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的纨绔呆萌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耽沉默地退了下去,朝歌却难以平静,卫衍看也不看朝歌,便知道这丫头坐不住了,缓缓道来:“去吧去吧,省得一身怨气令人夜里难眠。”
  “你才一身怨气!”朝歌撅着小嘴回了一句,却也知道趁着卫衍反悔前忙飞快地从卫衍身侧爬了起来跑出殿去,便是卫衍坐着不动,微微抬眉,便已听到殿外伺候的宫人急急忙忙跟上去的声音。
  明下月侍立在侧,轻晃折扇,这殿中的冰已经化了,且已过申时,倒也凉快,今日卫衍在午后难得小憩了一会,此时更是姿态闲逸,似刚刚的困顿还未消去。
  “想说什么,说吧。”卫衍眼也未抬,只慵慵然侧卧着,一手支着头,凤眸垂敛,却仿佛能将明下月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一般。
  “陛下天目,奴才不敢扰了陛下兴致。”明下月讪讪地笑了笑,他虽对墨耽那奴隶有几分赞许,但对陛下让墨耽这么一个要背景没背景,要资历没资历,这年纪也尚且不能服众的卑贱奴隶为王军之将,明下月仍是不解:“若是那奴隶命丧北境事小,伤了王军兵士之心事大,陛下……奴才愚钝,怕参不透。”
  墨耽一步登天,不知是福是患。且不说这奴隶墨耽是否真的有能耐,陛下此举只怕令雄狮之兵也不能心悦臣服,为将者,谁不是抛头颅洒热血一步步爬上来的,陛下纵然要历练那奴隶,可也不必急于一时。
  “这是她的人,那丫头虽糊涂,看人的眼光却不赖。”卫衍的声音低沉暗哑,飘渺悠远,又意味深长,这是她的人,他不可能护得了她一世……
  若是难成大器,死的不过是个小小奴隶,若是那奴隶真有几分本事……
  ……
  朝歌离殿的时候,墨耽尚未离远,他前方有太监引路,是不便于宫中久留,但朝歌追了上来,那太监也不敢阻拦,纷纷行礼退让。
  “墨耽!”朝歌喘着息,她心中是有些不快的,只觉仿佛不认识墨耽了,墨耽也与自己生疏了许多。
  墨耽看着她,刻意往后退了一步,恭敬道:“小姐。”
  朝歌看着墨耽越发疏远,越发气恼:“你为何变了!”
  这充满孩子气的指责,她看起来小脸委屈气恼,墨耽心中一柔,不忍看她有丝毫不快,可他仍旧强制压抑了上前哄她的冲动,别过了脸,少年清俊的面容绷得紧紧的,没有一丝笑意:“我并未有丝毫改变……只是如今小姐身边不再需要一个无能卑贱的奴隶,唯有强大,才能守护你。”
  守护……
  “可,可卫衍也说了九死一生,九死一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吧?”连歌儿都知道的意思,墨耽那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
  墨耽仍是别着脸不看朝歌,可眼底却有温柔缓缓掠过:“便是那万分之一的生,也足以令我感激涕零。墨族之诺,并非儿戏,你不需要一个奴隶墨耽,你需要的,是能披荆斩棘的墨耽。”
  “但你真的要向卫衍说的那样……那样赶尽杀绝吗?墨耽,你并不是这样的人。”朝歌的眼神黯了下来,怎么连墨耽都和卫衍说一样的话了,就像卫衍说的那样……墨耽果真为此事感激涕零吗……
  墨耽自己便是绝境中走出来的人,他一贯痛恨当权贵族视人命为草芥,诸国逐利兴起战事本就是罪孽,西梁覆灭,百姓已是疾苦,更何况,那流离失所的西梁公主一定吃了很多苦头,公陵哥哥寻了她这么多年也没有寻到,一个与自己一般大的无辜稚子,何以就成了端起争锋的源头了呢?
  “若能换取荣华富贵,滔天权势,一个人两个人的性命算得了什么。”墨耽沉下眸来,语气坚决,他说的分明是违心的话,可却令他自己也难以否认:“若非如此,我连踏入殿中与你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他日风雨欲来,如何能护你!”
  他二人起了争执,但墨耽却不愿意与朝歌有丝毫争执,轻叹了口气,墨耽只好趁朝歌闹脾气前向她行礼告退,态度恭敬而又疏离,只在他转身离去时,朝歌隐约中似在风中听到了他低沉不移的声音:“信我。”
  信他……信他能够安然回来?还是信他定不辱卫衍的授命?抑或是,信他一定能得荣华富贵,滔天权势?
  ------题外话------
  哈哈,厚着脸皮说二更。总算把之前欠的一章补回来啦!520个收了,真是个吉利的数字,谢谢你们爱我~

  ☆、080 邺康新贵

  从初夏到夏末入秋,数月光阴匆匆而过,都说天下百姓是健忘的,数月前曾有无数文人政客为以血谏君的终古鸣冤不平,甚至有人著书批判,经卫衍近乎雷霆暴虐的手段镇压之后,那些论著几乎消失无踪,仿佛从来都不曾现世过一般。
  而最是健忘的升斗小民的口中早已不再谈论终古惨死,卫衍暴政,和那耗尽半数国库财力的奢侈行宫的建造,便是手中铁笔最公正不阿的史官也如历史长河中流淌得最平静的看客,悄无声息地翻过了波澜壮阔的那一页,就连那场残酷的镇压和焚烧著书,也不过以“焚书炮烙”四字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后人会回想起这残酷血腥的历史,但眼前的百姓却早已将数月前的人心惶惶遗忘。
  而今北周上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北周的新贵……那奴隶出身的天才少年,他堪称鬼斧神工,以卓绝的才干令资历元老的能臣老将心悦臣服,竟听凭一个尚未及冠,甚至无半点身家背景的奴隶少年差遣,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北境捷报一封一封的往邺康里来,单凭一个从未有军戎资历的少年,竟让北越、冉魏两国的合纵之策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这是朝歌在数月之中收到的第十三封捷报,卫衍每每阅毕了那捷报,皆会命人送到朝歌宫中。
  几乎是戏剧性的发展,朝歌便透过那捷报上的只言片语,仿佛亲眼看到墨耽是如何一步步顶着铺天盖地的嘲讽与质疑,到如今被人人誉为“邺康新贵”,那段经历,便是说书人唾沫横飞也道不出半分精髓来。
  “贵妈妈,姑姑,墨耽又派人送信了。信中说,梁州之乱已平。”朝歌心中是替墨耽高兴的,这世上很多事情,仿佛都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转变,墨耽,邺康的新贵,若是能得卫衍信任,未来前景不可估量,国师府、未来的皇后、军权新贵,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无形的线将这只言片语穿连了起来,一股朝歌从未在意过的力量,在慢慢的成长……
  墨耽的十二封捷报,未提及半字与梁国公主有关的事,卫衍曾提点他,北境欲平,需得斩除根源,而墨耽只字未提此事,却并不妨碍捷报一封一封的传到邺康来。
  “听说了,都城之中的百姓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兰玉姑姑也替墨耽高兴,更替朝歌高兴,朝歌如今还小,国师府虽富贵,但在朝中毕竟无实权,而他日朝歌为后,朝堂上下皆牵连复杂,朝歌手中都需得有能令人震慑的筹码方能站稳脚跟,朝歌如今还未思虑这样久远的事,但兰玉姑姑毕竟是宫廷朝堂斗争中的老人,自然凡事看得透。
  “这样快?可捷报不是才刚刚送进宫吗?”朝歌抬头,以为兰玉姑姑说的沸沸扬扬,指的是第十二封捷报又送进邺康的事。
  “那北越的三皇子实在是个怪人,起先和冉魏结盟,可北越说翻脸就翻脸,这合纵之盟自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土崩瓦解了,北越的态度暧昧,令冉魏夹在北越、北周之间进退不得,生怕身后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行事啊,自然也是畏手畏脚。”
  兰玉姑姑说的也不算什么秘事,那北越三皇子前脚和冉魏结盟合纵制周,后脚又亲自派使臣往邺康送国书,邀卫衍出席北越皇子的婚典,使臣前两日刚到邺康呢,都城之中的百姓自然议论纷纷,都说那北越坑了冉魏,令冉魏无心挑衅,两国的态度又暧昧得不行,梁州之中蠢蠢欲动的前梁旧贵自然偃旗息鼓,不敢轻举妄动。
  见朝歌面带困惑,兰玉姑姑笑道:“那北越的态度虽然前后不一令人费解,成了合纵之危解决的转机,但墨耽的功绩仍是不可没,否则近日被周上下,也不会盛传邺康新贵之说了。”
  “墨耽真厉害。”朝歌抿嘴笑了,她知道姑姑是怕她误解此次合纵之危能解决全靠外力,而非墨耽的功绩。
  “可不是吗?”兰玉姑姑深表赞赏地点了点头:“毕竟是墨族之后……真正的墨族之后。”
  墨族人擅机关术术,又有自成一脉的阵法奥妙,都说墨族自古为辅臣,若得墨族人相辅的君主,常事半功倍,在军事攻防上尤其坚不可摧。如今能成为真正的墨族之后的……恐怕也仅此一株了。
  若不是墨耽的作风令北越与冉魏称奇,不敢贸然低估,又加之北越荒唐变卦的政治态度,才令那冉魏生出前后危伏的顾虑,无心挑衅,偃旗息鼓。机运有之,墨族之才有之,方才令那些能臣老将出于对实力的崇拜和后生的可畏,心悦臣服受一个尚不及弱冠的少年差遣。
  毕竟战场之上关乎性命,才干和能力,远比身世背景要重要得多,军中多少大将,皆是凭刀枪抛头颅洒热血一步步爬上来的。
  两个月前,太皇太后出关,这些日子朝歌完成了黄仁太妃布置的功课,每两日怀之和明之也会依召进宫为朝歌授课,其余大部分时间,朝歌都会陪着太皇太后说话用膳,太皇太后很是喜欢朝歌,这几个月似乎也因为朝歌陪在身边,心情明朗,太医请脉时都说太皇太后的身子硬朗许多。
  晚膳时分,朝歌陪太皇太后用膳,因老太太身子不好,饮食上有多方面避忌,每次用得都不多,但那膳桌之上却每每都丰盛得很,做的都是朝歌喜爱吃的,别看朝歌人儿小小的,用膳却乖巧得很,看着她进食,便让人的胃口也跟着好了些,每和朝歌一道用膳的时候,太皇太后才会破例多用一些。
  看着朝歌吃得香,太皇太后笑了,边亲自为朝歌夹了菜肴,边对伺候在侧的兰玉姑姑和贵妈妈笑道:“瞧这丫头,谁说她以往用膳都要哄着喂着的?我瞧着在我这儿倒乖巧得很,看歌儿吃东西,比看别的有趣。”
  “奶奶笑话歌儿……”朝歌红着脸腼腆地笑了笑,倒有些不敢放肆地用食了,她将黄仁太妃教导的仪态全忘了,因而太皇太后才会笑话她。
  太皇太后慈眉善目,眼含宠腻,看着朝歌这红着脸的小模样,就恨不得将所有好吃好玩的皆赏赐“兰玉,前两日北越使臣来邺康,带来了些北越盛产,像那肉干……羞果儿,还有什么……什么国之宝,陛下命人送来的那些小玩样,回头让歌儿带回寝殿中玩,放我这儿啊,也是转眼就给忘咯。”
  兰玉姑姑笑道:“北越人倒是好大方。”
  “可不是?”太皇太后满意地笑了:“只是我北周地大物博,什么奇珍异宝没有,那些东西啊,也就是图个新鲜。听说陛下近日命人备礼,北越皇子大婚,这礼呢倒是个头疼的,不像他们只管最好的来,咱们北周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办这差事的人挑花了眼,可不是比他们头疼?”
  朝歌不吭声,心中却困惑他们这些当权者,为何可以前脚合纵为盟,后脚便翻脸不认人,前脚互相为敌,后脚又互派使臣,卫衍还要给那北越三皇子面子受邀参加婚典?
  卫衍所说的政治,真是难懂。
  太皇太后忽然又点了朝歌的名字,道:“虽说北地不比我们北周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