来,素馨生气了,要扑上去咬他。
  福隆安打量她满嘴的食物,怎么也分不出牙齿来咬人,便满不在乎的一撸袖子,伸到她嘴边,虽然没说话,但意思明显是“有本事你就咬”。
  福隆安当时见素馨皱起眉头,明摆着在犯难。咬了的话,大姑娘的体面还要不要?
  正当福隆安得意的挥着胳膊笑,素馨却用两只小手抱住福隆安的小臂,“啊呜”一口,连口水带饭粒,伴着牙印,糊了福隆安一胳膊。
  这下子,恶心的福隆安立刻从凳子上跳起来,蹭的闪到边上,一叠声的要水清洗。笑得跟在旁边的嬷嬷们都忘了生气。
  素馨和福康安是同一年出生的,不过大几天而已。
  傅恒疼孩子,不论嫡出庶出,都要养在身边。傅恒夫人又能忍耐,对傅恒的妾室乃至庶子女,虽然态度冷漠,却也能公正对待。
  素馨出生的时候,福隆安已经是个半大孩子。当时傅恒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女儿却只有她一个。偏偏几日之后出生的福康安,又是个儿子。
  傅恒觉得这小女儿可爱可怜,便用最柔弱之花“素馨”作为她的小字。当然这个名不符实,就是后话了。
  福隆安老是觉得,如果说傅恒对最小的福长安是纵容,那么对这个女儿则是宠爱。
  素馨陪在傅恒身边的日子,恐怕比福康安都要多。
  不知是遗传还是耳濡目染,素馨自小便是一副很有主意的样子。现在更是如此。
  今日,福隆安觉得自己丢了一件宝贝,心疼的嘴里泛酸。
  到了公主府,已是夜半时分。福隆安以为公主已经睡了。
  他走到公主房门前,却见房上悬的两只玻璃灯笼仍亮着。昏黄的光芒,把红漆的房门,还有门前的青石板,也一并点燃了。
  福隆安上了台阶,伸出手指刚要敲门,门便被人从屋内启开了。
  和嘉公主见福隆安一脸落寞,他的喉头颤抖,却吐不出话来,眼睛也低垂,只有睫毛上下抖动,在昏黄的灯下扑出一片片阴影,全蒙进眼窝里。
  和嘉公主于是伸出手去,轻轻碰触福隆安的右脸。
  福隆安不自觉的闭上眼睛,凭借本能去追逐那只手的温度,和嘉公主却飞快地将手抽回去,让福隆安拿右脸去追空气。
  福隆安失望的张开眼,却见和嘉公主正对着自己笑,接着就拉住他的手,一把便将他扯进屋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章

  这年四月,小燕子和紫薇又搬了一次家。
  小燕子脑中的承德离宫,就是“避暑山庄”这四个字,类似于度假别墅之类的存在,没想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排场浩大还是小事情,关键是去的人多。紫禁城内能算得上是个“主儿”的都跟去了不说,连宫女太监都走了大半。
  小燕子腹诽,去这么多人,那个避暑山庄能塞得下么。真的去到了才明白,承德离宫不仅塞得下这么多人,甚至再来些都使得。
  紫薇的感觉与小燕子不一样。
  她到了避暑山庄,见这里的山峦、湖区与宫殿融为一体,宛若天成。最难得,承德离宫的建筑风格与紫禁城完全不同,并不是红墙绿瓦,也非一味的庄严齐整。
  紫薇在紫禁城里并不觉得压抑,宫内的布置自有一套逻辑和道理,而且她住着的漱芳斋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人都处得极好,是个让人觉得温暖又放松的小家。
  可当她来到承德离宫,却生平第一次明白了,原来空旷也有空旷的好处。何必要把身边的时间、空间全部塞满,不如大着胆子,放空一点,自有得着。
  承德离宫里最多的便是山峦和高原。
  紫薇自从来到此地,骑术大有长进。
  有一日午后,她和小燕子一起骑马来至一个山头,空山新雨后,四面无人声。连树木与树木之间,也相隔甚远,彼此疏离相望。
  小燕子坐在马上朝下看,忽地惊呼:“紫薇!那是……我没看错吗?长城!天啊!长城竟会在这里!”
  紫薇打马向前,也从马背上俯视着长城,轻声道:“原来它就在这里。”
  紫薇眼下站在这个空旷寂寥地,心内生出一种错觉,放佛她只需纵马一跃,就能飞过这道声名显赫又历史久远的围墙。
  乾隆一行到达承德离宫之前,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已经押着弹劾温福的参赞伍岱等在那里。
  乾隆怎么处置的伍岱,小燕子和紫薇都不知道。她们也着实弄不清楚前朝的关节。
  可是额驸去松鹤斋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却提及福康安。
  这件事小燕子和紫薇倒是拐弯抹角的打听全了。
  额驸说福康安一去到四川,便由阿桂授予领队大臣。且福康安于早已离开金川,作为钦差,沿路抚慰不合的土尔扈特首领等事。
  小燕子这才松了口气。怪不得他最近没有信来。
  额驸剩下那些说福康安治军有方、作战英勇的话,小燕子不敢信也不敢不信,姑且听之而已。
  然后又听说乾隆命福康安立刻前来承德离宫,汇报土尔扈特之事,并向皇太后请安。
  小燕子的一颗心终于塌实了。
  承德离宫的天然风景这才真正落到小燕子的眼内。
  都道是“行宫”,可这里最多的却不是宫殿,而是山峦。山林之间点缀着一些人造的精致,可是布置的煞费苦心。
  小燕子即便置身其中,也恍惚觉得,身边景物一派自然气度,浑然天成,哪里能发现半点雕琢的马脚。
  这几日小燕子拽着紫薇,慢慢骑马,在山林里来回穿梭,心满意足。
  一个雨后的清晨,二人又出去骑马,到了一片空旷的山地上,小燕子舒服的在马上伸了个懒腰,道:“我得想个法子,等福康安来了,好出去见一面。”
  紫薇听了,就笑话她道:“我的记性却不好。前几日满嘴绝情话的那人,我也记不起是谁。”
  小燕子也笑了,全无一丝惭愧之色,只道:“我那也是真话。虽然不太了解他……”
  紫薇哼的一声,不信道:“你不了解他?”
  小燕子认真地道:“不够了解。我也不明白他为何那么想上前面打仗。可是我大概能感觉出来,他不怎么想在京城久待。”
  紫薇哈哈大笑道:“一边说着不了解,一边又说能感觉。难得你一个半仙。”
  小燕子也笑了,道:“不是半仙,我大仙。”
  皇后早有话传来,要小燕子和紫薇把漱芳斋里的管事宫女与管事太监都带着,也就是说,金锁、明月、彩霞、小邓子和小卓子,全部到了承德离宫。
  可是后宫的妃嫔们,却不似漱芳斋众人这样无妨碍亦无挂碍。
  头一个,今年新入宫的小主们都来了;接着,乾隆惦记着的人,皇后便带了来;还有一些,是乾隆忘记了,可皇后记得的,也带了来;最后,那些谁都忘记了的,便真的被忘干净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
  令妃已经请了旨意,这次安心留在延禧宫待产,就不再奔波了。
  令妃的七公主和九公主倒是跟了来。太后将她俩暂且交给同行的豫妃博尔济吉特氏照顾。
  最近太后身边很是寂寞。
  尔康出征缅甸不久,福伦府上就传来晴格格怀孕的消息。这自然是喜讯。
  可是太后心中早已经打好算盘,要趁着晴儿丈夫出征,她婚后难得空闲的时节,招她来承德离宫,多陪自己一程。谅福伦夫妇只有感激、感恩的份儿,绝不会抱怨。
  可是晴儿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怀孕了。太后只得让人回京城替她传话,要晴儿好好保养,又赐了很多物事,方觉得心安。
  细想太后亲手抱在怀内,从小养到大的孙辈,唯有晴儿一人。其他的人,也只有与晴儿同是自小抱来,名义上在慈宁宫养育的福康安,跟她还算亲近。
  剩下的那些皇家儿孙,他们重规矩、重仪表、重体面,小小年纪,却都懂事的很,全存了替母亲争宠的心。
  当太后想一享天伦之乐之时,还得带着脑子,不能放任自己难得糊涂,由着自己性子去肆意宠爱儿孙。
  纵然儿孙满堂,可惜这种儿孙福,也难免叫人伤感。
  幸好太后她想得开。
  都说世间事最难兼美。
  晴儿和福康安,于她来说,绝无可能有祖孙的名分,却有比亲人更重的情份;五阿哥乃至七格格她们,纵然与自己不可亲昵相聚,但他们所享有的尊荣、地位与未来,却是晴儿和福康安万万不能仰望的。
  太后想得很明白,她只怕乾隆想不明白。
  “承德离宫”之称呼,始自世宗之时,世宗将热河行宫更名为承德,取其承受先祖德泽之义。
  承德离宫是圣祖所建,建造之缘由,与蒙古各部有直接关系。
  乾隆每年来承德离宫居住,也有个处理满蒙关系的意思在里头。而每次册封蒙古王公爵号的诸项事务,也都会在承德离宫完成。
  今年亦不例外。
  一日,乾隆见完蒙古人,见将到黄昏时分,便来到太后所居住的松鹤斋,给太后请安。正巧皇后也在。
  因为除此并无外人,他们三人也就少了好些客套。互相问安毕,便各就各位坐好。
  乾隆见太后脸上淡淡的,便道:“皇额娘猜猜儿子今日见到谁了?那个人皇额娘也见过的。”
  太后道:“皇帝今日处理的是蒙古之事,见到的自然都是蒙古人。若说我也见过,可就奇怪了。我素日相识的那些老王爷,近两年都老喽,改派儿孙辈上来了。”
  乾隆笑道:“正是儿孙辈才好。”说毕,看着皇后笑。
  皇后会意,遂悄声笑对太后道:“别是十几年前,太后您圈在慈宁宫才制住的那几个蒙古小勇士?”
  太后眼睛一亮,抚掌笑道:“是了。定是他了。我记得有圣祖爷的额驸,超勇亲王策凌的孙子。叫什么来着?”太后转着头,左右看看皇后和乾隆,笑道:“啊呀,哀家老喽,就在嘴边,偏想不起来。”
  乾隆忙笑道:“皇额娘才不老。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