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中草木深-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惠想自己是个坏女人了,居然觉得跟着丈夫这么些年,还生了儿子,却实在是没有和他这几天的日子开心,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太短了,就这么几天就没了,大概以后剩下来的日子,自己都要靠这点回忆活着了,这偷来的几天,自己眼看着也要付代价了,自己爹当时怎么就不能把自己嫁给他呢?那样多少好呢?
  八十年代上下,乡村里的年轻男女,大多数还是听从父母的多,虽然自由恋爱喊的响,但是半封闭的环境下,哪里又有那么多机会自己去找另一半,家长的权威还是很大的,做子女的一般还是都听从的,反抗私奔的不是没有,只是真的少,出一个就会被说很久,多数也没什么好的结果,都被人拿来当反面榜样了,阿惠当初未尝没有想过要偷偷的把身子给了隔壁的他,生米做成熟饭了,看她爹还能怎么样,她是真的去找过那个哥哥的,只是他不愿意,一听她这么说,就站的远远的,说是不能害了她,也不能害了自己,叫她赶紧回家去,自己流着泪要回家,他却又来抱着她亲着她,说他对不起她,实在是娶不起她,他一家还要在这村里过下去,也不能带着她走,走又能走去哪里呢?
  那些婚前的事情,自己嫁过来之后,本来都深深藏在心底,再也不敢去翻动,每年回娘家的时候,悄悄的看下他,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能做了几天夫妻,她还盼着做长久夫妻,却发现人生真是峰回路转,事情居然会到了现在这样,老王都觉得要死的人却偏偏没死成,渺无音信的公婆本以为不会回来了,居然就这样神奇的出现了,昨天一大早公公带着丈夫儿子去了省城,然后现在婆婆还要带着自己回娘家,回去了会怎么样呢?爹会暴怒吧?他可是会掀桌子打老婆孩子的人。
  阿惠提心吊胆的等着婆婆起床,又做了早饭,把饭菜在桌上摆好了,恭敬的请婆婆吃了,自己胡乱的喝了几口粥,就收拾起了出门的衣服,眼看着婆婆吃完了,就去收拾了碗筷拿去洗了,这时候大伯走了进来,她婆婆看见忙站起来笑着问好:“大哥这么早啊,早饭吃了吗?”
  “还早啊?我早饭吃了连山上都去过了,田里的稻谷都去看了下,过几天就能割稻了。”
  “大哥就是勤力啊,我也刚吃好了,那我们就出门去吧,阿惠,去换了衣服我们去你娘家。”
  “哦,知道了,娘。”阿惠咬咬牙,伸头缩头都是一刀,总要走这一遭的,只要自己扛住了,总还是有活路的。
  阿惠婆婆走出家门的时候还吩咐了阿惠先去小店里,她第一次去亲家那边,总要买点东西去的,他们这次回来的急,那边走的时候风雨大,买了东西也不好放,带的东西就少,自家人都不够分,就不给亲家那边拿了,小店里买点白糖点心也能凑合了。
  村中央的大井边,早上起早洗衣服的人把井台都打湿了,洗衣服的人都走了,井台还是湿漉漉的,阿惠婆婆看看这井台,笑着对大伯说道:“这井水还是这么清,我记得以前早上这里就都是人,提水的挑水的,都要排队呢。”
  “今天咱们来的晚,哪天都要排的,要么早点来,早上人多了去了。”
  小店里进门就是一股纸包糖的香气,阿惠婆婆笑着和店主打招呼:“阿叔,多年不见了啊。”
  店主本来坐着的,听见声音抬头来看,仔细看了看才认出来,赶紧站起来笑道:“原来是你啊,我说怎么今天一大早外面的鸟就叽叽喳喳的叫,原来是你要来,这是多少年没回来了?”
  “总有个二十多年了,我是走不开身回来啊,我心里不知道多想回来呢。”
  “出门在外就是难啊,难为你们这一住就是这么多年了,也是你们能干,要是一般人,也不能够安家在那边。”
  “都是混口饭吃呢,阿叔啊,白糖帮我秤两斤,这点心也拿两包,这个桂花糖也要,再拿个一条烟吧,就要那个大前门的。”
  “要这么多东西啊?这是要去哪里呢?”
  “这不是我二十多年了第一次回来么,亲家都还没见过,今天打算去媳妇娘家做客呢。”
  “哦,噶是要去的,你篮子带了么?我给你放篮子里。”
  “阿惠。”
  阿惠一直站在后面低头听婆婆和店主聊,这时候听的招呼,就赶紧上前,把柜台上的糖和点心和烟一样一样的都放到篮子里,然后自己提着看婆婆和店主笑着说了先走了,三个人才出的店门。
  再次走过这大井边,阿惠就跟着婆婆和大伯,三个人一路出了村走着去她娘家,白天村里都只剩些小孩子和带着他们的老人,小孩子天真的眼睛和老人们鄙夷的眼神,都落到了阿惠的眼中,她看了就低头,听她婆婆一路笑着和人说话,说着要去看亲家的话,好不容易出了村,过了木桥向左边走,沿着中山一路往前,再过了一条河,沿着河往上游走去,河水清清,山势弯弯,不知道走了有几个弯口,阿惠的婆婆一路和大伯说话,说的都是回忆,他们年轻时候,这边的山上柴火多,住的人家少,潭村很多人都到这里偷偷的砍柴回去烧,那时候多辛苦呢,走很远的路只是为一点烧火的柴,爬很高的山只为找口吃的,很多时候辛苦整天回家了,只能喝一碗汤,一年到头了,也就过年时候才有一碗米饭吃,那时候都盼着过年呢。
  大伯听着他弟妹忆苦,忽然问道:“那你们这些年在福建过的怎么样呢?”
  “哪里都一样呢,刚去的时候,是在那边做割甘蔗的苦力,起初不会割,你弟弟手上弄的都是伤口血泡,回来我看见就掉眼泪,赚的钱真的都是血汗钱,那时候咱们这边没饭吃,那边是勉强能撑过去,到底是靠海,海里东西多,后来我们就搬到海边那个城边去了,给人上船去做事,那都是赚的卖命的钱,后来认识的人多了,日子就好过点了,老天保佑这些年有些风雨也平安过来了,就是在那边生了几个孩子,我们户口也迁移过去了,那边都走不开回来了,这边家里就都是我大儿子了的了。”
  “上船做工啊?那是要出海了?”
  “是,到海里去捕鱼,他每次出海,我都求菩萨,天天的担心,回来了才能睡的好。”
  “哎,这大海里听说没边际的,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啊。”
  “谁说不是呢,他这些年年纪也大了,也想过不上船出海了,就是家里下面的几个孩子还小,生的晚了,都在读书呢,没钱过不了日子啊,该去还是要去,我也在海边给人做工,多少也赚一点,家里也好过点。”
  “都不容易啊。”
  “是啊,这次接到大哥你的电报,我真是哭死了,去年接到信,还以为是小病,过段时间也就会好的,家里也走不开,人不能回来就寄回来一点钱,谁知道现在这样严重,我儿子也是,自己爹娘倒生分了,不敢说实话,早说病的这么重,我们无论如何会赶回来的。”
  “老王这个人呢,从小就知道体谅别人,就觉得不该给人惹麻烦,他小时候,他爷娘在山上干活没回来,别人都吃午饭了,他没得吃,我叫他去我家吃,他总是不肯,太懂事了啊。”
  老王的娘脸上就露出要哭的样子,强忍住了,前面转弯就到这媳妇的娘家了,今天是来□□人的,可不能先自己哭了。
  阿惠的娘家村子是个在两座山中间的小村,又有山上的溪水汇成的河把村子分成了两半,这边的人这时候早就都在山上了,有在家的看到这时候来走客人的阿惠十分稀奇,农忙时节居然这阿惠回娘家来了?
  阿惠娘家这边的房子都是拿溪滩上的鹅卵石和黄泥搭建的,以前的手艺人手艺了得,也是环境逼迫出的,这边的人都穷,买不起青砖买不起太多石头,就在下层用现成的鹅卵石砌在外面,里面的墙用上黄泥,拿木板围起黄泥筑墙,一层层的夯实,这是最外层的房子的墙面做法,里面一间间连接着的屋子的墙就都是用的木头板壁了,穷人过日子都不敢讲究,这样搭建的房子,对这里的人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阿惠在前头带着婆婆和大伯往自己家走,离父母家越近她越是想回头,可是回头了能去哪?
  “咦?阿惠你怎么回来了?”前面家门口走出了阿惠的母亲,看见她大早上的回来了,吓了一跳,看她神色急忙又问道:“你这是怎么啦?怎么这个样子?前些天隔壁的..”她还想说什么,阿惠连连给她使眼色,她好歹会看自己女儿的脸色就赶紧闭上了嘴巴。
  “娘,这个是我婆婆,前天晚上刚到的家,你们还没见过呢,这个是我们老王的大伯,虽然隔的远了些,但是一向很关照我们家的。”
  “哎呀,是亲家母啊,这倒是没想到,这大伯也是难得的客人,快请屋里坐去。”阿惠娘忙热情招呼,这真是第一次见亲家母呢,不过这一大早来,也不知道是有什么事,前几天隔壁的那孩子回来了,在家住了一晚上就出去了,说是去做工去了,她也不知道女儿那边到底怎么了,有村里人去潭村带回的消息是女婿和女儿一起去了医院,她听到倒是放心了,但是她又担着另外的心事,这女儿倒是怎么打算的呢?又和隔壁的这个好,那边又是丈夫儿子的,做人真是不能太贪心哦,都怪自己耳朵软,女儿求一下哭一下就答应了瞒着老头子,现在报应来了吧,亲家们回来了,这女儿做的事肯定是被他们知道了,这是要上门问罪了么?
  “亲家母啊,亲家不在吗?”阿惠婆婆在桌旁坐了下来,看这家里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泥地面都扫的十分清爽。
  “他一早就带着我们家几个小的去了山上呢,我叫人去喊他回来。”阿惠妈妈走到门边喊了个孩子过来,叫他去山上哪个地方喊人回来,因着挺近,孩子答应了就跑去叫人了,阿惠妈妈就转身回来拿了三个碗,要泡糖茶给他们喝,大伯说他不喝甜的,就另外换了一杯茶,阿惠接过这一碗糖茶,想起以前每年正月里自己两夫妻来的时候,娘总是客气的对待自己的丈夫,但对自己却随意,今天婆婆大伯两个长辈一来,娘连对她的态度都变了,她忽然无比清晰的明白感受到自己的地位,自己是出嫁了的,在这娘家是客了,她的家在潭村呢,她的人生都是因她丈夫这边的变化而变化。
  阿惠的婆婆看一家之主还没回来,就东拉西扯的先和阿惠娘谈起家常,说了几句话,就知道这是个老实的妇人,一般乡村里最多的也就是这样的女人了,家里能操持也能上山下地,安排些人情简单来往,生几个孩子,然后慢慢老去,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老婆,我活还没做好呢,你急着叫我回来做啥?是哪家客人来了?”一个强壮的中年男人走进房子里来,看家里坐着女儿和两个不认识的男女,便问道:“阿惠,这两位是?”
  “阿爹,这个是我婆婆,前天晚上刚和我公公从福建回来的,昨天我公公陪着老王和我儿子三个人一起去了省城看病,今天我婆婆和我大伯来咱们家里看下。”
  “原来是亲家母和亲家大伯,快坐下快坐下,真是难得,福建回来的?那可远了,女婿去了省城?那他肯定就会好的,大地方的医生总是厉害的。”
  “亲家说的是,我大儿子就会好起来的,这几年可多亏你们阿惠照顾了。”
  “哪里哪里,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