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千名疲惫以极的骑兵,几乎不用休整,就立即打马转向东北,全速走了。
一个时辰后,西南方,秃发利鹿孤带着三千铁骑赶到了法川寺,而几乎与此同时,北方的一支骑兵也同时赶到,可是,他们却都扑了空,从地上的痕迹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猎物,刚刚走不久,只差一步,他们就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合围,只可惜,猎物太狡猾,还是让他们功亏一篑。
但是虽然没有完成目标,他们却对于这件事的策划者,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不管怎样,虽然这次绵延近一个月的河湟风波,造成了惨烈的伤亡,也直接改变了河西的政治版图,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未来数十年乃至更久的历史,但是在这一刻,这一切不过是反映在报告上的苍白文字和数字,他们现在真心关心的,并不是这里,而是东方。
中原,从来才是天下的核心。
刘裕再次出兵后,做到了真正的事权统一,三军用命,刘裕把自己的心腹们纷纷安插到关键部门,毫不避嫌,反正现在,他的名声已经不是白璧无暇了,各种猜忌,影射,攻击已经是毫不掩饰的公开进行了,再刻意的去避讳不但矫情,还是绑住自己的手脚,聪明如刘裕当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出征前,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好兄弟段业,在河西已经有了一片天地,虽然算起官职来,段业仅仅是虎翼将军,敦煌太守,而自己是建武将军、下邳太守,算起来比起段业还是略微领先。
可是问题在于,自己的太守是加号,换句话说是虚职,而段业的太守可是实打实的府君大人,一个郡的兵马钱粮,民政刑名,都是自己说了算,两者比较,段业拿的实惠可多多了。
而且由于姐姐在那边,也给自己写信了,对于那边的事情,刘裕也多有了解,他是识货的人,当然看得出段业如今在河西干的风生水起,甚至刘裕直觉的认为,段业取代吕光,也不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而自己头上,还有一大堆自己得罪不起的头头脑脑们,一个不小心就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两相比较,段业其实还是一点不落下风的。
当弟弟的都如此的努力上进,做哥哥的怎么能落后呢?
再者说,这次出征,名义上是洗刷自己的冤屈加上戴罪立功,实质上也是自己组建班底,锻炼力量的好机会,刘裕自然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
出军后刘裕一反常态,下令全速北进,偃旗息鼓,刚刚出了国境线就遇见秦将陈迈率军祖籍,这陈迈只是秦军里的四流人物,手上的军队也是二线兵马,根本不足为惧,但是刘裕还是亲自上阵,全军突击,陈迈不过三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秦军溃散。
初战告捷,北府军士气大振,上次失败造成的阴霾和被人算计的鸟气,一下子抒发了个干净,刘裕趁热打铁,直接率军绕过秦军有布防的多座城郭,直取广固。
广固是整个青州的核心,城高池深,又有重兵把守,并不容易攻下,按道理应该先拆掉周围的藩篱,确保后路和侧翼的安全,尤其是补给线的安全,然后再打广固,这也是兵法上的常规办法。
但是刘裕这一次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顾后路,不怕被切断粮道,而是直接给人中心开花,这样做,一来当然是出其不意,二来更有其他的考虑,因为现在邺城的战局他已经大概知道了,现在邺城已经易手,战略态势已经逆转,如果不迅速拿下广固,恐怕刘裕的高速北上,吸引天下注意,只是给人做了嫁衣裳。
而当刘裕亲自冲到最前方,催促士卒们拼命朝广固赶的时候,邺城南门,正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因为这个时候,邺城已经重新落入慕容家族的手里,不过城内的父老惊奇的发现,主角并不是吴王慕容垂,而是中山王慕容冲!
第六十九章 英雄末路空悲切(5)
邺城的上空,晴空万里。一如慕容冲的心情。
他回来了!凤皇终于回来了!回到了邺城。
大燕帝国,定都与邺城,因此所有忠诚于大燕的人,都把邺城视为心中的圣地,唯有光复邺城,才算光复大燕国,也唯有带着大家收复邺城的人,才有资格当大燕国的皇帝,当鲜卑人的领袖。
那么现在,慕容冲的地位已经无可置疑了!慕容垂已经败走,现在,他就是天下鲜卑人无疑的头人,未来大燕国理所当然的皇帝!然后,他将名正言顺的率领鲜卑大军,先收复大燕国的全部故土,再率军攻破长安,灭掉秦国,最后南下江南,统一全国。
这一切的路子,似乎已经铺好,慕容冲在二十多年后,终于感受到了他身上高贵的血脉带给他的力量和光荣!
进城也是需要一个黄道吉日加良辰美景的,这个时候,邺城内已经清扫干净,准备迎接新的主人。当然,需要清扫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邺城易手,其实首先并不是慕容冲打下了的,而是拓跋珪率领的骑兵,他们突然出现在邺城背后,给了苻丕最致命的一击!
猝不及防的苻丕万万也想不到,背后居然还有人这么捅了一刀,虽然他率众竭力死战,但是还是挡不住拓跋珪的铁骑,无奈之下,苻丕本想自杀殉国,却被部下救下,突围西去了。
拓跋珪这次南下,当然不会白干,李千山还是依照约定,让他们放肆的在邺城里抢劫了一天,当然,受害者主要是来不及跑掉的氐人贵族,但是也少不了不少汉人。
当然,按约定,鲜卑人的聚集区和大燕国过去的宫殿等等,这一次没有受到丝毫损害,其实,当时的乱兵,不是没有打过这里的主意,却被拓跋珪坚决的制止了,道理很简单,拓跋珪虽然年轻,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合作这种事情,绝不能只想着一锤子买卖,而要想着还会有下一次,可以预计,和慕容冲绝对还会有很大合作空间,现在就得罪他,虽然他不一定能把自己怎么样,还是不划算。
为了表示自己的坚决和诚意,拓跋珪不惜当众杀掉几个想去抢劫鲜卑人的亲兵,来给慕容冲看,而这一幕,慕容冲的使者自然很高兴,因为这代表重视和诚意。
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也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着拓跋珪终于长大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了。
唯有李千山很忧虑。
因为李千山固然知道拓跋珪不可小觑,但他不像段业一样,知道拓跋珪后来还建立了强大的魏国,他当初找到拓跋珪只是直觉的想利用这支势力,却没有想到自己很可能会干一件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的事情。
拓跋珪这一手,很多成熟的汉人政客,也未必做得出来,就算能做出来,也一定是经过无数历练,对于人心人性了解透彻,脸皮够厚心够黑,才能行,可是拓跋珪不过十四岁!
十四岁的孩子就这么可怕,以后呢?以后还得了?这一刻,李千山一度想是不是趁着他年轻就用计做了他?旋即一想,现在实在没有机会,只能作罢。
虽然如此,李千山还是牢牢记住了拓跋珪这个名字。
当然了,引拓跋珪入塞,虽然造成了无数黎民百姓的伤亡,可是李千山并不在乎这些,反正在李千山看来,那些死去的人,不是鲜卑胡人,就是一些背叛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汉奸!这样得人,人得而诛之,被胡人杀了,反而省的脏了自己的手!对于造的这些杀孽,李千山不但没有压力,反而引以为荣。
城门处,准备进城的慕容冲当然有些志得意满,但是却竭力压制住情绪,反倒是旁边的李千山神色矜持,一点没有得意忘形的样子,这更让慕容冲钦佩不已。
慕容冲知道,如果没有李千山,自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现在很可能已经在各方势力的夹杀下成为阶下囚或者路边枯骨了。
“先生。”自从李千山崭露头角后,慕容冲再也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以先生待之,事实上他也当得起先生的称号。礼贤下士这点最基本的道理,慕容冲当然晓得。
“大王。”李千山的态度却还是一如既往的谦恭,他是自小读圣贤书长大的,当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慕容冲怎么说,也是鲜卑人,而自己是汉人,还是鲜卑贵族最警惕的谋臣,虽然他现在信任自己,可是保不定哪天就不信任自己了,这一次自己能玩这么大,帮慕容冲奇迹般的拿下邺城,自己的本事当然没的说,可是被猜忌也是肯定的。
“慕容冲能有今日,是拜先生所赐,大恩大德,慕容冲无以为报,愿与先生,共享江山!”慕容冲有些激动地说道,而旁人尽皆变色,纷纷言不可,而慕容冲却依然微笑不改。
平心而论,慕容冲这个时候的话,是真心的,他的命运,实在是太坎坷了,从大燕国的天潢贵胄,到耻辱的娈童,从无人注意的小官,到众至十余万的豪强,再到今天堂堂正正回到故土,回到邺城,一路走来,他早就看惯了人间的冷暖,这一刻,他是真心的感谢李千山,说出的话虽然有冲动成分,但是也真心实意的想这样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不过,李千山却坚决的拒绝了,虽然他也看得出来慕容冲是真心的,可是越是真心,越是要拒绝,慕容冲身边某些人看自己的眼神已经很不对了!
慕容冲见李千山坚决推辞,心里更是感激,旋即一想,道:“所谓有功不赏,则功臣寒心,先生立下这样的功劳,受到奖赏也是应该的,如果再坚辞不授,恐怕让其他人以后也不敢立功了,您说呢?”
“不知道大王想赏什么?”李千山见推辞不过去,只好说道。
“唔。”慕容冲想了想,道:“这样吧,孤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先生,孤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
第七十章 千金难买君臣信(1)
这话一出,慕容冲身边很多人,顿时呼吸都不畅了!
乖乖,现在的行情很明显,慕容冲只要进了这邺城,就是当之无愧的大燕国之主,而大燕国就算还没有来得及统一天下,一个国君对一个下属说出能答应你一个要求,这实在是太有诱惑了!
金钱美女?权利地位!?这些下属们都在设身处地的替李千山想辄了,如果是他们,他们会要什么?
可是很多人一想,就发现要这些好像都亏了,如今李千山深得慕容冲信任,一旦慕容冲成了国君,这些人都算是开国元勋,那么荣华富贵难道还少得了么?
丹书铁劵!突然有人想起了这个,而很快,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个物事。并且他们都认为,如果李千山够聪明的话,就该选丹书铁券。
事实上,丹书铁券,本来就是君主们对臣子的一种许诺,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从战国开始就有,刘邦夺国后也曾经颁发,这个东西当然荣誉作用奖赏作用,但是最要紧的,也最被这些大臣们看重的,还是免死功能。
要知道,荣华富贵这些东西,身居高位的人并不难弄到,可是他们最怕的,却还是君王翻脸。君王一翻脸,他们一旦掉了脑袋,又拿什么去安享荣华富贵?
可是,有了丹书铁劵就不一样了,只要你不谋反,哪怕犯了别得罪,由于有这个丹书铁劵的存在,君主也不敢更不能把你干掉,毕竟这是对于功臣的一种契约,轻易是不能违背的,不然何以立信于天下?想要这个东西的人,自然也不会去谋反,而且也不知道后世有一朵奇葩叫做朱元璋,所以他们对于丹书铁劵可以说是相当感冒。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聪明的李千山,会果断要丹书铁券的时候,李千山却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