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影情踪-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每日里即随着晨钟暮鼓;与大殿里的古佛青灯为伴;一心只做那菩萨的功课。可是;时间不长;师父贞定大师见他身体的伤势已经复元;便开始传授他少林武功。
    原来;他师父贞定大和尚;自幼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出家;练得一身好武功;最为善长的是“飞毛腿”和“隔山打牛”及“气箭弩”;盖世无双。只因他私下少室山替父报了家仇;遭官府通缉;所以;才被主持逐出师门;无奈何只好云游天下。他先去了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后游历在九龙山红山寺挂单时;被老禅师看中;问明缘由后;爱惜他武功过人;便留他在寺中教习武艺;后来老方丈圆寂;即由他继任了代方丈。太平军起义时;贞定曾与捻子首领张宗禹有过一面之交;爱惜宗禹是一员难得的勇将;后见捻军有难;被各路清军团团围困;显然是寡不敌众;张宗禹更是独木难支;便冒险将其子少侠张南亭救出了重围;给张宗禹留下了后人。
    贞定大和尚自得了徒弟法宏;爱惜有加;因他是猛将之后;先天素质极佳;所以将自身的武功;倾囊而授。不下十年;法宏出类拔萃;练就了一项绝世武功——“小鬼吹灯”;所向无敌。
    “小鬼吹灯”乃属“气箭弩”的顶尖技击术;它源是用吹筒来发射熏香﹑**的下三门暗术;经真定大和尚的师父淳普大师的一番改造;就变成了一门气功;他将吹筒里的熏香﹑**换成了小号的驽箭;近距离打人百发百中。到了贞定大和尚这一代;他闲用驽箭打人属于暗器;在武林中并不光彩;所以就把吹筒废了;改为直接用气箭打人。可这么一改;那功夫性质就变了;因那气箭从口中发出;首先须有极强的凝聚力;进而须有极高的准确性;然后再使其在运动中收放自如。真定大和尚这一练;就是二十年;他已能把一块缸砖拦腰吹断;所以;他就把那“气箭”二字改为“气剑”;意思是说这门武功;如用起来;能如同宝剑一般锋利。
    自从法宏和尚拜贞定为师之后;贞定大和尚就给法宏和尚将“气箭弩”的“气剑”;做了一番演练;使法宏和尚感到这门武功是特别的神奇;从而;也爱上了这门武功。可是;他练着练着;就觉着这东西没实用价值;只能作武术表演用。他就把这个想法跟师父贞定大师说了。贞定就跟法宏和尚解释说;只要将这功夫练到了收放自如的程度;其威力就会无穷无尽;怎么能说没有用呢?并鼓励他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法宏和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不分昼夜地用功;他这一练;没承想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居然将“气剑功”练成功了。
    功成那日;他只要随随便便的对准四周的一件东西;轻轻那么一吹;那东西就会无声无息地损坏了。他欣喜若狂;高兴之余把师父贞定大师找来;拿寺里的假山石做示范;表演给师父看。那寺院中的假山;是九龙山山上的岩石垒成;被他三吹两吹;吹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师父看了;感到他功力大进;着实也替他高兴;觉得俗话说的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理一点儿都不假。但仍对“气剑功”的威力心存疑虑;因石头的质地;必竟是脆的;不知他这“气剑功”对人体而言;可能会构成何种威胁?
    正在这时;因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一队鬼子兵出京抢掠;正巧来到红山寺。鬼子兵还没进寺;就胡乱开枪示警;想把寺内的和尚吓跑。他们便可肆无忌惮的将寺庙抢掠一空。这对鬼子兵开一顿枪之后;心安理得的进入山门;还没等展开队形;就被下来的法宏和尚拦住;法宏和尚对趾高气扬的鬼子军官警告说道:
    “敝寺乃清静佛地;不准外人前来兹扰;况寺内所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祖和观世音菩萨;极为灵验;一旦惊动了他们;来人将会受到报应。”
    当时;鬼子队里的通译;将这些话翻译给鬼子军官听;那些鬼子兵哪里会相信这些;便携着枪横冲直撞的走进大雄宝殿。法宏和尚见他们不听自己的劝告;就紧跟着他们屁股进入了殿内;瞅准机会朝着刚进殿门的鬼子兵手臂上一吹;那鬼子的手臂果然不出所料;竟拿不住了手中的枪;只听“咣啷”一声;那枪凭空掉在了地上。其余的鬼子看了;当时都吓了一跳。有一鬼子竟无端的朝菩萨开了一枪;法宏和尚就朝那开枪的鬼子的头上一口吹去;那鬼子忽觉一股大力向他撞来;突然将他两眼瞳孔击碎;他痛得大叫一声;扔了枪抱头大喊大叫;说他两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那通译以为是菩萨显灵;把此意说于鬼子军官听;那军官听了心中害怕;混身直起鸡皮疙瘩;便下命令让队伍撤出了红山寺。经此一试;法宏和尚高兴;心中有了底数;便更对师父真定大师;百倍的尊崇。因“气剑功”护寺有功;遂给这“气剑功”起了个非常幽默的名字;叫“小鬼吹灯”。
    几年后;贞定大师圆寂;法宏和尚继承了红山寺的方丈。他在寺后所建塔上;刻了一块碑记;将贞定大和尚这段历史;记述在碑记中;以纪念他的功绩。
    法宏自做了方丈;不但对自己身上的绝学特别的珍视;而且也更加爱惜和珍视世上的各类绝学及本领。按他的想法;他把红山寺这块宝地;加上自己身上现有的这“小鬼吹灯”的绝学;都做为他有生之年的一种本钱;他想把它们充分地利用起来;有心拿它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和名士;以求得自己在红尘内外当中;享用凡世间的、非常现实的极乐世界。这是他的一种境界;是不同于其他各种门派佛家的独特境界。他知道;他这想法对他来讲;是现实的、是一般人所不俱备的;也似乎有点儿江湖豪客的侠义味道。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在他的红山寺里;这些年里;他新收了不少这样的徒弟。比方说;有家为仕族出身;曾为书法名家“望三散人”的国子嘉——菩禾和尚;有破落户出身;曾受教于天桥名跤手宝善林的耿四喜——菩陂和尚;有曾拜围棋大师范世勋为徒的凌斯培——菩山和尚;有曾在太医院任首席御医的名医杨文礼——菩诃和尚;还有曾受教于八卦派掌门祖师董海川的名拳师仇振西——菩斋和尚。
    就拿那首座法旷大师来说吧;也是他从常州天宁寺里挖来的;当时属南派象棋名家的周少梅。前些日子;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公子;带兵来在红山寺;要拿他的方丈来做“少帅”的行辕;被法旷大师冷言冷语拒绝;因此;那些亲兵们要捆绑于他;当时被那“少帅”喝止;他怕法旷会因脾气不好而吃大亏;便让主持僧法海打发法旷下山去采买咸菜。
    法旷进京后顺便去了一趟白云观;去会那老朋友云中子和雾中子。法旷回寺以后;便把他在白云观的奇遇学舌给法宏长老;其中曾提及连仲三和龙剑秋是如何如何的天才;如何如何的年轻有为;直说得法宏对这俩个人爱惜得不得了;心痒难熬。没想到今天;那龙剑秋竟拿着连仲三的亲笔信;来庙上出家;怎不叫他欣喜若狂?当然;他要亲自将他收为弟子;并优待有加。
    却说龙剑秋斋后沐浴更衣;在禅堂接受方丈大师的披剃授戒;法宏大和尚受龙剑秋参拜大礼后;口念一偈云:
    “菩萨影现月;常游总是乖;众生心垢净;何处惹尘埃?”
    遂给龙剑秋起佛号为:菩月。菩月和尚授戒后双手合什;向法宏大和尚再次躬身施礼;口呼佛号云:
    “阿弥陀佛;善哉!谢师尊赐号授戒之恩!”
    礼成;法宏大和尚正待转身;忽见小沙弥来报说:
    “山下五里坡罗玺通的儿子罗希章,因吃了粘面子镆镆,又赶了十五里山路;灌了一肚子凉气;受了风寒,一病不起,两个来月用尽各种办法都不见好转,现连炕也下不来了;家人本已买好棺材,并不抱什么希望。但那坡里的韩老面说咱庙上能治,叫他家赶快把罗希章连床板一起抬了来;现就在寺外;百般求主持给看看;说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特请长老示下!”
    法宏大和尚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等快去山门处;把病人抬上来;至“理脉堂”看脉。”
    小沙弥遂与菩诃和尚等六七人听后;急往山门抬人去了。随后;法宏对菩月和尚说道:
    “听说你此前;在清德堂药铺当坐堂医生;今番赶上本寺来有病人;你须陪我诊病为是!”
    菩月和尚道:
    “听师父吩咐;弟子遵命!”
    说着;便随法宏大师往“理脉堂”走来。
    此时;菩诃和尚等众已将病人抬进“理脉堂”地上;法宏大师即走上前去;掀开门板上盖着的棉被;看那罗希章的病容;又号了脉;随之即先让菩诃和尚诊病;令其为病人开一药方。然后;又命菩月和尚也给病人诊病;并开一药方。法宏大师接过两纸药方仔细看过;均轻轻地点了点头;而后;就在两药方处添添改改。菩月在旁看得清楚;只见药方上写:
    “柴胡、天花粉、干葛、牛蒡子、黄芩、桔梗、连翘、石膏(各二钱)甘草、升麻(各五分)硭硝(一钱;另包)”
    药方写毕;遂交给菩诃和尚;派人去永新堡药店抓药。到了晚上,抓药的回来了;他让菩诃和尚将药熬好;让菩月从门板上将病人扶起;将药灌下。半夜,罗希章大汗淋漓,法宏大师命人将院内荷花缸内的黑泥糊挖出;糊在罗希章的胸前。过了一会儿;那糊在胸前的稀泥就烧成了干片子;他就命菩诃和菩月俩人;轮流将病人身上的干片扒掉;重新再糊新泥。折腾到后半夜;罗希章的病情才渐渐平稳了;次日清晨,罗希章退烧了;又起来大便,倾肠而尽。法宏大师便命“斋膳堂”熬些浓浓的小米稀粥;给罗希章吃;他便起身回方丈睡觉去了。
    从此;那罗希章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直到第五日;罗希章已痊愈;他父罗玺通及村人;俱都上山来礼佛拜菩萨;对方丈、主持、首座等;千恩万谢而回。菩诃和菩月二僧;眼见这前所未闻的医疗之法;竟使待毙患者;好得如此神速;都惊得目瞪口呆;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册第二卷 侠义洒京华 十三。“赢台”较艺
     更新时间:2010…12…8 11:11:33 本章字数:5640

    十三。“赢台”较艺
    第二天;法宏大师便召集菩陂、菩斋和菩月和尚;到寺外后山紫竹林旁;一处名叫“赢台”的地方传授武功。来到这里以后;菩月和尚忽觉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只见此处;三面是山;青翠缭绕;脚下是溜溜平的一块沙地;眼前;向下看是万丈深渊;往前看;一马平川;能看出三五十里地以外出去;白云飘飘;空气清新;真所谓人间仙境。
    长老让菩陂和菩斋和尚他俩;先各自练他们那本门的基本功。菩月仔细观看;只见他俩所练;全不相同:那菩陂上来把上衣扣袢解开;脱掉了褂子;露出了混身紧绷绷的“腱子肉”;然后将粗布褡裢换上;结上腰带;围着场子走起了摔跤的“跤架”;只见他跳着鹰步,脚底轻盈;腰胸稍弯,两臂乍乍着;上下摆动,模仿雄鹰展翅的姿态;他一会儿左跤架;一会儿右跤架;那两脚变化出盖步、背步、滑步、冲步、跟步、弧行步、车轮步等步形;煞是好看。再看那菩斋和尚:他两脚并齐,两手下垂,松肩提顶,首如悬磬,目往前看。随后将身子往下一蹲,左腿往前迈了一步,双手往前一伸,左手圈于胁下,右手随着一转,右肘护住中|穴,将头一扭,看左手掌的姆指;凹腹吸胸,空胸紧背,掌不离胁,肘不离胸,龙骧虎坐,两脚正踢膝并行;此乃用的是自然之力,啊!这正是当代八卦掌泰斗董海川所传的内家之法——“八卦柳叶绵丝掌”!
    菩月和尚正看得出神;忽听长老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