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岳剑圣-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魅突然停住脚步,拔出青虹剑,怒道:“霍凌风,你杀我大哥,今日伊愿前来报仇。”霍凌风大惊,他早知伊愿武功高强,乃天下第一人,此际无帮手在侧,恐有不虞,正想逃走,伊愿冷哼一声,青虹剑一震,使出天雷十击,一式“万马军中昆仑斩”,早有将霍凌风致于死地之心。
霍凌风见势不妙,只得奋起十分精力,与伊愿拼斗。但伊愿武功高强,远非霍凌风可敌,仗着拼命,奋力支撑了两百余合,已是强弩之末,伊愿青虹剑一震,将霍凌风刺死剑下。当下用绳索套住霍凌风脖子,回到北镇抚司门口,将其吊在木柱上。伊愿见此夜震慑目的达到,便和靳卫风等回到张濯府上商议。
却说乔重成次日得报,王名德和霍凌风死在北镇抚司衙门口,惊惶失措,恐侠义盟高手狙杀,再不敢回锦衣卫衙门当值,只得到施明宗府上,求其庇护。施明宗见侠义盟神出鬼没,竟敢将名震天下的北镇抚司熟视无睹,想来便来,想杀便杀,连有西北第一刀之称的霍凌风都不堪一击,若侠义盟要杀害已待性命,岂非易若反掌?保命要紧,当下和施三才紧急商议。
施三才闻言,惊惶失措,沉思半晌,思得一策,说道:“父亲,不必担心,我有一策,可使侠义盟不会加害于我。”施明宗急道:“快快道来。”施三才道:“侠义盟此举,乃敲山震虎,暗示我等不得伤害胡莫言性命,否则有鱼死网皮之意。您只须上奏皇帝,将胡莫言革职还乡,永不叙用,我们目的达到,且侠义盟也不会怪责于我。”施明宗得计大喜,即刻到文渊阁拟好奏章,故意让张濯知晓有保奏胡莫言的内容,当下赶到西苑,面呈皇帝。
皇帝刚愎自用,见胡莫言书信中有责已重用弄臣误国之意,早有心致胡莫言于死地。但朝中两派,都上折力保胡莫言,不便弄得君臣不睦,当下故意道:“卿且先退下,此事待三法司会审之后,自有公正审判。”施明宗误以为圣意会轻罚胡莫言,当下自去和三法司暗中交待,轻判胡莫言。
张濯见施贼松动,又得冯仁木宫中密报,知施贼确有上奏保胡莫言,大喜,回到府上和伊愿等商议。伊愿闻言,大惊失色,忧道:“阁老,胡大人命不久矣。”张濯惊道:“兄弟何出此言?”伊愿苦道:“若施贼全力置胡大人于死地,皇上为了平衡朝中两派,或会放过胡大人。但满朝上下,众口一词,尽皆为胡大人求情,可见胡大人长袖善舞、为官老到。皇上多疑,虑及胡大人大肆行贿,收买人心。如此苦心孤诣,精于权谋,所为何来?日后坐大,太子临朝,必会危及新皇权威。以当今皇上胸襟,必不会让胡大人成为新皇的绊脚石。”
张濯闻言,恍然大悟,急道:“伊兄弟,现下如何营救胡大人?”伊愿长叹一声,说道:“我等在北镇抚司杀人,实是敲山震虎,有杀鸡儆猴于齐重成之意,不过是恐厂卫在狱中加害胡大人性命,并无暗杀施老贼之意。不想施贼谬解,爱惜狗命,矫枉过正,居然上书保奏胡大人,反害了胡大人性命。”张濯道:“伊兄弟,可有补救措施?”伊愿道:“难,不过有一法可试。”张濯道:“何法?”伊愿道:“我去面圣。”张濯惊道:“兄弟虽然名动八表,苦无官职在身,如何得见圣上?”伊愿道:“皇宫大内,虽然高手如云,但若我想进去,他们也拦不住我。”张濯道:“兄弟武功高强,当世无人能敌,但仍是大明臣子,毕竟吾皇乃九五之尊,望兄弟谦诚为之。”
伊愿道:“阁老不必担心,我虽一介布衣,也懂些宫廷礼仪,不致激怒皇帝。若能陈情苦谏,说服皇上,或可救出胡大人。”张濯见胡莫言命悬一线,危如累卵,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权且一试。当下又嘱咐了冯仁木,着其关照伊愿,冯仁木自然极力应承。刚刚入夜,皇帝在御书房听冯仁木诵读奏章,听了三十余道,并无特别,龙体倦怠,正要着其批红,自会龙榻歇休,却听得屋外一人轻轻禀道:“侠义盟草民伊愿,求谒吾皇。”
皇帝早知侠义盟主伊愿其名,虽然历代武人结盟,皇帝皆猜忌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但侠义盟乃爱国护民的江湖组织,又屡帮国家抗击外敌,功在社稷。加之伊愿系当今衍圣公孙玉贤外孙,身份特别,故而皇帝隐忍不发,并暗有支助。皇帝听得伊愿站在门外,笑道:“伊愿,进来让朕一观。”伊愿进到书房,向皇帝行过大礼,皇帝并不怪伊愿冒然惊驾之罪,见伊愿相貌堂堂,温文尔雅,又懂宫中礼仪,龙颜大喜,说道:“爱卿请起。久闻卿鏖战沙场,破倭平虏,乃世之英雄,不想生得如此斯文,又年轻潇洒,真是让朕动容啊。”伊愿此时,并无官职,皇帝用“爱卿”呼他,显然已有深意。
伊愿谦道:“草民愚驽,冒然求见,惊了圣驾,望陛下恕罪。”皇帝笑道:“卿乃爱国侠客,行事不拘常法,恕卿无罪。卿此来,有何事急着见朕?”伊愿道:“为胡莫言大人之事而来。”皇帝闻之,屏退左右,半晌不语,说道:“胡爱卿犯了国法,自有国家法度规束,三司日后公正查审,朕不便干涉,望卿毋须多言。”伊愿急道:“请圣上听草民道来。”皇帝笑着阻道:“久闻卿乃大观书院翘楚,学识渊博,卿既有备而来,必然早有见解,脑中装的全是大道正理。可愿暂时腾空,先听朕一言?”伊愿道:“草民恭聆圣上教诲。”皇帝和颜悦色道:“伊愿,你可明白‘无声之声更远’的道理啊?”





第七十章秘约(中)

伊愿道:“草民揣测,或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理有共通之处。”皇帝笑道:“卿果然聪慧啊。不错,天地有道,四时有节,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一草一木,早有定数,彼此各行其道,方能万物和谐共生。春风化雨,无为而治,平衡阴阳,乃合正道。伊愿,朕这龙椅,你可想试坐一下?”伊愿慌道:“草民何德何能,岂敢妄想?”皇帝笑道:“伊愿,你所作所为,皆有探子密报于朕,你行事为人,堂堂正正,有情有义,抗倭平虏,确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每闻及你英雄事迹,皆让朕神往许久,你在朕心中,乃是神交已久的知音。今日,且抛开君臣羁绊,你我因侠聚义,做一回侠义朋友,倾心相谈,如何?”伊愿道:“谢陛下,愿恭聆其详。”
皇帝道:“唐太宗凌烟阁绘二十四功臣,平心而论,以卫英二公战功最显。尤其卫公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卫公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乃公认天下第一名将也,其战功无人可及,唐肃宗更将其列为史上十大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纵观李靖一生,功勋卓著,几无污点,虽功高震主,却君主和睦,以七十九岁高龄善终。历代帝王百姓无不景仰,实乃千古人臣之典范,卿可知原因否?”
伊愿道:“请陛下指点迷津。”皇帝道:“李靖的人臣之道,卿可懂了?”伊愿闻言,茅塞顿开,已知皇帝心意,必致死胡莫言无疑。不禁双目噙泪,哽咽道:“草民略悟。”皇帝安慰道:“伊愿,李靖虽然身居高位,却谦和厚道,大智若愚。曾被屡诬谋反,自解兵权释疑,卫公因何如此?以太宗之英明睿智,当然知其心志,想来不致为难。以卿之学识,想来定知晓此节,且回朕李靖是如何辟谣的。”
伊愿泣道:“卫公颇尽人臣之道,为免谋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隐居,并不向太宗申辩,也不以政敌为忤。此后德行昭彰,无声之声所及,谣言便止于智者。”皇帝闻言,喜道:“卿果然聪慧,一点便通。反观今日胡卿之所为,百官一词,此合人臣之道吗?”皇帝言已及此,说得再明白不过,伊愿当即泪如雨下,不再为胡莫言申辩。
皇帝见伊愿悲伤,笑道:“伊愿,你不必悲伤,从古至今,人言无情最是帝王家,朕广有四海,富有万民,若说到朋友,却只能在书中寻找,实是颇为痛苦。朕若不生为君王,一定会做你知已。在你心中,朕必定是个昏君。朕来问你,你砸掉诏狱,放走囚法,破坏国家法政,朕派卫士抓过你没有?”伊愿见自己昔日所为,皇帝竟然一清二楚,不禁诚惶诚恐,说道:“草民无知。”
皇帝笑道:“卿成立侠义盟,纠集武林高手,虽然有心护国卫民,但若此后继任盟主无德,恃武谋反,岂非养虎为患?”伊愿道:“望陛下明察,侠义盟绝无谋逆之心。”皇帝笑道:“卿没有,却不能保证别人没有。朕派贺长风以朝庭名义祝贺,便是知卿胸怀坦荡,决非无道小人,暗中助卿成就伟业。胡卿之事,卿且莫提,我准卿和贺长风抗倭到底,救东南万民于水火,卿也保朕子孙安心坐于龙庭,不为权臣所扰。卿侠义盟原有爱国护民之宗旨,现下有了朕的昭示,自然名正言顺,无人可动你参你,这条件彼此受益,卿以为如何啊?”
伊愿闻言,见皇帝以平倭之事换胡莫言性命,为救江南百万黎民,牺牲胡莫言一人,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只有不得已而为之。当下跪倒谢恩道:“草民代江南百姓叩谢万岁隆恩。”皇帝哈哈大笑道:“朕每读聂政荆柯,热血澎湃,恨不能仿其侠行,笑傲江湖。若能与卿谈笑沙场,行侠江湖,纵酒狂歌,潇洒一生,此生再无所求。爱卿,我赠你金书铁券(免死牌)一面。授终身忠勇侯,不荫(不世袭)。再赐密旨一道,若我子孙,有解散侠义盟者,你可持朕铁券和密旨呈情。但卿也须允朕一要求。”伊愿道:“请圣上昭示。”皇帝道:“你亲笔写一道尽忠保函,后世侠义盟,永远忠诚于朝庭,有外敌来犯,首先抗击之。若盟中有人违反,天下人立讨。”伊愿道:“草民愿写。”
皇帝大喜道:“卿稍等。”当下传旨冯仁木,叫来太子,再屏退左右。皇帝笑道:“爱卿,朕让太子和你见面,你二人,名为君臣,但朕希望能以兄弟相处,如何?”伊愿道:“草民叩谢皇恩,只恐身份卑贱,有辱太子。”太子执住伊愿双手,笑道:“伊愿,本宫比你年长,便呼你一声御弟。御弟你行侠天下,爱国护民,侠迹传遍皇宫,本宫早有耳闻。能得你如此英雄的御弟,乃本宫之幸,岂会嫌弃?”伊愿谦道:“草民感谢太子千岁的厚爱。”皇帝笑道:“密约之事,朕已告知龙儿,卿和龙儿聊过之后,即刻出宫,有要事委你去办。”当下三人就在御书房,密议良久,事毕伊愿成了忠勇侯,揣了金书铁券及密旨,名正言顺的走出皇宫。
三人当晚所议甚多,通宵达旦,和皇帝太子共进早膳后,伊愿方始离开。苦于当晚无旁人在场,故而成为一段千古密史。后来张濯因史官请求,让伊愿道出那夜所谈之事,伊愿借口战事紧急,避而不见,偶尔相见,也含糊推辞掉,张濯虽然疑心皇帝还有诸多秘密嘱咐,有心知晓,苦于无法敲开伊愿铁嘴,只得狐疑了十多年,至死也未释疑。
却说伊愿回到张濯府上,闭口不提和皇帝商议之事,说道:“阁老,我已谒过万岁,但圣意已决,胡大人恐再难开释。现下东厂和锦衣卫皆是施贼党羽,我等须得设计剪除之。”张濯黯然道:“伊兄弟,救不出胡大人,除掉王效武和齐重成二小丑又能如何?东南抗倭,多少仁人志士,慷慨就义?幸免如我等皆鞠躬尽瘁,兢兢业业,穷一生之心血,苦心经营,方有今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