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明了“风24”发动机的性能是足以满足海军要求的。
从总体性能上讲,“猎鹰”是整个二战期间最优秀的舰载轰炸机之一,而且一直服役到了二战之后。直到公元20世纪60年代,海军航空兵仍然装备了上千架“猎鹰”,很多国家甚至一直使用到了公元20世纪80年代末,这也足以证明“猎鹰”的先进性了。当时,“猎鹰”是第一种速度能够达到350节(相当于每小时650公里)的舰载轰炸机,这是不挂炸弹下的测试速度,而在正常的作战状态下,如果挂的是炸弹的话,最大速度在330节左右,如果挂的是鱼雷的话,其最大速度在310节左右,这要比海军之前装备的“射水鸟”与“海雕”高出100多节,甚至比大战中期的很多战斗机还要飞得快。
早在六月份,海军就开始测试“猎鹰”,按照计划,这种新式轰炸机在七月底就可以装备部队了,当时,第一舰队就计划第一批接收“猎鹰”,可在接到了新的任务之后,第一舰队就没有立即换装。真正第一个换装“猎鹰”的是第二舰队的第五特混舰队。
八月初,八个中队的“猎鹰”直接从广州起飞,沿途在狮城,科伦坡,莫罗尼,德班降落补充燃料,一共持续飞行了50个小时,最终到达了开普敦,并且在到达开普敦的第三天,第一架“猎鹰”就降落到了第五特混舰队的航母上。这可以说是对“猎鹰”的第一次考验,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种刚刚装备的轰炸机,长途飞行数千海里,中途只加油不维护,最终八个中队的“猎鹰”只有4架掉队,其他的全都到达了开普敦,并且在当天晚上完成了检修后,第二天就飞了起来。这足以证明“猎鹰”的可靠性,而这正是轰炸机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
八月份,海航也开始接收“猎鹰”。当时海航的作战部队是分成了三批的,一批在前线作战,一批在后方训练,另外一批则进行休整。第一批接收“猎鹰”的正是执行训练的部队,这些部队在九月到十月间都陆续到达了前线,接替已经在前线战斗了两个月的部队,“猎鹰”也在九月底首次参加了轰炸瓦胡岛的作战行动,并且在战斗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在近一个月的战斗中,最先部署到考爱岛的三个中队的“猎鹰”一共执行了2100多架次的轰炸任务,投下了超过1500吨的炸弹,只有11架被击落,战损率不到百分之一。
第三舰队是在九月初的时候从前线撤回来休整的,换装工作同期展开。现在,该舰队正在关岛附近活动,舰载轰炸机飞行员的休假都被取消了,全都在进行紧张的适应性训练。这也是海军换装训练中最麻烦的是一次,而且“猎鹰”是通用轰炸机,海军不得不在这个时候修改了舰载航空兵的编制,取消了“俯冲轰炸机”与“鱼雷轰炸机”中队,合编为统一的轰炸机部队,而且最终因此修改了整个航空兵的编制。
最终,海军舰载航空兵的编制情况是。每艘航母配备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每个大队下设一个战斗机中队,两个轰炸机中队,一个侦察机中队,以及一个独立的联络运输机小队。具体的准备情况是:“游隼”式战斗机36架,“猎鹰”式轰炸机72架,侦察机(很快就将全部使用“猎鹰”的侦察型号)12架,轻型运输机4架(不长期驻扎在航母上),总计124架战机,作战时的编制为120架。
从第三舰队反映的情况来看,轰炸机飞行员对“猎鹰”是爱恨交加。对大部分飞行员来说,他们不喜欢这种通用轰炸机。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认为“猎鹰”的俯冲性能不如“射水鸟”,特别是其在低空改出俯冲的时候没有“射水鸟”那么灵活,过高的速度也是一个问题。鱼雷轰炸机飞行员认为“猎鹰”的低空飞行能力不如“海雕”,特别是在完成投弹,转向规避的时候,“猎鹰”显得有点笨拙。而根本的问题是,“猎鹰”的出现,让海军不再需要两种轰炸机,因此每个轰炸机飞行员都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即使海军暂时保留了两个中队,一般情况下仍然是一个中队执行俯冲轰炸任务,另外一个中队执行鱼雷轰炸任务,可今后这两种任务的界线肯定会消失。
“猎鹰”的速度,坚固性,可靠性,强大的续航能力,以及巨大的载弹能力是受到了飞行员的一致肯定的,而且这也改变了轰炸机的载弹量与速度不如“游隼”的尴尬局面,从而让轰炸机飞行员找回了自信。这正是“猎鹰”受到欢迎的地方。
第一舰队的换装工作已经安排了下去,甘永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郝东觉,而没有让谈仁皓去操心。现在第一舰队的战舰正在那霸,以及其他的帝国本土港口里维修,航空兵则都集中在了琉球岛上进行换装训练,等到谈仁皓下次出征的时候,第一舰队就将拥有更强大,更迅猛的轰炸机部队了。
第四章 承前启后
最后服役的两艘“湖”级航母并没有勾起谈仁皓的兴趣。当初,帝国海军曾经计划建造40艘以上的“湖”级航母,甚至在“兴凯湖”号服役的时候,就已经给后面建造的44艘航母取好了名字。可实际上,帝国海军一共只建造了24艘“湖”级航母,最后一批原本计划建造6艘,却只建造了2艘。让帝国海军改变建造计划的原因是,更大,更好的“岛”级航母的出现,让“湖”级航母不再是最强大的航母了。
如果此时战争仍然处于僵持阶段的话,帝国海军还会继续建造“湖”级航母。平心而论,“湖”级航母的性能是完全可以满足海军的需要的。在总体性能方面,“湖”级航母比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要好一点,而且造价便宜,工艺成熟,各大船厂都拥有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建造的速度也非常快。在战争的僵持阶段,海军需要的不是最好的航母,而是能够满足基本性能要求,价格便宜,且能够大批量,迅速建造的航母。可是,现在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美国海军已经无法挑战帝国海军,那么海军就不再需要继续追求数量,合理的提高质量是减少战斗损失的有效办法。也就是在26年底,海军规划27年的造舰计划的时候,将航母的建造重点由“湖”级转为了“岛”级。
“岛”级航母绝对是一种值得期待的航母,在总体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超前技术,而且针对舰队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很多基本设计进行了极为广泛的修改。比如,采用了斜角甲板,弹射器增加到了4部,而且预留下了改装的余地,为今后换上蒸汽弹射器打下了基础。采用半封闭式机库,侧舷升降机,大功率超高压锅炉,光学降落辅助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并且首次安装了炮瞄雷达。这些,都是“湖”级上所没有的。而且,这些技术都用到了战后航母的发展中来,可以说,大战后帝国建造的所有航母,除了核动力之外,几乎所有的基础技术都是由“岛”级首创,并且首先使用的。
大量新技术带来的是高额的建造成本,如果不是海军在26年底解决了采购费用的问题的话,也许海军不会急着在27年就开工建造“岛”级航母,而会把钱集中用来建造更便宜的护航航母,以及更为重要的登陆舰,那么“岛”级航母就很可能无法在战争期间服役了。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27年2月份,江南造船厂就启动了“岛”级航母的建造工程,第一块钢板正式切割,并且在当月就铺设了第一块龙骨。其他的四家船厂也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启动了建造工程。第一批采购的4艘“岛”级航母的建造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建造“岛”级航母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在建造工程开始的时候,很多技术难关都被攻破。也不是经费,海军有足够的经费,而且合同都签了。真正的难题是当时几家船厂都没有足够多的技术工人。“岛”级的建造难度要比“湖”级高不少,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的话,船厂可以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可是在战争时期,速度就是胜利,根本就不可能花时间让工人进行培训,只能够边建造,边总结,边培训。也正因为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第一批4艘“岛”级航母的建造进度要比计划得慢不少。
按照海军与各大造船厂签署的合同,这4艘“岛”级航母必须要在28年2月底之前服役,计划建造周期为一年。这要比“湖”级航母八个月到十个月的建造工期多出了两到四个月。可实际上,没有一家船厂可以在28年2月底之前让航母完成建造,甚至连保证航母下水进行栖装都比较困难。
到8月份的时候,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就发现航母的建造进度比计划得慢得多,然后就立即与造船厂取得了联系。问题也很快搞清楚了,缺乏工人,而且大量采用新技术导致建造工艺复杂,成本上升,这些都是建造进度缓慢的原因。这也不能责怪造船厂,毕竟任何一种新战舰在开始建造的时候都会遇到不少的麻烦,比如当初第一批“湖”级航母就在建造的时候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经过紧急磋商,海军与四家造船厂达成了协议,同意为每艘航母增加250万的采购费用,并且成立一个由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领导,由其他几十家涉及到了航母建造工作的企业,公司,研究所联合攻关一些技术难题,并且改进建造工艺,缩短建造工期。而船厂则保证尽快培训出合格的技术工人,争取按照合同上的规定,在28年2月底把航母交付给海军。
实际上,这份补充协议仍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十月初,四家造船厂联合向海军反映,航母的交付时间肯定得延迟3个月,而且至少是3个月。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再次进行了调查,造船厂反映的实际困难是存在的,不得不接受了造船厂的要求,将交付时间延迟到了28年5月底。
谈仁皓仔细的看过了相关的文件,他在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工作过,而且参加过类似的工作,对造船厂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他的第一判断是,即使到了28年5月底,海军也不一定拿得到新的航母,也许交付时间还会再次推迟。如果海军能够在28年中期,也就是6月底之前拿到新的航母,那已经算是万幸的了。当然,这只是第一批4艘航母的问题,在完成了第一批4艘航母的建造之后,造船厂在建造第二批航母的时候就不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建造工期也肯定将缩短很多。
作为舰队司令官,谈仁皓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战舰,特别是更好的航母。海军预备役部队仿照“岛”级航母,在陆地上建立了一个训练基地,从其反映来看,“岛”级航母的轰炸机出动效率是“湖”级航母的1。8倍左右,而且能够同时让轰炸机起飞与降落。仅次一点,就让谈仁皓对这种新航母充满了希望。
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利用“岛”级航母上的技术来改进大批装备的“湖”级航母,这是一个省钱,而且能够快速见效的办法。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甚至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来研究“湖”级航母的改进可能性。这个研究小组每五天向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提交一份报告,而且这份报告最终会让甘永兴过目。谈仁皓是在档案室里找到这些报告的,显然,参谋长对这些技术报告不太感兴趣。
“湖”级航母的改进可能性并不小,虽然航母的排水量偏低,而且改进工作相当麻烦,但是改进后,其战斗力肯定会大大提升。当时,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的研究小组已经在与江