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夫家的小娇娘-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搞旅游?”

“十一叔,那不一样,人家那里都是有组织上规模的。远了不说,就说魔都舟庄,一天能接待多少游客,能赚多少票子?我们溪止条件更好,为什么就不能赶上人家?”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前面一群老头儿也互相交换着意见,然后等着杨海龙的下文。

“为什么非要买沿河老街呢?主要就是做一个口碑,做一个品牌,让外地的游客一提到溪止,就想到‘哦,那里有一条沿河老街很出名,值得去看看’。要不然像现在这样大家各搞各的,赚的都是零散钱,没得意思!”

杨海龙的说辞一套一套,不过这些古镇居民自然有他们衡量价值的朴素标准,有人就在下面质问道:“就算大家把地卖给你,开发出来还不是你赚钱,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听到镇民的质问,杨海龙点点头对着那边喊了一声:“说得好!”

然后耐心解释道:“大家都以为我做这个东西会是赚了你们的钱,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搞着这件事情,同样是需要投资的?别的不说,单单只算老屋居住面积和市区房一比一置换,这就没让你们吃亏吧?还不说其他的补偿。”

顿了顿,杨海龙又笑着分析:“其实这还是其次,刚刚我说了,最主要还是把我们溪止的名气做起来,到时候虽然一说溪止就是‘沿河老街’,但是他们来了以后,回不去其他地方看看吗?搞旅游就是要人气旺,只要人气旺了,那就什么都有了!”

旁边杨海龙的大伯适时插了一句:“海龙这个买卖,卖了房子的人不吃亏,就算不是住在沿河老街两边的人,也会受益无穷。总体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害,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要是姜还是老的辣,杨海龙大伯这一句话,立时就受到了那些不住在沿河老街两边居民的拥护——卖房子和自己不相干,而且到时候家乡人气旺了,自己也是受益者,怎么看都是好事儿啊!

于是底下簌簌索索就议论开了,不少原本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无关的人,现在也被调动起了积极性,和周围人盘算着事成以后的“钱”景。

“而且!这里的老屋和市区新房等面积置换,除了能把户口转到市里面,孩子上学,看病什么总比在镇上好很多吧?”杨海龙抓住为人父母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心理,不予余力地蛊惑着,不过在这一点上,倒的确是惹得不少人心动。

一个家中有小孩的男人就挤上前问到:“海龙,你只买沿河老街的房子?我们这边木巷的房子你不要?”

尽管杨海龙一直在做工作,今天又在宗祠大会上重复卖地换房的好处,可还是有不少沿河老街的住户没有下定决心。

相反的,也有不少不是沿河老街的镇民,对于杨海龙的提议大为心动,只可惜自己的房子人家没有看上,现在趁着族会的时机,就当众问了出来。

“大家都是镇上的老乡,都是杨家人,我也不想厚此薄彼。”杨海龙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过我的资金也是有限的,算是给大家起个示范作用,其他的地方,就只能等到以后了。”

一边说还一边拱手致歉,脸上满是无奈。

不过他这表情却也不是装出来的,要是手头资金充裕的话,杨海龙倒是真会把整个溪止都盘下来。这个古镇对于眼界开阔心思活泛的杨海龙来说,简直就是未经打磨的璞玉一样,倒时候真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后,谁还会愿意把房子卖给他?

虽然杨海龙几乎快要舌绽莲花,不过对于少部分祖祖辈辈就在溪止长大出生,然后又魂归这片土地的人来说,还是不怎么愿意。

这一类人里面,最多的就是一些老人,虽然看起来杨海龙开出的条件相当公平合理,不过却对这些乡土观念极重的老人没什么诱惑力。

“海龙,不是我们不想支持你,不想看到镇上发展起来,确实是祖宗的家产买不得。”

杨海龙连连点头,似乎很能理解这些老人的心思,不过随即又话头一转:“三叔公,你们完全可以这样嘛,和自己的儿子换房子。就像你的房子在沿河老街,但是阿庆兄弟的房子在门碑口上,父子两把房子一换,您老人家还是留在镇上,阿庆兄弟就可以带着一家人到城市发展,这个方法你们说怎么样?不说两全其美,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吧?”

杨海龙到底是做过生意,早早就想出了相应的对策,这话一出口,被他称为“阿庆兄弟”的那个男人,也在底下跃跃欲试地看着自己父亲,显然是大为意动。

第165章进逼

杨海龙这边巧舌如簧地鼓动着大家,一边许下重喏,一边给大家描绘城市的好处以及古镇开发后的前景,倒是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讨论中来。

而他刚刚提出的父子换房,亲戚换房的主意,倒也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的老人自己不愿意离开,但却还是很希望儿孙辈们能够走出这个水乡小镇的,现在有了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把自己的儿孙们招过来仔细商议着。

“行了,海龙,你想买别人的老房子,我不会说一句话,也不干涉。但是我自己的房子是不会卖的。”

杨天英等了半天,就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人对杨海龙提出意见,不过眼下这一片热火朝天的议论,看上去居然是没有几个人不动心的,就让杨天英沉不住气了,这才表示了自己的意思。

“哎,天英叔,我记得卫国大哥的房子也是在木巷那边,你们家小健和思思就不想去城里面上学么?”

杨天英不动声色地摆摆手:“你卫国大哥要是想去城里,就该他自己去想办法,我这个老房子虽然也是留给他的,但是现在还是我说了算。”

杨海龙心里面已经是颇为不奈了,眼中有阴沉的神色闪过,然后求救一样看向自己的大伯。

如果杨天英不同意买房的话,那么他的三弟杨海英,还有连襟兄弟杨凡江,都是肯定不会卖的,再算上他们这一支里面其他的晚辈,加起来就是整整八家人。而且这些人的老屋,还都是在沿河老街上位置最好的地段,譬如桥头,廊棚这些黄金地段。

如果不能买下这些关键地段的老屋,那么这一次的开发无疑会失去相当的意义。

并且开发完毕以后,就更是为这些钉子户做了嫁衣。

杨海龙大伯是清楚侄儿的计划的,知道杨天英要是不松口同意卖房子的话,杨海龙的赚钱大计的确就难以实施了。

虽然不愿意像逼迫一样强求人家卖房子,但是又觉得自己侄儿提出的等面积置换房子,倒也不算让族人吃亏,而且还是很多人都支持的办法,再加上又是亲疏有别,他就打圆场道:“天英,不是我为了自己侄儿子说好话,他的这些说法,的确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一来亏不到大家,二来还能为我们溪止的发展做贡献。你看这……你是不是还是支持一下海龙这个事?”

“不是我不支持,海龙愿意买谁的房就让他去买,我肯定不说二话。但是我们自己家里的房子,的确不想卖,还请老哥谅解一下,总不能搞什么强买强卖对不对。”

杨天英这话一出口,杨海龙大伯倒也不好说什么了,宗祠大会虽然是族中商议重大事务的地方,可也不能逼着人家卖掉祖宗的房产,这种事走到哪里都是说不通的。

不过又想起来的时候,自己这侄儿许给儿子的好处,他还是咬咬牙道:“事情不能这么说,如果说海龙买房子是他自己的私事,那么买不买在他,卖不卖是你,要讲究个两厢情愿是不是。但是现在搞的这个事情,明明就是为了大家,你还只顾自己家里,那就不好了。”

“嗬!老哥你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我不敢接。”杨天英鼻子哼了一声,脸色也有些难看了:“这还真是奇怪了,我杨天英在溪止住了一辈子,祖祖辈辈就是这里的人,现在临到老了,还有人要把我赶出去?这还真是稀奇了。”

“天英你这话就没有意思了,什么叫赶你出去,我说的话,是想让你多多考虑一下,为我们这块土地也尽一份力量。海龙他也没有说霸占你的房子吧,还不是合情合理地提条件,你要是觉得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再商量!现在一开口就是赶出去,太难听了吧。”

旁边杨海龙也帮腔道:“是啊,天英叔,条件还可以再提,大家一个族里的人,不要把话说这么死嘛。”

“我就是不想卖房子还不行?感情我自己的房子我自己还不能做主了?你们这不是要把人赶出去是什么?难道不买我这个房子,你就不能开发旅游了?”

杨海龙大伯无话可说,毕竟心中还是不愿意和族亲翻脸,但是杨海龙心里面却恨恨不已,暗道你不卖给我房子,到时候我把这里开发起来了,你不是白白跟在后面捡便宜?

于是压下火气赔着笑解释:“天英叔,现在这个旅游开发,讲究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你的房子钉在这条街上,那不是跟一块好布上面打了几个补丁一样?”

杨天英讥讽地看了他一眼:“大不了我把房子也按照你们的装修样式翻新嘛,那不就没有问题了。”

杨海龙心中暗骂一句,终于把自己大伯交代“留两份余地,不要翻脸”的交待抛到了脑后:“不是这个问题,我承包这条街,是要和区政府那边签订协议的,还有别的人夹在里面,政府那边肯定是不会同意。”

“政府那边不同意你就不要搞了。”

杨天英也是正在气头上面,说话也就冲了一些,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这话说出来,却是让那些有些想要卖掉房子的人,心中不太舒服了。

杨海龙又是个比较会察言观色的人,看到杨天英火气上来后说话露出了破绽,就故意大声煽动道:“哎,天英叔,我现在也实话实说,当时区里面给我的要求,就是打造江南文化一条街,你现在一家不同意动迁,肯定会拖累整个工程的进度,拖累别人愿意搬迁的住户。本来还准备是在五一之前完成开发,劳动节的时候看看效果,你这……”

然后又给场子里面使了个眼色,底下立刻就有人吆喝起来:“天英叔,你自己不买房子,就和其他人换一换嘛,不要耽搁我们去城里,我老婆还指望着我家康康过年完了能进市小学的,你现在这么一搞,我们家小孩怎么办?”

有人开了这个头,自然就有人附和:“是啊天英叔,我还指望海龙早点儿把工程搞完了,到时候也在镇上搞点儿副业,你这么一整,我到哪儿搞补贴去?你给我们家发啊?”

这些打小就在一个地方长大的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有些从众心态,而且杨海龙又许以重利,现在一个人开了口,自然就有无数的人开始附和起来。

这里面老人都没有怎么说话,一来是他们之中,真心想要离开镇上的人不多;二来杨天英不同意卖自家的房子,这根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总不能说是为了大家伙儿,就强行非要人家接受动迁。

但是他们却也没有出言支持杨天英,因为杨海龙早早就给这些族中的耄老打过招呼,说是开发完成后,整个杨家大族都会得到不少好处,而且说的有理有据,让他们也无法怀疑。

这两厢比较之下,他们也就采取了三不政策,不支持,不反对,也不去干涉。

至于杨天英和杨海龙之间的纠缠,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吧。

看到族里话事的老人都不出声了,场子上面的人就更加闹腾起来,里面多数都是准备换房的人,少部分犹犹豫豫还在观望,但是也颇为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